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男子長成這樣?!

  這之後,蕭翼對崔洛的『關照』更為變本加厲,還給她物色了雲麾將軍的妹子,積極安排了相看。他以為崔洛何時娶妻,他何時才能心平氣和下來。

  一陣雷聲轟鳴,閃電灼目,蕭翼猛然間從床榻上坐起,身上的薄衾早已不知去向,那敞開的下腹/處/正猙獰/恐怖的叫/囂著。

  蕭翼:「...........」他愣了愣,苦笑了一聲。

  枉他事事精明,一碰到與她有關的一切,就成了傻子。

  那樣明顯的畫面,他還將她當作男子對待了幾年............給她安排過相看不說,還往她房裡塞過美人!

  蕭翼稍坐片刻,隨意披了一件袍子便走出了寢房,守門的隨從見他俊顏紅中透著白,微微納罕。

  「世子爺,此刻已經五更。十一爺的馬車估計快到朝陽門了。」隨從低頭,恭敬道。

  入了夏,雷雨變得愈發頻繁。

  一陣電閃雷鳴之後,疾風從四面八方灌了過來,蕭翼站了片刻,「我知道了,即刻啟程去相迎!」

  隨從又道:「侯爺那邊是否要知會一聲?十一爺流徒在外多年,雖已無人關注他的存在,但他總歸是與皇上爭過儲位的。屬下是擔心有人會別有心機........」

  男子口中的十一爺-----安王,是當今帝王的十一弟,與帝王乃同胞所出。是朱明禮與朱明辰的皇叔,曾與縉王最為交好。多年前,縉王腿廢之後不久,安王就以莫須有的罪名流徒了,直至去年太皇太后殯天之前,當著內閣元老,向帝王苦苦哀求,帝王才下旨招回安王。但安王卻是時隔一年才回京。

  蕭翼重重吸了一口夾著塵土氣息的清風,道:「不用,此事我自有分寸!」

  *

  入國子監的頭等大事就是拜師。

  崔洛與裴子信等人是以『貢監』身份入學,不同於來年就要參加春闈的舉人們。

  雖說都還是秀才的階層,卻是從各個縣衙府學百里挑一出來的,可謂是絕頂的好苗子。

  國子監的先生們會事先看過貢生們的文章,再從中擇優,挑選自己心儀的弟子。

  崔洛對拜入哪個老師門下並不感興趣。她好奇的是,這輩子顧長梅與王宗耀也來了國子監,而非直接去了四夷館。很多事情都在暗中悄然的變化。

  入學國子監的第一天,祭酒大人命每位貢生領取了新印刷的《大全》一本。說起《大全》,不得不提及朱棣,因為這位帝王的緣故,《大全》成了科舉考試的標準教科書。

  總之,大明的帝王格外專注於『出版』,『著書』之類的文雅之事。

  永樂年間時,大明的印刷,出版水平有限,將三部《大全》頒布天下,其實也只是頒布到了縣級的學府,人多書少,無法滿足廣大士子們的需求。當時不乏有人將《大全》抄錄了下來。大明的著名鴻儒薛老先生就曾抄錄了《性理大全》一書,甚至於夜深人靜時,抄到興頭上,還會手舞足蹈。

  就連在大明的外交之事上,《大全》也是必備之物。宣德皇帝曾聽說朝鮮皇帝喜歡讀書,還特意讓使臣給他帶了一本《大全》,並讓使臣轉告該過皇帝,《大全》乃聖人之絕學,不可丟棄,值得傳誦百世。

  可以想像當初朝鮮皇帝的微妙心情。

  國子監里的邦國留學生更是每人必備一本《大全》,這些人將其供於長案,有空就拿下來讀一讀,飯前一讀,飯後一讀,睡前醒來亦然,場面尤為壯觀。

  林老先生是國子監數一數二的巨儒,崔洛在此之前就猜測,她會順利成為林老先生的學生,而事實證明,她那個『繼父』的確又給她開了後門。

  是以,崔洛便成了吳甄劍的『小師弟』。

  崔洛給林老先生磕頭敬茶時,吳甄劍就立在一側,林老先生一開始對崔洛的印象不甚良好。但看過她的文章之後,精神陡然矍鑠,大讚崔洛有聖才之見,文章辭藻修飾恰當,理據絕妙。這個年紀可以做出這種級別的文章,著實少見。

  加之,崔洛又是長信侯力薦之人,林老先生待她的態度比吳甄劍好了不知多少倍,當場又贈了她一本《大全》。

  崔洛:「.........多謝老師。」她磕了頭,捧著沉甸甸的《大全》,表情極淡的站了起來。

  不同等級的士子們是分開而宿的。

  崔洛,裴子信,王宗耀,顧長梅還是在同一間寢房。不過國子監的用度似乎比不上晉江書院那等高門子弟常去的私塾。這裡是五人一間的屋子,另有一人不是旁人,正是與晉江書院鬧了嫌隙的許墨。

  氣氛陡然之間變得不太和諧。

  「我要跟你比試!」當天晚上,許墨就向崔洛發動了挑戰。

  崔洛將麻煩推給了裴子信:「久聞許墨你最擅七步詩,正好子信也是專長,不如你二人比吧,我除了八股文章,其餘都不精通。」

  崔洛說的是大實話。

  裴子信正好也是躍躍欲試,就跟許墨在外面比了一個晚上。

  崔洛,顧長梅與王宗耀睡到後半夜也就無知無覺了。

  第二天,許墨提出還要接著比,理由是他與裴子信的實力不分上下。

  崔洛繼續謙虛,顧長梅聳了聳肩,表示關係戶拒絕任何比試,王宗耀也不喜作詩吟賦。

  幾日下來,許墨覺得自己受了冷落,鬧到祭酒那裡,說要換寢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