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上一次還是老侯爺與三位公子戰死那年,老太君當時身子骨還硬朗,她一身白衣,墨發橫批,那樣的打擊也沒有擊垮她。

  驕傲的婦人手中持著趙家的祖傳寶劍,讓趙凌跪下,將兵符與寶劍交給了他,還說:「子恆!你這肩上不僅僅擔負著你父兄的血仇,還有二十大軍,你從今日起便是他們的將軍,是我定北侯府的侯爺,從今往後,你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時刻記起你的職責!」

  事實證明,趙凌這些年一直不曾忘記自己的職責所在。

  趙老太君並非不信任趙凌,她只是要親口聽他說出事情的原由。

  老者的嗓音悠長有力,她望著遠處被晚霞籠罩下的葳蕤花木,問他:「子恆啊,我知道你從小就不喜歡玉蘭,可她到底是你嫡親的妹子,她身居後宮這些年也不易,我就只剩下你們兩個了!」

  趙老太君與老侯爺夫妻感情甚篤,一共育有四子一女,趙玉蘭—也就是趙貴妃是她唯一的女兒。

  當年皇帝看中了趙貴妃,老太君多半是不願意讓女兒入宮的。

  可天家開口要人了,趙家豈有反駁的道理?當初趙家元氣大傷,趙老太君不得已才放手。

  十多年了,她也才見過女兒幾次,這權勢著實能改變一個人,她嬌嬌的女兒,也再也不是往日的玉蘭了。

  趙老太君看得出來,趙貴妃今日歸省的真正目的,還是為了拉攏趙家。

  趙凌應了一聲,「兒子自是知道,母親放心,兒子心中有數。溫次輔權勢滔天,比兒子更合適當三皇子的背後之人。」

  趙凌接手趙家之後,頭兩年沉靜在復仇之中不可自拔,他也的確親手砍殺了韃子首領,但老侯爺與兄長們的死,還有朝廷的原因。

  趙凌並非不恨,可這謀權篡位的事,他趙家自古以來就無人幹過。

  當年扣押糧草的官員也被誅了,趙凌對父兄的死並沒有徹底釋懷,這些年打戰時,哪次不是將敵軍逼到了毫無退路!

  他之所以捨不得三個兒子上邊陲,也是顧慮著舊事重演。

  趙老太君不欲拐彎抹角,直問:「若是三皇子日後當真起事,你這個娘舅將作何打算?」

  老太君的口吻並不嚴重,但這話說出來,是要殺頭的,她這是打算與趙凌攤牌了。

  趙凌也直言不諱,他不是個貪戀權勢的人,如果父兄還在世,他或許還留戀在走馬鬥雞的富家紈絝子弟的散漫日子裡。

  這世道是最殘忍的利器,會將人雕磨的面目全非。

  趙凌道:「母親,貴妃是您的女兒,也是兒子的妹子,可侯府還有一大家子呢!您忍心看著他們也一併擔受風波?」

  他的意思是袖手旁觀,不參與,也不反對,做好一個武將該做的事。

  他的職責是保家衛國,不是與朝堂上的魑魅魍魎相鬥。

  「趙家祖訓有言,武不干政,趙家的子嗣永不干政!」趙凌又道。

  趙老太君已經明白他的心意,她老人家倒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心疼了她的女兒。

  或許,她的玉蘭再也不是那個玉蘭了………

  趙老太君最後嘆道:「哎,不管如何,老三與三皇子斷了干係,倒也是件好事,她那個性子,日後嫁人也愁啊。」

  趙凌:「…………」他雖然不想承認,但也的確如此,換作旁人家的姑娘,這個歲數早就有人登門提親了,可定北侯府卻是門可羅雀。

  趙老太君沉思半晌,又道:「老三的婚事早些定下來,否則我這心裡難安吶。」幾位公子倒也不著急。

  趙家的公子,想尋個賢惠的姑娘家還是很簡單的。

  趙凌應下,「兒子也正有此意。」

  *

  回宮的路上,朱明辰心情不錯,迎面的晚風拂起他身上已經幹了的錦袍,英姿颯爽,到了這個時候,他以為離著成事的日子愈發的近了。

  溫玉才貌雙全,占有京城第一美人的稱號,身後又是溫家。這樣的女子,他自是喜歡的很。

  其實,朱明辰一開始的目標是顧暮瑤,要知道顧家的勢力也是不可小覷的,顧暮瑤風情萬種,溫柔似水,是個正常的男子見著她,骨頭都蘇軟了。

  至於趙淑婉,美則美,只是沒有腦子,她那樣的人,豈能與他並肩?!

  趙貴妃原先的意思是讓朱明辰請皇上賜婚,讓趙淑婉嫁給他,但朱明辰一直在敷衍。

  如今好了,他再也不用擔心會與趙淑婉共度餘生。

  他自詡是個天皇貴胄,能站在他身邊,並且成為他妻子的女子,必定是才情容色俱佳的。

  朱明辰一時春風得意,有了定北侯府與溫家的支持,太子還會是他的對手麼?

  駿馬繼續往前,朱明辰腦中又浮現了另一張俏麗的小臉。

  是趙寧。

  那丫頭………待到他問鼎那日,這世間怎樣的殊色還不都是他的了!

  朱明辰啟唇一笑,笑自己竟憶起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姑娘。

  這也是可笑了。

  *

  華燈初上,東宮此刻鴉雀無聲,宮人們垂首而立,無一人敢弄出半點動靜。

  次輔溫玉的孫女幾乎是內定的太子妃了,然,這一日所發生的事,無疑會令的太子顏面無存。

  所有人都以為太子一定會大發雷霆,雖說他與溫玉從未明面上定過婚事,但二人之間的事並非空穴來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