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頁
老闆眼珠子轉了轉,打聽瑞和的家世。
瑞和眉毛一豎:「你是要去找我哥告狀嗎?那我不幹了。」
「別別別——」老闆也只是好奇,他自家就是開西餐廳的,哪裡能沒有一丁點人脈?他只是想多條人脈多條路,還不想得罪一個為了證明自己能耐就離家出走的任性小少爺為自己添麻煩。這條人脈夠得著最好,夠不著也不得罪。「那你明天就過來上班吧!」
來應聘前,瑞和給自己的臉做了偽裝,明明只是輕微的差別,但看著就跟以前長得不一樣了,相信李家的人站在他面前都認不出他來。就這樣,他開始了在西餐廳做服務生的生活。機會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的,這個時代的外語跟現代還是有些差別的,不管當年他學習外語有多精通,還專門去研究過每個世界民國時期外語的演變狀態,來應聘之前,他還是偷偷潛入外國語學校,偷聽過幾次外語老師授課。適當調整「順應潮流」後才去應聘的。
工作很順利,他落落大方,與客人交談幽默風趣,又有年齡的優勢,一些夫人們對他印象特別好,每次都能收到不少小費。來高檔西餐廳就餐的客人非富即貴,出手大方,最多的一天,他收到的小費就超過了十銀元。
這讓店老闆頗有些後悔,早知道他就不那麼輕易答應讓小徐自己拿小費了。不過他到底是開高檔西餐廳的,眼皮子不淺,心疼歸心疼,到底沒有多說什麼,只在心裡感嘆,果然是有錢人家出來的少爺,受的教育與普通人不一樣,單那份從容自信就很難得,要是餐廳每一個服務生都有這種水準,那何愁不經營成最頂尖有排面檔次的西餐廳?不過這話也只是想一想,真有本事的人怎麼可能屈尊一家西餐廳做服務生?早就另謀高就去咯!
在工作的這段時間裡,瑞和遇見過李家人。李家是做紡織品生意的,算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家裡雖然仍沿襲舊時風格生活,但也不是不會到西式餐廳就餐,半中辦洋,其實是當代人的一種特色了。李老爺請人來吃飯,尊稱客人趙部長,可見在失去了古書後,李老爺仍通過其他手段跟趙部長搭上線,今日還請動人出來吃飯呢。
李老爺沒有認出他來,笑著讓他介紹菜單。英語他聽不懂,他就讓瑞和用中文,從頭到腳都沒有覺得哪裡不對。
第1012章 歸鄉3
工作順利,徐瑞和在慈恩寺也過得很開心,性子也重新恢復了活潑。每天早上她都會跟大哥一個時間起來,跟著哥哥一起給後院水缸里打水,再去後廚幫老嬸子忙。老嬸子很喜歡這兩個勤勞的兄妹,很是誇了幾句,還說:「顧先生是個好人,你們好好地住著,勤快些學本事,等長大後去找工作,生活就有指望了,現在像顧先生這樣的好人不多了,聽說他家裡很有錢是做大生意的……」
關於顧先生的消息,瑞珠幾乎都是從老嬸子口中得來的。在老嬸子口中,顧先生出身很好,聽說家裡有工廠,他還是留樣回來的呢,現在在大學裡做老師,看著很嚴肅,心地卻很善良,投入很多才把這家孤兒院辦起來。
「每天都在虧錢呢!」老嬸子感慨,「好人啊!」
可不是每天都在花錢麼?
顧先生辦的孤兒院並不只是為孩子們提供一日三餐與住宿,他還有很長遠周全的規劃。也是來之後瑞和才知道,原來孤兒院也是剛開不到半個月,各方面還在建設中。這段時間,顧先生做了許多工作,領工程隊的人來翻蓋屋舍,搭建新宿舍,還有木工來搭課桌。聽說顧先生出差去了,但前幾天還有人搬來了兩台老式織布機,可見顧先生心中有大愛,眼光深遠,即使不在這邊也仍心系孤兒院的建設。
瑞和在某個世界裡,也看到了一個「顧先生」,那位先生舉家之力創辦孤兒院,傳授孤兒學識與本領,讓他們得以憑本事安身立命。不同世界,同一個地點同一處建築,他正是抱著也許自己本世界也有這麼一個為國為民心懷大義的好心人,才帶著瑞珠來慈恩寺的。命運眷顧他們,在看見顧先生的第一眼,他就覺得熟悉。再觀其言語談吐神態,確定顧先生是個磊落善良之人,瑞和才據實已告的。
吃過早飯後,瑞珠再送大哥下山,站在山腳遙遙對哥哥揮手,然後再蹦跳著回去。大哥昨天第一次拿工錢,買回來布料針線,她得趕緊做兩身新衣服出來才行。不過裁剪衣服她沒有經驗,只會縫補和繡花,可以找廚房的老嬸子幫忙指點嗎?
又過了幾天,顧先生出差回來了。這回出門,是家中生意出了問題,父親派他去外地幫忙處理。剛回家,他就與家中長輩起了些理念上的爭執,大半夜的上山回慈恩寺孤兒院。遠遠的他就聽見有人在說話,再走近一點,他發現竟然是有人在說英語,還認出那人是孤兒院裡一對兄妹中的哥哥。
其實他對這對兄妹很有好感,小的乖巧懂事,孤兒院正在建設中,徐瑞珠每天都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見他過去,總會洗乾淨水杯給他倒溫水喝,是個可憐可愛的女娃。大的這個,看著比實際年齡瘦小,但氣質穩重眼神成熟淡定,完全看不出之前曾是僕人。徐瑞和來慈恩寺不久就找到工作,在他出差之前,每天早出晚歸。此刻看著月光下就著油燈說著流利英語的徐瑞和,顧盛十分驚訝。
仔細聽,那似乎在用英語介紹菜單,菜名,菜是怎麼烹飪的,主廚又是什麼履歷,其中甚至還夾著幾句調皮詼諧的幽默話語,對男客人女客人恰如其分的讚美……
瑞和眉毛一豎:「你是要去找我哥告狀嗎?那我不幹了。」
「別別別——」老闆也只是好奇,他自家就是開西餐廳的,哪裡能沒有一丁點人脈?他只是想多條人脈多條路,還不想得罪一個為了證明自己能耐就離家出走的任性小少爺為自己添麻煩。這條人脈夠得著最好,夠不著也不得罪。「那你明天就過來上班吧!」
來應聘前,瑞和給自己的臉做了偽裝,明明只是輕微的差別,但看著就跟以前長得不一樣了,相信李家的人站在他面前都認不出他來。就這樣,他開始了在西餐廳做服務生的生活。機會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的,這個時代的外語跟現代還是有些差別的,不管當年他學習外語有多精通,還專門去研究過每個世界民國時期外語的演變狀態,來應聘之前,他還是偷偷潛入外國語學校,偷聽過幾次外語老師授課。適當調整「順應潮流」後才去應聘的。
工作很順利,他落落大方,與客人交談幽默風趣,又有年齡的優勢,一些夫人們對他印象特別好,每次都能收到不少小費。來高檔西餐廳就餐的客人非富即貴,出手大方,最多的一天,他收到的小費就超過了十銀元。
這讓店老闆頗有些後悔,早知道他就不那麼輕易答應讓小徐自己拿小費了。不過他到底是開高檔西餐廳的,眼皮子不淺,心疼歸心疼,到底沒有多說什麼,只在心裡感嘆,果然是有錢人家出來的少爺,受的教育與普通人不一樣,單那份從容自信就很難得,要是餐廳每一個服務生都有這種水準,那何愁不經營成最頂尖有排面檔次的西餐廳?不過這話也只是想一想,真有本事的人怎麼可能屈尊一家西餐廳做服務生?早就另謀高就去咯!
在工作的這段時間裡,瑞和遇見過李家人。李家是做紡織品生意的,算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家裡雖然仍沿襲舊時風格生活,但也不是不會到西式餐廳就餐,半中辦洋,其實是當代人的一種特色了。李老爺請人來吃飯,尊稱客人趙部長,可見在失去了古書後,李老爺仍通過其他手段跟趙部長搭上線,今日還請動人出來吃飯呢。
李老爺沒有認出他來,笑著讓他介紹菜單。英語他聽不懂,他就讓瑞和用中文,從頭到腳都沒有覺得哪裡不對。
第1012章 歸鄉3
工作順利,徐瑞和在慈恩寺也過得很開心,性子也重新恢復了活潑。每天早上她都會跟大哥一個時間起來,跟著哥哥一起給後院水缸里打水,再去後廚幫老嬸子忙。老嬸子很喜歡這兩個勤勞的兄妹,很是誇了幾句,還說:「顧先生是個好人,你們好好地住著,勤快些學本事,等長大後去找工作,生活就有指望了,現在像顧先生這樣的好人不多了,聽說他家裡很有錢是做大生意的……」
關於顧先生的消息,瑞珠幾乎都是從老嬸子口中得來的。在老嬸子口中,顧先生出身很好,聽說家裡有工廠,他還是留樣回來的呢,現在在大學裡做老師,看著很嚴肅,心地卻很善良,投入很多才把這家孤兒院辦起來。
「每天都在虧錢呢!」老嬸子感慨,「好人啊!」
可不是每天都在花錢麼?
顧先生辦的孤兒院並不只是為孩子們提供一日三餐與住宿,他還有很長遠周全的規劃。也是來之後瑞和才知道,原來孤兒院也是剛開不到半個月,各方面還在建設中。這段時間,顧先生做了許多工作,領工程隊的人來翻蓋屋舍,搭建新宿舍,還有木工來搭課桌。聽說顧先生出差去了,但前幾天還有人搬來了兩台老式織布機,可見顧先生心中有大愛,眼光深遠,即使不在這邊也仍心系孤兒院的建設。
瑞和在某個世界裡,也看到了一個「顧先生」,那位先生舉家之力創辦孤兒院,傳授孤兒學識與本領,讓他們得以憑本事安身立命。不同世界,同一個地點同一處建築,他正是抱著也許自己本世界也有這麼一個為國為民心懷大義的好心人,才帶著瑞珠來慈恩寺的。命運眷顧他們,在看見顧先生的第一眼,他就覺得熟悉。再觀其言語談吐神態,確定顧先生是個磊落善良之人,瑞和才據實已告的。
吃過早飯後,瑞珠再送大哥下山,站在山腳遙遙對哥哥揮手,然後再蹦跳著回去。大哥昨天第一次拿工錢,買回來布料針線,她得趕緊做兩身新衣服出來才行。不過裁剪衣服她沒有經驗,只會縫補和繡花,可以找廚房的老嬸子幫忙指點嗎?
又過了幾天,顧先生出差回來了。這回出門,是家中生意出了問題,父親派他去外地幫忙處理。剛回家,他就與家中長輩起了些理念上的爭執,大半夜的上山回慈恩寺孤兒院。遠遠的他就聽見有人在說話,再走近一點,他發現竟然是有人在說英語,還認出那人是孤兒院裡一對兄妹中的哥哥。
其實他對這對兄妹很有好感,小的乖巧懂事,孤兒院正在建設中,徐瑞珠每天都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見他過去,總會洗乾淨水杯給他倒溫水喝,是個可憐可愛的女娃。大的這個,看著比實際年齡瘦小,但氣質穩重眼神成熟淡定,完全看不出之前曾是僕人。徐瑞和來慈恩寺不久就找到工作,在他出差之前,每天早出晚歸。此刻看著月光下就著油燈說著流利英語的徐瑞和,顧盛十分驚訝。
仔細聽,那似乎在用英語介紹菜單,菜名,菜是怎麼烹飪的,主廚又是什麼履歷,其中甚至還夾著幾句調皮詼諧的幽默話語,對男客人女客人恰如其分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