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頁
七年後。
九州丹暄。
又是一年入夏時。城中人流如織, 車水馬龍, 縱橫寬敞的大街上, 商鋪、作坊、酒館、當行排布延伸,來自於九州各地的旅人、刀客、舞姬、漂洋過海的蓬萊商人混在人群中, 推糖葫蘆車的小販身後尾隨著幾個饞嘴的小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時不時就能聽見幾句不同的方言,好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
晌午, 毒辣的日頭照得石板地泛著一層白得發青的光, 人潮最密集的一條街上,停放著一輛粗糙的木製推車,上方擺了幾個木箱子。推車後支著一根竹竿,竿上綁了一面被曬得蔫頭耷腦的旗子, 上書「濟世活神仙」五個大字。
「咚——鏘!」
刺耳的銅鑼聲突兀地劃破了燥熱凝滯的空氣。路過的行人都情不自禁地抖了抖,驚悚地看了過來。
「看這裡,走過路過的客官都不要錯過啦!」推車前, 一個十歲出頭、虎頭虎腦的男孩兒正拎著一個比自己腦門還大的銅鑼,一邊來回走動, 一邊扯著嗓子吆喝道:「祖傳補元大仙丹, 一顆賽過活神仙。只此一家獨門秘方, 童叟無欺價格公道, 過來瞧瞧,過來看看啦!」
路人大多都只投來一瞥, 就頭也不回地走過去了。孩子扯著嗓子喊了好長時間, 一樁生意都沒做成, 反而出了不少汗,在衣領上留下了幾道汗漬。日頭升到最盛時,孩子終於頂不住了,把謀生的工具往車子把手上一掛,解下水囊,咕嚕嚕地灌了一口。
只聽「咔擦」一聲,支著旗子的竹竿不堪暴曬,斷了,輕飄飄地打著轉兒落到了土裡。
「有沒有搞錯,又斷了!」孩子哀嚎一聲,把落在地上的旗子撿了起來,大步走近了推車後方,坐在陰影下乘涼的人:「師姐!你別光坐著,倒是過來幫忙喊幾句呀,我嗓子都要冒煙啦!」
板車恰好停在了兩座房子之間的巷口,上方有屋檐遮擋,燥熱的風穿過陰涼的巷子,溫度驟降了幾分,吹到身上十分舒服。就在當風口處,一個也就十六七歲的少女盤腿坐在樓梯上,屁股下墊了塊草蓆子,正在低頭數錢。
這姑娘的相貌倒是相當靈秀,烏溜溜的雙眸,瞳仁又圓又大,透出一股子機靈和狡黠。數錢的手法十分老練,銅板在她指間撞出了叮叮噹噹的聲音。
「一邊去一邊去,沒看見你師姐我在數錢嗎?你擋著光了。」簡禾頭也不回,一巴掌將孩子拍開了。
孩子捲起了自己的布衣,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撇了撇嘴,拆台道:「一共才十多個銅板,一眼就數完了,買兩隻雞腿都不夠,你還數來數去的。再數十遍,它們也不會憑空變多幾個來的啦。」
「雞腿你個大頭鬼,掙到錢要先給師父治病。」簡禾心滿意足地把銅板又清點了一遍,倒回袋口,把帶子紮緊了,拋到了孩子的手裡:「阿肆,收好別丟了。」
七年前,她在一片火海里被她師父撿走了,帶在身邊養大。
她的師父是個修道的,卻沒有半分仙士那種清高孤傲、仙風道骨的氣質,而是個邋邋遢遢、油嘴滑舌又嗜酒如命的老頑童。風水、算卦之類的五花八門的東西他都懂,帶著自己懵懂的小孫兒雲遊九州,兜里有錢時就買壺好酒,沒錢了就去替人化緣驅邪,或是兜售一些「獨門秘方」。雖然看起來像個江湖騙子,但簡禾知道,這個老爺子是有幾分真本事的。
七年前的一個尋常的早上,她的師父帶著小孫子,離開丹暄,驅車趕往下一座城。這幾天都暴雨滂沱,路上一片泥濘,驢車很容易就會打滑。轉過了一個山坳,他驚訝地看到了佛心山深處有些微的黑煙冒出,升到半空,被風撕扯了半息,才見消散。看樣子,應該是明火被澆滅了後,還未來得及逸散的黑煙。
佛心山上藏匿著好幾窩山賊的傳聞是人盡皆知的。既然是仇家滿天的賊人,絕不會故意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來暴露自己的老窩所在地。若是不小心失了火,火勢又擴大到無法遏制,也稱得上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但問題是,那天晚上斷斷續續下了幾場暴雨,整個山區都是濕漉漉的,連樹幹都吸滿了水,火怎麼會燒得這麼大?
事出異常,必有怪異。每回遇到怪事,她的師父都習慣先算上一卦。卦象暗示起火的方位仍有微弱的生氣。他趕上了這個時候,說明了二人有緣。
有了濃煙指路,他輕易就找到了被燒得只剩殘骸的威風寨。廢墟里找不到一個活人,也沒有屍體,但環境裡仍遺留著濃濃的邪氣。很顯然,昨天半夜,這個寨子曾被兇悍的魍魎血洗過,那場怪異的火估計也是因此而起的。
凶神惡煞的山賊們再厲害也只對付得了普通人,遇到魍魎之物,就束手無策了。
幾經辛苦,他在寨子後山的一個髒兮兮的地窖里,找到了一個昏迷不醒的小姑娘。她倒也算命大,不光沒有被凶物發現,也沒有嗆入濃煙、窒息身亡。
這個小姑娘,正是簡禾。
她師父超度了山寨中的邪怨之氣,才把簡禾抱上了驢車,帶著她和自己的孫子離開這裡。
就在同一時間,夜闌雨還挺著一口氣,在趕回丹暄求救的路上。等到丹暄夜氏的門生找來佛心山時,都是好幾天之後的事了。山火滅了,黑煙沒了,邪氣散了,沒有了這些指路標,在偌大的一片山林中,威風寨等同於隱了形,也不能怪他們找不到位置。
九州丹暄。
又是一年入夏時。城中人流如織, 車水馬龍, 縱橫寬敞的大街上, 商鋪、作坊、酒館、當行排布延伸,來自於九州各地的旅人、刀客、舞姬、漂洋過海的蓬萊商人混在人群中, 推糖葫蘆車的小販身後尾隨著幾個饞嘴的小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時不時就能聽見幾句不同的方言,好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
晌午, 毒辣的日頭照得石板地泛著一層白得發青的光, 人潮最密集的一條街上,停放著一輛粗糙的木製推車,上方擺了幾個木箱子。推車後支著一根竹竿,竿上綁了一面被曬得蔫頭耷腦的旗子, 上書「濟世活神仙」五個大字。
「咚——鏘!」
刺耳的銅鑼聲突兀地劃破了燥熱凝滯的空氣。路過的行人都情不自禁地抖了抖,驚悚地看了過來。
「看這裡,走過路過的客官都不要錯過啦!」推車前, 一個十歲出頭、虎頭虎腦的男孩兒正拎著一個比自己腦門還大的銅鑼,一邊來回走動, 一邊扯著嗓子吆喝道:「祖傳補元大仙丹, 一顆賽過活神仙。只此一家獨門秘方, 童叟無欺價格公道, 過來瞧瞧,過來看看啦!」
路人大多都只投來一瞥, 就頭也不回地走過去了。孩子扯著嗓子喊了好長時間, 一樁生意都沒做成, 反而出了不少汗,在衣領上留下了幾道汗漬。日頭升到最盛時,孩子終於頂不住了,把謀生的工具往車子把手上一掛,解下水囊,咕嚕嚕地灌了一口。
只聽「咔擦」一聲,支著旗子的竹竿不堪暴曬,斷了,輕飄飄地打著轉兒落到了土裡。
「有沒有搞錯,又斷了!」孩子哀嚎一聲,把落在地上的旗子撿了起來,大步走近了推車後方,坐在陰影下乘涼的人:「師姐!你別光坐著,倒是過來幫忙喊幾句呀,我嗓子都要冒煙啦!」
板車恰好停在了兩座房子之間的巷口,上方有屋檐遮擋,燥熱的風穿過陰涼的巷子,溫度驟降了幾分,吹到身上十分舒服。就在當風口處,一個也就十六七歲的少女盤腿坐在樓梯上,屁股下墊了塊草蓆子,正在低頭數錢。
這姑娘的相貌倒是相當靈秀,烏溜溜的雙眸,瞳仁又圓又大,透出一股子機靈和狡黠。數錢的手法十分老練,銅板在她指間撞出了叮叮噹噹的聲音。
「一邊去一邊去,沒看見你師姐我在數錢嗎?你擋著光了。」簡禾頭也不回,一巴掌將孩子拍開了。
孩子捲起了自己的布衣,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撇了撇嘴,拆台道:「一共才十多個銅板,一眼就數完了,買兩隻雞腿都不夠,你還數來數去的。再數十遍,它們也不會憑空變多幾個來的啦。」
「雞腿你個大頭鬼,掙到錢要先給師父治病。」簡禾心滿意足地把銅板又清點了一遍,倒回袋口,把帶子紮緊了,拋到了孩子的手裡:「阿肆,收好別丟了。」
七年前,她在一片火海里被她師父撿走了,帶在身邊養大。
她的師父是個修道的,卻沒有半分仙士那種清高孤傲、仙風道骨的氣質,而是個邋邋遢遢、油嘴滑舌又嗜酒如命的老頑童。風水、算卦之類的五花八門的東西他都懂,帶著自己懵懂的小孫兒雲遊九州,兜里有錢時就買壺好酒,沒錢了就去替人化緣驅邪,或是兜售一些「獨門秘方」。雖然看起來像個江湖騙子,但簡禾知道,這個老爺子是有幾分真本事的。
七年前的一個尋常的早上,她的師父帶著小孫子,離開丹暄,驅車趕往下一座城。這幾天都暴雨滂沱,路上一片泥濘,驢車很容易就會打滑。轉過了一個山坳,他驚訝地看到了佛心山深處有些微的黑煙冒出,升到半空,被風撕扯了半息,才見消散。看樣子,應該是明火被澆滅了後,還未來得及逸散的黑煙。
佛心山上藏匿著好幾窩山賊的傳聞是人盡皆知的。既然是仇家滿天的賊人,絕不會故意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來暴露自己的老窩所在地。若是不小心失了火,火勢又擴大到無法遏制,也稱得上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但問題是,那天晚上斷斷續續下了幾場暴雨,整個山區都是濕漉漉的,連樹幹都吸滿了水,火怎麼會燒得這麼大?
事出異常,必有怪異。每回遇到怪事,她的師父都習慣先算上一卦。卦象暗示起火的方位仍有微弱的生氣。他趕上了這個時候,說明了二人有緣。
有了濃煙指路,他輕易就找到了被燒得只剩殘骸的威風寨。廢墟里找不到一個活人,也沒有屍體,但環境裡仍遺留著濃濃的邪氣。很顯然,昨天半夜,這個寨子曾被兇悍的魍魎血洗過,那場怪異的火估計也是因此而起的。
凶神惡煞的山賊們再厲害也只對付得了普通人,遇到魍魎之物,就束手無策了。
幾經辛苦,他在寨子後山的一個髒兮兮的地窖里,找到了一個昏迷不醒的小姑娘。她倒也算命大,不光沒有被凶物發現,也沒有嗆入濃煙、窒息身亡。
這個小姑娘,正是簡禾。
她師父超度了山寨中的邪怨之氣,才把簡禾抱上了驢車,帶著她和自己的孫子離開這裡。
就在同一時間,夜闌雨還挺著一口氣,在趕回丹暄求救的路上。等到丹暄夜氏的門生找來佛心山時,都是好幾天之後的事了。山火滅了,黑煙沒了,邪氣散了,沒有了這些指路標,在偌大的一片山林中,威風寨等同於隱了形,也不能怪他們找不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