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皎皎起身向娜仁俯身一禮,「女兒與恆兒皆系您親身教養,又怎會怕您教壞了弘曆?——願見額娘威武風姿。」

  「不威武啦,都是當年風光,我如今怎會和小輩一般見識?」娜仁欣賞著指甲上的蔻丹,輕笑著道:「就是讓他們知道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宮裡這些混出來的長一輩,哪一個都不是他們能招惹得。德妃、宜妃,聰明嗎?那也是他們招惹不得的!」

  「咳咳」,皎皎輕咳兩聲,裝作沒聽到娜仁對宜妃、德妃二位的評價。

  娜仁瞥她一眼,滿不在意地擺擺手,「嗐,這有什麼可避諱的,你汗阿瑪就喜歡蠢得,誰不知道?」

  她往後一靠,端起茶碗來輕呷一口,常常嘆道:「蠢的省心啊!」

  如此,小弘曆就在永壽宮裡,沒心沒肺快快樂樂地長大。

  天氣暖和的時候,他每個月都會回府一次,小住幾日,與阿瑪額娘團聚。不過小娃娃嘛,還是喜歡永壽宮裡好吃的多、氛圍又好。

  他在王府中,可沒人會把他抱在膝上講故事。

  故而比起回府,他還是更喜歡住在宮裡。

  在外威嚴不可直視的皇帝,在永壽宮,對他而言也只是和藹慈愛的瑪法。

  稚子尚不知事,卻隱隱約約地明白,過了永壽宮的一重門,汗瑪法便大不一樣。

  究竟是哪裡不一樣,弘曆的小腦瓜還想不明白。

  大概就是,出了永壽宮,汗瑪法不會笑呵呵地從慧娘娘膝上把他抱起來,一邊掂一掂重量,一邊對慧娘娘說:「這孩子近日又添分量,阿姐仔細著,別被他壓著。」

  慧娘娘此時往往溫和笑著,滿不在意地擺擺手,「他才多大?攏共那點子骨肉,就能把我壓到了?」

  弘曆能把人喊得明白,擠豆子一樣說出一整句話的時候,楚卿有孕了。

  這是他們小夫妻期待已久的孩子。

  倆人沒歡喜兩天,便為育兒生活憂愁起來。

  楚卿怕自己教不好孩子,留恆自覺對小崽子怕是沒那麼大的耐心。

  倆人商量了兩天,留恆覺得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便打算入宮抱娜仁大腿。

  娜仁也是無奈了。

  她難道是有什麼幼兒園園長的隱藏天分嗎?

  也是破罐子破摔了,秉承著都是放羊想法,娜仁接收了這孩子。

  當然她答應接收了沒啥用,小崽子現在還在它娘肚子裡蹲著呢。

  胳膊腿都沒長出來,它爹娘就把未來誰養都安排好了,真是深謀遠慮啊。

  小弘曆能跑能跳,每天在宮裡招貓逗狗折花掐草的時候,留恆與楚卿的小朋友出生了。

  這孩子生在初秋,是早產,楚卿孕期反應嚴重,艱難地將她帶到了八個月,便帶她來到了世間。

  留恆早做好了孩子是個女孩的心理準備,滿是血腥氣的產房中,他攬著虛弱的妻子,輕柔地吻了吻楚卿的額頭,道:「再不生了,咱們就要這一個。」

  楚卿張了張口,在她說出什麼之前,留恆先握住了她的手,溫柔但不容反駁地堅定道:「她將繼承我的意志、你的血脈,娘娘會教導好她的。」

  「……那太累了。」楚卿有氣無力的,聲音輕輕的,只有留恆一人聽到了,「我不求她榮華,不求她活成第二個姐姐,我只希望她歡喜。」

  留恆握著她的手,溫柔地注視著自己的妻子,「可她是咱們的孩子啊……罷了,」

  在虛弱的妻子面前,他還是服了軟,輕聲道:「咱們不爭辯了,讓未來的她自己選擇吧。閉閉眼,好生歇著,這邊血氣重,我抱你回房裡。」

  第179章

  那小姑娘最後被取名「庭頤」,留恆取的。

  康熙聽了這名字,略一思忖,笑了,「庭者直也,頤者養也,倒是個好名字,只是失之柔婉。但小姑娘身子弱,名字剛烈些鎮一鎮倒也無妨。」

  娜仁懷抱著庭頤,卻幽幽道:「《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頤為養之意,萬物得養,惡事消散,自然為吉。得頤卦者,立身為正,可得正道。名字不錯,叫著吧。」

  留恆輕笑一聲,看來娜仁是說對了。

  他輕撫女兒頭頂柔軟的胎髮,緩聲道:「惟願她能走正道,秉公義之心、行正直之事。」

  康熙聞聲微怔,然後瞧著眉目清秀的小姑娘,又笑了。

  他輕撫這個堂孫女飽滿的額頭,溫聲道:「咱們庭頤啊,可要健健康康地長大,長大後,最好像你姑姑,一生有所能為,不必寄託他人。」

  這應該算是一個封建禮教社會中的男子對女性晚輩最難得的祝願了。

  娜仁偏頭看了他一眼,若有所悟。

  皎皎的書院已經步入正軌,如今在京師附近與各地官眷圈內小有名氣,師資力量雄厚,遍請各地名師,又有固倫公主這個頭銜坐鎮,有的是勛貴人家願意把女兒送進去鍍一層金。

  不過皎皎招生並不局限於貴族女子當中。不問出身來歷,只看品性。

  書院名是娜仁取的,「光明」。

  康熙等人皆以為是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其中有一句:「至若范公之心,則其正大光明,固無宿怨,而惓惓之義,實在國家。」

  正大光明。

  意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但皎皎清楚不是。

  娜仁的意思是,希望這書院,是世間女子的一道光,能為無數女子照出一片光明前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