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另一種信仰,那就是道。

  我們從上古至今,信得其實是道,無論是三皇五帝,還是昊天太一,亦或者諸天神佛,都是因為他們體現了道的片面,所以人們才接受他們。

  這不叫信仰,這叫接受。

  我們與西方的本質區別,就在這裡,西方人總說我們沒有信仰,原因就在於,我們能接收各種神。

  我們能包容各種宗教的原因也在這,因為我們能接收……有『道理』的神。

  明白了嗎?我們是個講道理的民族。

  所有人張口閉嘴,總是提及講『道理』,卻不知道其中的內涵。

  因為實在是太信奉道,信到已經融入靈魂、融入骨頭、融入血脈,我們對於道的信仰根深蒂固,自古以來,亘古相傳,以至於……我們都忘了,我們是有信仰的,我們信『道』。

  「你這個人怎麼不講道理?」,「講道理,我們應該這樣這樣」,「我有道理我怕什麼?」,「這個東西沒有道理啊!」

  所有這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口語,皆是因為我們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不識廬山真面目的信仰著『道』。

  我國有些佛教從業者,你問他信什麼,他肯定說我信佛。

  你問他為什麼,他會說佛如何如何。

  這背後,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隱藏信仰,其實是因為佛教的主張,很有道理。

  他信得是這個道理,不是這個佛。

  但是,西方的宗教就不同了,信真主的,可以為了主奉獻所有,無論要他們做的事有沒有道理,他們都會去做,因為神就是萬物之理,神認為這有道理,它便有了道理。

  『神說的』,這個條件,就是這件事的道理。所以真正信神的人,不需要去思考它有沒有道理,去做就行了。

  所以對應一下,發現我們也是有信仰的。

  只不過那個信仰,西方人叫『主』,我們叫『道』。

  西方人的主,有具體的人格形象。

  我們的道,沒有具體的人格形象。

  他們聽從的是主的話,我們聽從的是道的理。

  他們的主有具體人格形象,所以聽的叫神諭。我們的道沒有具體形象,所以講的叫道理。

  我們的信仰,沒有具體形象,所以歷朝歷代,對道的解讀,對道的闡述,就會形成一個個神。

  你們可以理解為,我們信得是自然之理,是天理。

  是一種包羅萬象,一切皆為其表象的玩意兒。

  老子沒有造神,他只是描述道,給道取了個名字……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在老子之前,道就存在了,人們也早就開始信了。老子不是發明它,只是取了個名字,總結了一下。

  我們之所以信奉三皇五帝,是因為三皇五帝的行為,合乎於道。

  崇拜大禹,原因就在於大禹的所作所為,符合人們心中無形的道。

  是大家集體認為他是道的踐行者,大禹才成了神。

  崇拜關羽,原因就在於,關於的所作所為,符合人們心中無形的道。

  我們為何這麼多神,而且他們還都是人,原因就在這裡。

  是大家集體造神,是大家不約而同,無形無質地共同認為:『人心即天命』。

  所以符合所有人心的,便是符合道的,至少符合某一方面。

  而符合道的某一方面,他就是神。

  所以我們每個時代,都在不停地造神,神無比的廉價,因為神不過是行道者,是道的天使們。

  這與西方在不停地創造新的天使,把被征服民族的神系也都併入天使體系,或者惡魔體系,本質上是一樣的。

  神只有一個,天使則有很多。

  而我們,則是道只有一個,神則有很多……

  所以,我們真的有信仰,我們其實也是個『一神教』。

  只是這個『神』,太虛無縹緲,強字之曰:道。

  「誒?你這個佛很有道理啊,我接受了,我認可你是道的天使了。」於是這個人就入了佛教。

  其實他真的是佛教信徒嗎?如果他為了佛,能背棄國家、民族、社會所給予他的一切,那麼他就是真的信佛。

  反之,他背棄了佛。那麼他信的還是道,因為佛讓他背棄那些好處,他對此感覺是『沒道理』的!

  沒道理,就質疑,這個人會反過來,背棄佛。

  那麼他信的到底是佛,還是道呢?

  一個中國人,為了利益背棄了佛,背棄了上帝,被人罵做不虔誠。

  但其實,這是對『道』的虔誠。

  已經虔誠到,融入靈魂深處而不自知。他覺得佛和上帝沒道理了,他就背棄,如此簡單而已。

  到底從什麼時候,這種思想出現了,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有跡可循的,第一個向大家普及出這種思想的人,是黑帝顓頊。

  所以我無比地推崇他,顓頊是第一個傳道者。

  他奠定了這根植於民族深處的人文思想。

  提取這個本質,如果你們還沒懂,那我只能把西方的信仰換個翻譯。

  其實我們翻譯錯了,西方上帝不該翻譯成上帝,在西方信徒眼中,它就相當於是我們的道。

  只不過這個道,有思想,有主觀行為,它在我們中國人心裡,本能地認為只是道的片面,只不過這個片面似乎有點太牛逼,所以我們翻譯成了上帝,對應於我們同樣牛逼的昊天上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