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翻臉如翻書的媒體指責,華國這種一意孤行花巨大代價搞「毫無意義」的基建的行為,是因為執.政.黨的獨斷專行,是沒有人權和自由的象徵。

  一提到自由民主有些人就上頭,思維跟著媒體帶的節奏跑,很快就共情到自己沒有人權上面了。

  很多人想了想,覺得確實很可怕,如果國家做任何決策都不需要自己發聲,那該是多麼恐怖而沒有自由的獨.裁統治啊!

  現在自己的國家擺爛就擺爛吧,至少自己還能上街游.行,還能投選票,自己能參與到決策中來才安心,至少自己不會坑自己。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怎麼會有人自己坑自己呢?

  但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更沒學習過相關的知識,他們怎麼可能比國家專門的人才更懂治理國家?

  眼界、格局、知識的限制,讓絕大多數的人沒有辦法真正知道,做出什麼決定才是對自己和國家有好處的,大部分人都只能看到眼下的利益,看不到未來幾年乃至數十年的發展。

  讓完全沒有專業技能的人參與決策,能有什麼好的結果?

  所以,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把治理國家的事情完全交給國家的專業人士去做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華國正是這樣做的。

  但這就涉及到西方社會最痛的一點了,他們的國家與人民之間並沒有如此牢固的信任關係。

  在華國,主席說的話幾乎代表金口玉言,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去懷疑主席的話,這就是信任。

  但在西方呢?他們的總統或者總理說的話,有一部分人信,一部分人不信,信與不信只取決於當屆政府內閣是不是他們所支持的政黨,而不是對國家抱有信任。

  西方這種國家與人民互不信任的局面,也怪不得別人,只能怪政府自己。

  也許生活在華國的人很難相信,西方政府無恥起來簡直沒有下限,那些小說和檔案中所說的各種反人類的實驗,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現在還一直存在。

  以前政府就曾經用提供免費醫療的幌子,全國到處招收病患,答應給病人們免費治療,並且還包吃住。

  這些貧窮的病人開心極了,很多人並不是為了治病,純粹只是為了吃飽肚子就參加了這個免費醫療的計劃。

  實際上,這些打著免費醫療幌子的醫療機構,根本就不是來給人治病的,而是拿病人做各種人.體.實驗的。

  這些「醫生」們給病人用各種「治療」方案,其野蠻程度跟中世紀歐洲的放血治療有的一拼,甚至還刻意讓病人感染其他的病毒,來觀測兩種疾病之間會產生什麼反應。

  死在這場免費醫療中的病人不計其數,該事件曝光後還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後還是被資本給壓了下去。

  攤上這麼個能幹出這種事情的政府,試問民眾又怎麼可能對政府抱有信任?

  而許多國外自己拍的災難電影,正是這種普遍環境的投影。

  這些災難電影裡,災難的源頭很多都是國家實驗室里研究的怪物或者病菌泄露,軍隊都是些廢物,全靠非政府人員的主角團來解決危機。

  國家是一切災難的源頭,國家不可信任,普通人才能拯救世界,正是許多災難片的慣用套路,反映出的正是這種不信任感。

  所以,國外的大片幾乎都是個人英雄情結,藝術正是來源於生活。

  這就是西方社會最主要的矛盾之一,並且在它們的現有體制下,是永遠也無法解決的矛盾。

  操控媒體的資本開始轉變風向,忍住逐利的本性停止挖自己國家的牆角,國際上的輿論也就開始慢慢轉變。

  但也有些清醒的人不買帳。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一個人越了解社.會.主.義,就越會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如果一個人越了解資本主義,那麼他就會成為一個更加堅定的共.產.主.義.者。

  這些清醒的人一般都受過高等教育,習慣獨立思考,並不會隨便被媒體給帶偏,他們這種人,是最容易受到社.會.主.義吸引的人。

  輿論基本上分為了兩派,因為媒體的轉向,主流輿論轉回了黑宮希望看到的方向,只有少部分人還在為華國發聲。

  本來這件事最好還是會以資本主義的大獲全勝而告終,關於路線的辯論很快也會消失在時間中,但這次卻有了變數。

  奚彤表示很生氣。

  本來那些媒體下場之後,它已經開始嗑瓜子看戲了,沒想到這些人這麼沒用,很快就重新為自己的政府搖旗吶喊,當統治者的工具了。

  【可惡,新聞從業者怎麼能這麼沒有職業操守?!】奚彤怒了,這還叫新聞記者嗎?

  記者不應該是不畏強權、不為私利,為真相發聲,追求真理和事實嗎?

  看這些媒體對資本卑躬屈膝的樣子,也配當記者嗎?!

  奚彤生氣了,那這些控場的媒體們就要難受了。

  它們之前能控場,是因為奚彤看它們這次還算公正,所以沒有插手。

  現在既然媒體的臉又不要了,它也不介意再把這些無恥之徒的臉皮扯下來。

  所以……西方媒體對網絡和電視的新聞封鎖再一次失效了,來自東方的真實消息,和西方政府幹的髒事重新又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奚彤這次出手簡直雷霆萬鈞,一點兒也不留面子,打得剛剛鬆口氣的資本又一口氣差點上不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