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或許有一天,她也會離開這個世界,但她只要一生都無愧於粉絲,無愧於自己,她就有勇氣轉身問大家,「我曾是你們的驕傲嗎?」

  無論是不是,能遇見這麼可愛的粉絲們,都是哈梨一生的幸運。

  她的眼裡有萬千星辰,她的眼裡也有光芒萬丈的粉絲。

  因為粉絲就是發光體本身。

  粉絲們在哈梨眼裡看見的光芒,不過是眼睛反射出的自己罷了。

  ……

  年後金象獎就開始對電影進行評選了,這是華國的A類獎項,含金量非常高,隨著評選的進行,各家媒體也紛紛趕在年末的時候還是借著這一大事件沖了一波業績。

  國內對金象獎的關注很高,尤其是大家都知道,王導攜帶《快樂的抑鬱症患者》也參加了這場評選。

  而在初評選的時候,這部影片不出意外地進入了「最佳電影獎」的候選名單中,同時,王導也成為了「最佳導演」的熱門候選人。

  他以往參加這種評選,只帶了自己的作品,從沒把自己也報上名去,因為他的實力大家都能看見,最主要的是,就算是被大家公認為極好的作品,在王導心裡也有或多或少的不滿意。

  文人有自己的風骨,所以還沒導出自認為十全十美的電影之前,他不想參加評選。

  可這次的電影實在太符合他的心意,於是他主動參與了「最佳導演」的評選。

  這兩項雖然還只是在候選名單中,但獲獎的機率卻很大,唯一有一個有爭議的是作為電影的女主角,哈梨同時被提名「最佳新人獎」與「最佳女演員獎」。

  「最佳新人獎」沒什麼好爭議的,哈梨截止現在只演過三部片子,電影還是頭一回,她被評選上的機會很大。

  而「最佳女演員獎」就不是那麼好拿的了,這個獎的另一個名稱就是影后。

  雖然王導的歷屆女主角都獲得了影后的桂冠,但這不一樣。

  王導曾經執導的那些電影所選的女主角本身就已經很厲害了,她們也是從「最佳新人獎」後一步步爬上來的,最後能獲得「最佳女演員獎」也沒什麼懸念。

  可是哈梨不一樣,如果她真的能獲得這個獎,幾乎是一步升天!

  這還沒有過先例,況且她的年齡也還那么小,競爭影后桂冠的對手個個那麼強,所以哈梨的希望不算太大。

  所有人都是這樣覺得的,媒體是這樣宣傳的,連王導也親自來對哈梨說:「不要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雖然你的實力已經足夠當影后了,但這個圈子的規律一直都是一步一步來。」

  他們只奉行造星,不奉行造神。

  哈梨在王導面前回答的「好」,但內心隱隱還是有期待的。

  絕對的實力可以打破不公平,所謂圈子的規則都是一直以來沉默的規律,那是因為恰巧了,大家需要慢慢發展,然後到差不多年齡就獲得差不多的榮譽。

  這些都是相匹配的。

  但這並不是絕對,至少金象獎的評選規則上說明了,他們只相信實力,榮譽也並不是按照年齡與閱歷頒發,而是按照實力頒發。

  只是似乎也沒什麼人相信她,除了她的粉絲和她的朋友。

  她的粉絲說不敢在網上發表自己相信哈梨的看法,怕給哈梨招黑,讓別人覺得哈梨不謙遜,但她們心裡是信任哈梨的。

  這是一種無條件的信任。

  而她的朋友們也爽朗得對她說:「至少被提名了就有希望。」

  她們並沒有完全認為哈梨是陪跑的,畢竟哈梨的實力已經足夠了。

  她用一年的時間就已經把別人幾十年才能悟透的東西融會貫通,她是天生的贏家。

  哈梨帶著粉絲和朋友們的祝福也開始準備參加金象獎評選的著裝了。

  有很多品牌方都想把自家服飾借給哈梨,這是一個互利互惠的過程,明星可以借大牌提升自己的商業價值,而大牌也可以借明星獲取更高的熱度。

  拋來橄欖枝的品牌方並不少,吳姐挑得眼花繚亂。還沒等糾結好的時候,國外最近正炙手可熱的服裝設計師Dasha Borisovna直接發來了設計稿進行自薦。

  吳姐:「!!!」

  興奮地直接拿著設計稿去找哈梨,吳姐問:「你看這款行不行?」

  其他那些品牌方大都差不多,拿已有的服裝借給明星來獲取熱度,可這位服裝設計師不同,她本身就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還有著「天才設計師」的名聲,未來不可限量,在這種情況下,她居然主動為哈梨設計獨屬於她的服裝。

  這可不止是雙向成就了!

  吳姐懷疑地想,Dasha難道是想要打開中國市場,所以想從哈梨這兒入手?

  可是沒道理啊,連她一個普通的經紀人都知道Dasha,國內從事服裝設計行業的巨佬們更是清楚她。

  她現在在整個國際上都享有盛譽了,沒必要借哈梨來更加打響自己的名聲啊。

  不過不管怎麼樣,對方的誠意是可見的了,而哈梨在看見設計稿後也很驚喜,只是她驚喜的不是服裝本身,而是設計稿的落款人簽名。

  「是達莎!」

  吳姐心裡隱隱明白了些什麼,「你朋友?」

  她當哈梨經紀人後,已經逐漸從知道哈梨有某位大佬朋友,見識到哈梨有一群大佬朋友了,而心態也從最先的震驚變成了現在的波瀾不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