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她沒有帶侍婢,只帶了幾個暗衛。
燕陽城果真是一國之都。
這些年來從未踏足過燕陽的崔錦此時也不禁為燕陽之繁華而驚嘆。她在東街轉了一個時辰,走累了方尋了一家食肆坐下。
燕陽城中大街走動的女子不少,單獨進來食肆的亦有之。
當崔錦進來時,並未引起任何人的矚目。
她喚了小二前來,要了一盅茶,以及三道招牌菜。小二應聲離去。而此時,隔壁桌的談話聲傳來——
「馬車裡的是忠義王的恩人?」
「聽聞跟巫子一樣有與鬼神交談之能呢,所以當今聖上才會封她為巫女。你們聽聽,巫子與巫女,我們大晉國可有福氣嘍。」
「此言差矣,你定然沒聽說昨夜的傳聞。」
「什麼傳聞?」
「聽聞巫女羞辱巫子呢。」
「據說巫女數年前還曾與巫子有過一段孽緣……」
……
隔壁桌的人談論得津津有味,崔錦卻仿若未聞。這些年來她倒也習慣了,以往還會在意一下,如今卻是心如止水了。且心裡頭還想著都城也好,洛豐與樊城也罷,百姓們一有茶餘飯後的談資,談論起來都是滔滔不絕,聽聽現在他們說的,都開始說到她與謝五郎上輩子肯定結了恩怨。
崔錦不由失笑。
不久後,飯菜上來了。
崔錦邊聽邊吃,倒也悠哉快意。在她吃得七八分飽時,隔壁桌忽然拿出了幾卷畫軸,其中一人感慨道:「連著幾年秦州陽城的海上奇景出現的都是山景,不像四年前……」
另一人取笑道:「我看你是思慕神女吧,神女豈會這麼容易出現?四年前出現的那一位,至今都沒找著呢。」
崔錦一聽,不由一怔。
四年前的她出現在海上奇景上,秦州已經曉得,尤其是洛豐,整個洛豐無人不知海上奇景的姑娘就是崔氏阿錦。而燕陽城雖然隔得遠,但消息如此靈通,又豈會不知?
她疑惑地豎耳傾聽。
「目前世面流傳了許多幅畫作,姑娘們各有姿色,只可惜卻不知是真是假,我曾到陽城問當地之人,當地人也是眾口不一。後來倒是更多人模仿此畫,哪家貴女都想畫一畫,更別提郎君也湊熱鬧了,如今真真假假的,到底如何也難以分辨。」
「不管真假,我們也就只能看看而已。」那人偷笑一聲,可惜地道:「若是當時聖上曉得了,估摸宮裡頭又多一位絕色美人了。」
崔錦吃驚了下。
她此時方後知後覺地想到當初若是皇帝真要她進宮,她的的確確是無計可施的。幸好有人出了手,至於是誰出的手,崔錦也能猜得出來。
數年前的她始終太過稚嫩,比不上謝五郎的周全。
崔錦離開了食肆,隨後她又在剩下三街走了一遍。
走完後,天色已經擦黑,她正想著走回屋宅時,冷不丁的有道黑影出現在自己身旁,緊接著不過是短短一瞬,她鼻間似是傳來一股詭異的香味,隨後她便昏迷了過去。
待崔錦再次醒來時,天色已經全黑了。
她環望周遭。
只見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她只能感受到此刻自己的身下是柔軟的床榻。剛到燕陽不到兩日,便被人擄了一回。
崔錦此時面上半分害怕之色也沒有,她甚至是張開手腳伸了伸筋骨,一點也不像是一個被擄之人。
她整個人安安靜靜地感受著周圍,半晌,她試探地開口:「謝……五郎?」
黑暗之中沉默了許久。
之後是一聲不輕不重的冷哼。
☆、第九十三章
冷哼聲一落,崔錦當即反應過來。
她緩緩地坐直了身子,不驚不慌地道:「五郎,我們兩年沒有相見了。」她的語調說得極慢,甚至有一股漫不經心的味道,仿佛兩個人不過是分離了幾日。
崔錦的表現令謝五郎皺起了眉頭。
她太過鎮定。
若是兩年前的她即便故作鎮定,可亦會呼吸急促,而如今的她一丁點急促的呼吸也沒有。在她醒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察覺。
她慢慢地爬起,呼吸不曾有過變化,冷靜與鎮定像是從骨子裡沁出一樣。
驀然,她動了下。
他嘲諷地道:「又想逃去哪裡?」
「點燈。」她摸著下榻,依照謝五郎平日裡的習慣,她很快便找到了放燈之處。謝五郎目不能視物,阿墨時常將燈點在高處。無論在哪兒見到謝五郎,只要是室內,定然會是如此。
柔和的燈光照亮了屋內。
一張琴案,一方胡床,一座坐地屏風,屋內依舊是謝五郎式的空曠。
她最後將目光緩緩地落在他身上。
他坐在屏風前,神情是冷漠的,依舊穿著素白的寬袍大袖,清冷的眉眼,單薄的唇,組合在一張臉上,當之無愧的燕陽最為丰神俊朗的郎君。
她踱步到謝五郎的身前,慢慢地坐下。
她不是坐在他的身側,而是在離他四五步的距離前坐下。她看著他的眼睛,微微一笑:「五郎。」
謝五郎沒有應,神色甚至有些冷。
別以為每次用撒嬌的方式就能插科打諢地混過去,他謝五郎沒有那麼好哄。那一句「於我崔錦而言,卻棄之如履」在他腦海里一遍一遍地迴蕩,每想一次,臉色便青一分。
燕陽城果真是一國之都。
這些年來從未踏足過燕陽的崔錦此時也不禁為燕陽之繁華而驚嘆。她在東街轉了一個時辰,走累了方尋了一家食肆坐下。
燕陽城中大街走動的女子不少,單獨進來食肆的亦有之。
當崔錦進來時,並未引起任何人的矚目。
她喚了小二前來,要了一盅茶,以及三道招牌菜。小二應聲離去。而此時,隔壁桌的談話聲傳來——
「馬車裡的是忠義王的恩人?」
「聽聞跟巫子一樣有與鬼神交談之能呢,所以當今聖上才會封她為巫女。你們聽聽,巫子與巫女,我們大晉國可有福氣嘍。」
「此言差矣,你定然沒聽說昨夜的傳聞。」
「什麼傳聞?」
「聽聞巫女羞辱巫子呢。」
「據說巫女數年前還曾與巫子有過一段孽緣……」
……
隔壁桌的人談論得津津有味,崔錦卻仿若未聞。這些年來她倒也習慣了,以往還會在意一下,如今卻是心如止水了。且心裡頭還想著都城也好,洛豐與樊城也罷,百姓們一有茶餘飯後的談資,談論起來都是滔滔不絕,聽聽現在他們說的,都開始說到她與謝五郎上輩子肯定結了恩怨。
崔錦不由失笑。
不久後,飯菜上來了。
崔錦邊聽邊吃,倒也悠哉快意。在她吃得七八分飽時,隔壁桌忽然拿出了幾卷畫軸,其中一人感慨道:「連著幾年秦州陽城的海上奇景出現的都是山景,不像四年前……」
另一人取笑道:「我看你是思慕神女吧,神女豈會這麼容易出現?四年前出現的那一位,至今都沒找著呢。」
崔錦一聽,不由一怔。
四年前的她出現在海上奇景上,秦州已經曉得,尤其是洛豐,整個洛豐無人不知海上奇景的姑娘就是崔氏阿錦。而燕陽城雖然隔得遠,但消息如此靈通,又豈會不知?
她疑惑地豎耳傾聽。
「目前世面流傳了許多幅畫作,姑娘們各有姿色,只可惜卻不知是真是假,我曾到陽城問當地之人,當地人也是眾口不一。後來倒是更多人模仿此畫,哪家貴女都想畫一畫,更別提郎君也湊熱鬧了,如今真真假假的,到底如何也難以分辨。」
「不管真假,我們也就只能看看而已。」那人偷笑一聲,可惜地道:「若是當時聖上曉得了,估摸宮裡頭又多一位絕色美人了。」
崔錦吃驚了下。
她此時方後知後覺地想到當初若是皇帝真要她進宮,她的的確確是無計可施的。幸好有人出了手,至於是誰出的手,崔錦也能猜得出來。
數年前的她始終太過稚嫩,比不上謝五郎的周全。
崔錦離開了食肆,隨後她又在剩下三街走了一遍。
走完後,天色已經擦黑,她正想著走回屋宅時,冷不丁的有道黑影出現在自己身旁,緊接著不過是短短一瞬,她鼻間似是傳來一股詭異的香味,隨後她便昏迷了過去。
待崔錦再次醒來時,天色已經全黑了。
她環望周遭。
只見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她只能感受到此刻自己的身下是柔軟的床榻。剛到燕陽不到兩日,便被人擄了一回。
崔錦此時面上半分害怕之色也沒有,她甚至是張開手腳伸了伸筋骨,一點也不像是一個被擄之人。
她整個人安安靜靜地感受著周圍,半晌,她試探地開口:「謝……五郎?」
黑暗之中沉默了許久。
之後是一聲不輕不重的冷哼。
☆、第九十三章
冷哼聲一落,崔錦當即反應過來。
她緩緩地坐直了身子,不驚不慌地道:「五郎,我們兩年沒有相見了。」她的語調說得極慢,甚至有一股漫不經心的味道,仿佛兩個人不過是分離了幾日。
崔錦的表現令謝五郎皺起了眉頭。
她太過鎮定。
若是兩年前的她即便故作鎮定,可亦會呼吸急促,而如今的她一丁點急促的呼吸也沒有。在她醒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察覺。
她慢慢地爬起,呼吸不曾有過變化,冷靜與鎮定像是從骨子裡沁出一樣。
驀然,她動了下。
他嘲諷地道:「又想逃去哪裡?」
「點燈。」她摸著下榻,依照謝五郎平日裡的習慣,她很快便找到了放燈之處。謝五郎目不能視物,阿墨時常將燈點在高處。無論在哪兒見到謝五郎,只要是室內,定然會是如此。
柔和的燈光照亮了屋內。
一張琴案,一方胡床,一座坐地屏風,屋內依舊是謝五郎式的空曠。
她最後將目光緩緩地落在他身上。
他坐在屏風前,神情是冷漠的,依舊穿著素白的寬袍大袖,清冷的眉眼,單薄的唇,組合在一張臉上,當之無愧的燕陽最為丰神俊朗的郎君。
她踱步到謝五郎的身前,慢慢地坐下。
她不是坐在他的身側,而是在離他四五步的距離前坐下。她看著他的眼睛,微微一笑:「五郎。」
謝五郎沒有應,神色甚至有些冷。
別以為每次用撒嬌的方式就能插科打諢地混過去,他謝五郎沒有那麼好哄。那一句「於我崔錦而言,卻棄之如履」在他腦海里一遍一遍地迴蕩,每想一次,臉色便青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