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切又回到了平靜,就好像自己從未在體育館聽見過他的聲音。

  「梁,父親說,晚上邀請你去我們家過中秋節。」

  梅在陽台上接完電話,笑眯眯的走進來,傳達著父親的話。

  「方便嗎?」

  禮貌性的矜持,是中國人一脈相承的共性,不像梅,她如果想去,或者想做什麼,一定是會毫不客氣的。

  「當然方便,而且媽媽喜歡你,她說,你是她的『老鄉』,很親切的,不過梁,『老鄉』究竟是什麼意思?」

  梁嘉靖忍不住勾起嘴角輕笑,「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都來自中國。」

  梅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梅的家在東京的郊區,離學校還有些距離,媽媽是個很賢惠也很溫柔的廣東人,做的粵菜很好吃,做糕點自然也是有一套的。

  聽梅說,每年的中秋節,媽媽都會自己做中式的月餅,一忙就是一整天,然後分給街坊鄰居,別人也許只覺得她是個熱情大方的人,但梁嘉靖心裡卻想,也許她是用自己一點點微薄的力量,在異國他鄉宣傳著中國的中秋文化。

  鹹蛋黃餡兒是最經典的,秋和愛極了,梁嘉靖一邊往嘴裡一小口一小口的塞,一邊想念遠在故鄉的朋友和親人。

  晚飯過後,天已經黑了,月亮圓圓的,可可愛愛的,明亮的掛在星空,她又拿起一塊蛋黃餡兒的月餅,坐在院子裡,抬頭望著月亮。

  「嘿,在幹嘛呢?這麼出神?」

  梅端著一盤子滿滿的水果,也來到院中,在她旁邊坐下。

  她笑著回答:「在月見。不過我還是習慣按照中國的說法,叫賞月。」

  「你是不是思念你的家人和朋友了?」

  要說梅天真單純,但她也心思很細膩。

  「在中國,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員的日子,以前每次過中秋節,我們家都會去姑姑家,和他們一起過,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吃飯。」

  從前,因為家人在身邊,所以每當過節團聚在一起的時候,只是覺得很多熱鬧,直到孤身一人來到日本,不能回家時,才明白,這樣的節日,所寄託的,並不只是圍在一起吃飯這樣簡單的情感。

  「唉對了,中國不是有很多寫中秋節的古詩嘛,你能給我講講嗎?」

  「好啊,最有名的那首,你肯定是聽說過的~」

  「是嘛,哪一首?」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我知道我知道,後面兩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小時候母親教我背過。」

  她沒說話,只是笑了笑。

  「哦~我知道了,你一定是很喜歡這首詩吧,要不然怎麼會背誦的這麼熟練,反正我從小到大,除了特別喜歡的課文,其他背誦都是不行的~」

  「是啊,挺喜歡的~,還有很多我都挺喜歡的,不過,我最喜歡的不是這一首~」

  梅順勢好奇的問:「那你最喜歡哪一首?」

  「你聽說過《春江花月夜》嗎?」

  梅顯然沒聽過,疑惑的搖搖頭,「沒聽過~,也是寫中秋節的嗎?」

  「不是。梅,要是有機會,你一定要讀一讀。」

  「那你現在可以念給我聽聽嗎?」

  她轉過頭,看了看滿臉期待的梅,毫不猶豫的讀出了那首熟悉到不需要回想的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這首詩很長,梁嘉靖向來是不喜歡背書的,但是對於它,卻能記得滾瓜爛熟,每一字每一句能記得清清楚楚。

  念完,望著月亮發呆,不知道此時的他,在做什麼?也在賞月嗎?或是依舊在為了新的演唱會而做準備?或者正在某個舞台上閃閃發光?

  一想到這,便黯然傷神。

  「雖然我聽不懂意思,但聽上去很好。」

  她的一瞬間悲傷的情緒,被梅的話打斷,便隨機恢復平常,「沒關係,你要是喜歡,下次我解釋給你聽~」

  「好啊,哦對了,能說說你和他的故事嗎?」

  也許是話題轉的太快了,也許是時過這麼久,第一次被人提及這樣的問題,她有些反應不及,「嗯?什麼?」

  「前兩天在體育館,讓你『瘋狂』的那個人,你們的故事。」

  梅用到『瘋狂』這個詞,對於梅自己來說,也許就是詞語量不足,想不出別的更合適的詞來形容那天梁嘉靖的樣子,但對於梁嘉靖來說,瘋狂這個詞,卻意外的合適,畢竟她通常是個沒什麼情緒的人,那天也算得上是瘋狂了。

  「我和他,從手肘挨著手肘的距離,變成台上和台下的距離,也許從物理上來說,這樣的距離很近很近,最近的時候只有幾百米,可是梅,你知道嗎,那個舞台,就像是永遠沒辦法跨過去的鴻溝,那些不知疲倦的海誓山盟,親密無間的話語,開心快樂的瞬間,像不可言說的秘密,被困在遙不可及的從前。」

  「哦我知道了,你和他的故事,用我前兩天在中國論壇上看到的一句話,應該很合適:你和他的故事,也不過是從肩並肩的距離,變成螢光棒和人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