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頁
「宜妃?」娜仁一笑,「她在我這吃過的虧可太多了,要論不安分,她算是這宮裡頭一個,要論貪生怕死欺軟怕硬,她也是頭一個。吃虧吃得多了,自然長記性,不敢再招惹我。算來,也有許多年了,她頭回招惹我,還是幾十年前的事。我可是正正經經叫她疼了一會,後來招惹過我兩次,都沒得好,心裡就怕了。」
寧雅沒想到聽到的竟然是如此簡單樸素的回答,頓了一會,呷了口茶,道:「倒也是,除了這個,我也想不出第二個答案了。」
她看起來深有感觸,也不知是想到什麼了。
娜仁莫名地有一種感覺,她怕是把這後宮之中目前來看腦袋最好使的一位帶上了一條神奇的道路。
一條不需要過多地動腦筋,只需要簡單地蛇打七寸的道路。
豆蔻的動作很快,當日下晌,娜仁從御花園飲宴歸來,便收到了她的回稟。
果然不出她所料。
娜仁翻著手上的紙張,笑了,「德妃倒是一腔彎彎繞繞的小心思,可惜也不夠高明,多半還要依仗運氣。」
吉常在身邊的宮人有一個與德妃宮裡的灑掃宮女同鄉,巧的是那灑掃宮女在永壽宮掃了三年地,今年開春忽然被德妃召到內殿侍候,倆人幾番「巧合」之後順利搭上話。
康熙無心後宮,便是偶爾到了後頭來,也只是舊日高位的嬪妃宮裡做做,用個膳就走,吉常在自然是分不上這杯羹的。
德妃宮裡的宮女就告訴吉常在身邊的那個,康熙偶爾會去御花園浮碧亭小坐,吉常在聽了,便打算去碰碰運氣。
在御花園裡路過個假山石,聽了兩個老宮女一番交談,不過是如「太皇太后沒了,萬歲爺心裡,不定當永壽宮怎樣呢。」或是「這太皇太后一走啊,我看蒙古那邊也是要沒落了,就宮裡這兩位大事小事都不管,只管自掃門前雪的主兒,能頂什麼用?」
如此林林總總聽了一大堆,又把話繞到宜妃身上,說翊坤宮與永壽宮一向是面和心不和,宜妃心裡對皇貴妃存著惱恨呢,若是這會有人出頭下了皇貴妃的面子,宜妃心裡不知怎麼高興呢。
然後……吉常在就上鉤了。
「這可真是——」娜仁咂咂嘴,「蠢啊!真如宜妃所言,腦子是不大好用。」
豆蔻面色陰沉,「您看,德妃那邊怎麼處理?」
「送她兩部經書,讓她靜心抄寫靜靜心寧寧神。」娜仁想了想,又道:「把這個送到乾清宮去吧,他的女人,由他處理。」
豆蔻恭敬地應了聲,捧著查出來的東西去了。
未過多久,乾清宮那邊便傳出旨意來,很乾脆的,甚至罰得有些狠。
褫奪吉常在封號,貶為庶人,入辛者庫服役。
德妃那邊倒是無聲無息的,但沒過兩日,前朝辦事的十四阿哥便遭了呵斥。
十四阿哥的差事辦得雖有些微的不妥,但按理來說不至於遭如此呵斥,甚至被禁足府中閉門思過。
罰得這樣嚴重,明眼人都知道是為什麼。
十四阿哥是德妃的心尖尖,康熙罰得這樣狠,無非是德妃哪裡做得不好,叫他惱怒,又不好拿上檯面來罰,只能拿德妃的心肝肉來開刀了。
這結果一出,前朝如何且不說,後宮中與前幾日的事情一聯繫,哪有不知道的?
宜妃彼時正坐在翊坤宮裡為孫兒縫小衣裳,聽了宮人回稟,輕哼一聲,面帶不屑,「德妃也就這點子手段了,還想算計皇貴妃順手把我拉水裡,也不看看我這般機智靈慧,是會遭她算計的人嗎?」
坐在一旁喝茶的郭絡羅貴人聞言,不由探頭看了她一眼,又一眼……
「好了,別看我了,我承認,是皇貴妃腦子好使。」宜妃悶聲悶氣地道:「我誇誇自己你還不許了。」
郭絡羅貴人輕笑了,將茶碗輕輕放在炕桌上,長舒了口氣意味深長地道:「這世上的人啊,最怕的就是分明不夠聰明,還要自作聰明。」
宜妃下意識地瞪起眼睛,但親生姐妹共處多年,她很快聽懂了郭絡羅貴人話里的意思,也笑了起來,「誰說不是呢。」
兒子被罰,德妃自己也品出滋味來了。但娜仁給她送經書說叫她靜靜心寧寧神,康熙直接發落十四阿哥,半個字沒提這事。
她也拉不下臉來到永壽宮去,說自己做了什麼然後道歉。
畢竟位列四妃之一,養尊處優多年,若是事被捅出來了,她還能放下臉面去賠個禮道個歉,說是自己的不是。
如今事情沒被捅出來,雖然大家心知肚明,但明面上可一點風聲都沒有,真叫她到永壽宮去唱獨角戲,她也拉不下臉。
於是只能硬挺著。
德妃算是把自己架在那了,宜妃聽了免不了哼哼兩聲,「她能在宮裡混到今天,也就是仗著萬歲爺不喜歡太聰明的女人了。若論能屈能伸,她連賢妃都比不上,遑論是我,還總想與我別苗頭,哼!」
「我記得前兒個你還說自個機智靈慧,如今又說萬歲爺不喜歡太聰明的女人……」郭絡羅貴人幽幽地道。
宜妃高傲地昂起下巴,「和德妃比較,我自然算是機智靈慧的了。」
到底不願意承認自己不聰明。
郭絡羅貴人搖頭輕笑,未語。
如此也好。
她望著宜妃被日光籠罩而愈發顯得神秘的半張臉,眸中醞釀滿了溫柔笑意。
寧雅沒想到聽到的竟然是如此簡單樸素的回答,頓了一會,呷了口茶,道:「倒也是,除了這個,我也想不出第二個答案了。」
她看起來深有感觸,也不知是想到什麼了。
娜仁莫名地有一種感覺,她怕是把這後宮之中目前來看腦袋最好使的一位帶上了一條神奇的道路。
一條不需要過多地動腦筋,只需要簡單地蛇打七寸的道路。
豆蔻的動作很快,當日下晌,娜仁從御花園飲宴歸來,便收到了她的回稟。
果然不出她所料。
娜仁翻著手上的紙張,笑了,「德妃倒是一腔彎彎繞繞的小心思,可惜也不夠高明,多半還要依仗運氣。」
吉常在身邊的宮人有一個與德妃宮裡的灑掃宮女同鄉,巧的是那灑掃宮女在永壽宮掃了三年地,今年開春忽然被德妃召到內殿侍候,倆人幾番「巧合」之後順利搭上話。
康熙無心後宮,便是偶爾到了後頭來,也只是舊日高位的嬪妃宮裡做做,用個膳就走,吉常在自然是分不上這杯羹的。
德妃宮裡的宮女就告訴吉常在身邊的那個,康熙偶爾會去御花園浮碧亭小坐,吉常在聽了,便打算去碰碰運氣。
在御花園裡路過個假山石,聽了兩個老宮女一番交談,不過是如「太皇太后沒了,萬歲爺心裡,不定當永壽宮怎樣呢。」或是「這太皇太后一走啊,我看蒙古那邊也是要沒落了,就宮裡這兩位大事小事都不管,只管自掃門前雪的主兒,能頂什麼用?」
如此林林總總聽了一大堆,又把話繞到宜妃身上,說翊坤宮與永壽宮一向是面和心不和,宜妃心裡對皇貴妃存著惱恨呢,若是這會有人出頭下了皇貴妃的面子,宜妃心裡不知怎麼高興呢。
然後……吉常在就上鉤了。
「這可真是——」娜仁咂咂嘴,「蠢啊!真如宜妃所言,腦子是不大好用。」
豆蔻面色陰沉,「您看,德妃那邊怎麼處理?」
「送她兩部經書,讓她靜心抄寫靜靜心寧寧神。」娜仁想了想,又道:「把這個送到乾清宮去吧,他的女人,由他處理。」
豆蔻恭敬地應了聲,捧著查出來的東西去了。
未過多久,乾清宮那邊便傳出旨意來,很乾脆的,甚至罰得有些狠。
褫奪吉常在封號,貶為庶人,入辛者庫服役。
德妃那邊倒是無聲無息的,但沒過兩日,前朝辦事的十四阿哥便遭了呵斥。
十四阿哥的差事辦得雖有些微的不妥,但按理來說不至於遭如此呵斥,甚至被禁足府中閉門思過。
罰得這樣嚴重,明眼人都知道是為什麼。
十四阿哥是德妃的心尖尖,康熙罰得這樣狠,無非是德妃哪裡做得不好,叫他惱怒,又不好拿上檯面來罰,只能拿德妃的心肝肉來開刀了。
這結果一出,前朝如何且不說,後宮中與前幾日的事情一聯繫,哪有不知道的?
宜妃彼時正坐在翊坤宮裡為孫兒縫小衣裳,聽了宮人回稟,輕哼一聲,面帶不屑,「德妃也就這點子手段了,還想算計皇貴妃順手把我拉水裡,也不看看我這般機智靈慧,是會遭她算計的人嗎?」
坐在一旁喝茶的郭絡羅貴人聞言,不由探頭看了她一眼,又一眼……
「好了,別看我了,我承認,是皇貴妃腦子好使。」宜妃悶聲悶氣地道:「我誇誇自己你還不許了。」
郭絡羅貴人輕笑了,將茶碗輕輕放在炕桌上,長舒了口氣意味深長地道:「這世上的人啊,最怕的就是分明不夠聰明,還要自作聰明。」
宜妃下意識地瞪起眼睛,但親生姐妹共處多年,她很快聽懂了郭絡羅貴人話里的意思,也笑了起來,「誰說不是呢。」
兒子被罰,德妃自己也品出滋味來了。但娜仁給她送經書說叫她靜靜心寧寧神,康熙直接發落十四阿哥,半個字沒提這事。
她也拉不下臉來到永壽宮去,說自己做了什麼然後道歉。
畢竟位列四妃之一,養尊處優多年,若是事被捅出來了,她還能放下臉面去賠個禮道個歉,說是自己的不是。
如今事情沒被捅出來,雖然大家心知肚明,但明面上可一點風聲都沒有,真叫她到永壽宮去唱獨角戲,她也拉不下臉。
於是只能硬挺著。
德妃算是把自己架在那了,宜妃聽了免不了哼哼兩聲,「她能在宮裡混到今天,也就是仗著萬歲爺不喜歡太聰明的女人了。若論能屈能伸,她連賢妃都比不上,遑論是我,還總想與我別苗頭,哼!」
「我記得前兒個你還說自個機智靈慧,如今又說萬歲爺不喜歡太聰明的女人……」郭絡羅貴人幽幽地道。
宜妃高傲地昂起下巴,「和德妃比較,我自然算是機智靈慧的了。」
到底不願意承認自己不聰明。
郭絡羅貴人搖頭輕笑,未語。
如此也好。
她望著宜妃被日光籠罩而愈發顯得神秘的半張臉,眸中醞釀滿了溫柔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