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秋闈對崔家而言意義重大,崔家各處鋪子的掌柜與管事也盼著少東家能高中的。

  士農工商,只要崔家出了官老爺,今後的生意也會順暢的多。

  崔老太爺在祠堂里禁閉了一個早上,待派去貢院外盯守的小廝快馬趕回來時,他老人家才從祠堂里出來。

  說實話,崔老爺子的確盼著崔洛能出人頭地,但崔洛這三年的進步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料,他如今的期盼更大了。

  未及送喜報的差役上門,崔家的小廝就已經快馬加鞭,將放榜的消息送了回來。

  每次放榜,貢院外都會貼上榜單,以作公示。

  小廝步子太急,喜不自勝,步入廳堂時,險些就被石階綁倒。

  各處鋪子裡的掌柜們也在等著消息,少東家之前就是案首,又入了國子監,這等歷程已經夠讓人嗔目結舌了。

  崔老太爺端坐在圓椅上,面上有些緊繃,沒有催促小廝趕緊將名次報出來,只是在那裡安靜的等著。

  小廝大喘了幾口氣,道:「老太爺!天大的好消息....咳咳......」可能因為一路上趕的太極,導致他呼吸不順。

  催老太爺的心已經提到嗓子眼了,聽到『天大的好消息』幾個字,那便是中舉了無疑,關鍵就在於名次了!

  這時,小廝還沒說出來,廳堂外響起一陣爽朗的笑聲,此人身著湖藍色差役服飾,頭戴瓜皮小帽,一手捧著拴了小紅綢的捷報走了過來,「恭喜啊!恭喜!」

  這是官府送喜報的上門了。

  崔老爺子沒有反應過來,心緒極度緊張,崔洛這個孫兒給他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幾乎可以癒合崔范給他造成的創傷了。

  差役將捷報遞上,崔老爺子打開後反反覆覆看了幾遍,「捷報貴府崔洛高中北直隸解元,京報連登黃甲」。

  解元!

  崔老爺子這下才驚醒,忙從圓椅上站了起來,雙手發顫,大聲吩咐了管事去帳房取銀子打賞差役。

  商鋪的各處掌柜們也是喜上眉梢,連帶著在崔家小住幾日的蕭衍也跟著興奮了。

  中舉是一回事,解元郎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舉人窮其一生都考不上進士,更別提於金殿面聖了。可每一科的解元郎一般都是順利參加會試,入了翰林院。

  這廂,崔洛正在庭院中曬著小野//菊,這些都是小竹軒長出來的,放任著枯萎也可惜,不如曬了泡茶喝。

  李鎬急匆匆跑了過來,清俊的臉上漲的通紅,「大少爺!」但見崔洛神色寧靜,素手攆花,他竟如同被感染了一般,也靜了下來:「大少爺,您中舉了,是.....是解元!」

  李鎬眸色明亮,好像眼前之人並非是他所熟知的那個洛兒,而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

  崔洛似有若無的應了一聲:「恩,我知道了。」

  李鎬知道崔洛喜靜,這便又悄聲退了下去。他這樣身份的人,不敢奢求什麼,只盼她一生安穩。

  就連李鎬也知道今後的路必定不會容易!李鎬跨出月洞門後,臉上的笑意突然不見了,再轉身看著院中人時,有些莫名的心痛。

  *

  秋闈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此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是要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崔洛是真正的垂髫童生,舞勺秀才,束髮舉人。一時間名聲大噪,大興周遭都知道崔家出了解元郎。

  「鹿鳴宴」得名於明朝皇帝宴請科舉學子以「鹿」為主脯的宮廷御膳,用來表示皇恩浩蕩和對人才的器重。

  因著鹿一直來被崇為仙獸,意象為難得之才;又一說為,鹿與「祿」諧音,古人常以鹿來象徵「祿」的含義,以此為升官發財的盼望,而新科入舉乃是入「祿」之始。但由於古代人們自謙含蓄,並不願將財富放在嘴邊,因為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出入的,於是取了「鹿鳴」這麼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參加鹿鳴宴的不止崔洛,裴子信與許墨分別在榜單第三與第八的位置。王宗耀好歹是中舉了,三十八名也不算差。顧長梅位於榜尾,但起碼是中舉了。

  最為滑稽的是,國子監的那間寢房被稱為是『舉人房』,因著這間屋子的五人,無一例外,盡數一舉中榜。

  五人與官員寒暄一番,一同坐在迴廊下的攔柱上,望著嬌嬌銀月發呆。

  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幻想,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將來了。

  許墨與王宗耀要年長几歲,家中已經給他們取過表字。崔洛幾人則還沒有到取表字的年紀,但非要取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都是舉人了,與無功名在身的百姓不一樣了。

  林老特意給崔洛取了一個表字,名「曦之」。

  「今日太子與三殿下也來了,你們看見了麼?」王宗耀道。

  許墨點頭:「早就看見了,可惜咱們不過是舉人而已,要是換做曦之還能上前說幾句話。」

  崔洛雖是解元,可她不想冒進。而且被人喚表字,實在不習慣:「你們還是叫我崔洛吧。」

  帝王看重文舉,皇子們為了博悅帝王,對科舉一事,也表現的十分在意。

  王宗耀等人是活在當下的,並不知道將來的時局變幻,但崔洛心裡很清楚。

  不是朱明禮,就是朱啟.......至於太子怕是沒有希望問鼎的。

  這時,王宗耀興奮道:「你們還不知道吧?這次詹事府要從咱們這科舉人中選撥一人任太子的侍讀,這等機會只有翰林院那般人才有,可算是咱們的大好機會。不過,名額有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