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明安相貌屬於俊逸的那一種,在去易州之前,所有人都以為太子是個和善寬厚之人,他時常以笑示人,沒有多少太子的架子。

  但身邊的隨從俱發現,自從太子上次風寒中醒來後,他整個人都變了。

  沉默,寡言,疑心,且暴戾。

  朱明安始終想不明白會是誰殺了他。

  上輩子,那日從莊子離開不久,他便受到了埋伏,最終被人一箭射死在了城門上,在墜落那一刻,他的意識還是極為清醒的,那等墜落之感,絕望到了骨子裡,粉身碎骨的疼。

  是朱明辰下的手?可當初他明明早就命人盯著辰王府了!

  「殿下,您回來了!陛下讓老奴特意過來接您入宮,幾位皇子也在宮中靜候了。」來人是李德海,乃東廠提督,手握批紅斷綱之權,是帝王的近臣,就連錦衣衛也忌憚他幾分,此人雖是閹人,但權勢駭人。

  朱明安上輩子太過正直,他瞧不起像李德海這樣玩弄權術的閹人,此刻卻突然轉了神色,臉上溢出一抹笑意,「有勞廠公了。」

  李德海聞言,神色微滯,但他這樣的人怎會表露出任何異樣呢,臉色異色一閃而逝,恭敬道:「殿下,您請吧。」

  朱明安放下車簾,隨著馬車輕微的晃動,他唇角的冷笑愈演愈烈。

  這一世,皇權是他的,江山是他的,包括她在內,也只能是他的!

  擋他者,死!

  作者有話要說:

  趙寧:太子好可怕!

  繼兄們:沒事,你四哥他更可怕。

  趙寧:.......

  第37章 繼兄壓力大

  本朝與瓦剌等部相持,以易州節制紫荊諸關重鎮, 除此之外, 易州還以產佳墨聞名於世。

  帝王此番派遣太子去了一趟易州監軍,名義上他是歷練, 實則是對太子諸多方面的肯定。掌握了易州軍政,太子的地位與此前會有很大的變化。

  這一點,皇帝心裡很清楚, 幾位皇子依然, 尤其是大皇子和三皇子等人。

  但表面上,幾位皇子對待太子的回歸自是十分熱情。

  承清宮內擺了酒饋,是皇帝特意為迎接太子而設立的。

  先皇后是帝王這輩子最寵愛的女人,因著她死的早,就成了帝王心目中永不凋零的解語花兒。想當初寧妃寵冠一時, 也是因為這容貌上了有幾分像先皇后。

  可惜同人不同命, 當初查出寧妃及其母族有謀反之意,闔族都被清殺了, 就連六皇子也沒能倖免。

  可見,就算旁人與先皇后長的再怎麼相似, 因為無人能及她在帝王心目中的地位。

  帝王愛屋及烏, 對太子可謂寵信有佳。

  今日除卻幾位皇子之外, 定北侯府的幾位公子, 與顧家的世子爺也在場。

  但見太子入宮後, 卻是消瘦了一圈,眉峰也凌厲了。

  「兒臣給父皇請安。」太子風塵僕僕, 但這並不影響他華貴的氣度。

  時隔兩月,帝王再見到愛子,自是龍顏大悅,當即吩咐開席,「今日算是家宴,你們都是年輕人,皆不必多禮。」帝王說了幾句,稍待片刻便離席了。

  太子去了一趟易州,這番回京,其實大可不必操辦宴席,帝王此舉無疑又是向所有人宣告了太子的地位。

  太子朱明安素來隨性,待人也是極其溫和,是個不可多得的俊才,若說皇帝的幾個兒子當中,誰最心善,那無疑是太子了。

  但慈不掌兵,善不為君,太子做了那個漫長的夢境之後,他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

  少年們紛紛舉杯,俱是面帶笑意,只是有幾人是真心的?

  太子這時突如其來的問了一句,「趙世子,聽聞侯爺新娶了侯夫人?本太子遠在易州,還不曾登門道喜,改日再去貴府小坐。」

  在場的少年們時常聚在一塊,或是聽曲,或是打馬球,蹴鞠什麼的。太子還從未這般稱呼過趙夔。

  趙夔表面隨性,實則是個心眼最多的人,他倒也沒有表現出異樣出來,笑道:「太子能來,侯府自是歡迎。」

  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都察覺到了太子的不同之處。

  趙夔與趙翼面面相覷,唯有趙慎一直垂眸不動,除卻漫不經心的品茗吃菜之外,他就像是一個局外人,對太子的變化視而不見。

  「我還聽聞侯夫人曾是肖大人的弟媳?還帶了一兒一女入侯府?」太子的話有些刁鑽。

  要知道,王氏嫁給了趙凌的確是高攀了,何況她還帶著兩個孩子!

  說者未必無心,聽者自然是有意了。

  趙夔和趙翼以為太子是瞧不起這樁婚事,趙夔身為兄長,為新母親辯解道:「母親賢良淑德,繼弟繼妹也甚是乖巧,屆時太子登門侯府便可知道了。」

  這時,輪到朱明辰不安了。

  定北侯府是朱明辰的母族,太子此番針對定北侯府,不亞於是在詆毀他!

  太子這時卻朗聲笑了起來,「也好,馬上就是端午才藝比拼,屆時京城高門中的姑娘公子們多半都是會參加,我倒要看看貴府的五姑娘是不是如世子爺所說的那樣......乖巧。」

  趙夔只是提及了趙寧的乖巧,他沒有提及趙寧的半分才藝。

  退一步說,太子怎會知道小五?!

  小五也才十一二歲,此前都是住在通州,她與太子不可能有交集!

  同席的朱明辰也覺得詫異,太子不關注權臣貴女,怎就獨獨對一個侯府繼女格外在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