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能不能挺過去都不知道,誰會費這功夫去告呢?

  不等派人去瞧。只見一侍衛手捧著狀紙便進來了。

  「外面何人擊鼓?」皇帝問道。

  「稟皇上,是武成王。」侍衛將手上的狀紙遞給了小太監,小太監又呈給了皇帝。

  武成王?衛卿彥擊鼓作甚?

  「皇上,依著微臣看,既然武成王敲了登聞鼓,還是要傳上殿來問上一問的。」不等皇帝說話,下首前排的馮將軍便已經開口了。

  他和先武成王一樣都是跟著老皇帝當年打江山的老臣。老皇帝生前一心致力於削減舊黨勢力。但無奈投鼠忌器,一面想要權勢一面又舍不下重情義的好名聲。

  不但舊黨勢力沒消減多少,反而讓舊黨越發的團結了。現下武成王剛剛擊鼓,舊黨的人便忍不住的出列了。

  雖說結黨營私是大忌,但若不結黨他們怕是早早就被老皇帝滅了。現在換了新帝不知如何,他們也收斂了不少。但武成王府勢力大,舊黨們心中還是有一桿子稱的。

  新帝睡意瞬間沒了心中有些不順,這江山是他的江山還是他武成王的江山?

  他想著心中忍不住埋怨起地下的老皇帝了。自己道貌岸然、婦人之仁,得到江山之時怎麼沒有將這群餘孽都殺了?

  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著實窩囊!

  但到底忌憚武成王府的勢力還是去傳了……

  第73章 告御狀  衛卿彥身著紫色親王服,發束玉……

  衛卿彥身著紫色親王服, 發束玉冠,手持玉笏在一眾大臣或不解或看戲的眼神中不卑不亢的進殿了。

  他步伐和緩沉穩,態度從容不迫, 沒有絲毫的膽怯和緊張。

  「微臣見過皇上, 五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衛卿彥彎腰拱手行著禮。他聲音恭敬臣服,但哪個恭敬的臣子連個跪拜禮都不行的?

  但先帝在時都免了他行跪拜禮, 難不成做兒子的比做爹的都能耐?

  最氣人的是那挺拔如松柏的軀體現在即便是彎著都壓不住骨子中的貴氣。

  皇帝面色微變,眸中閃過一絲不悅。

  「武成王平身。不知武成王為甚敲登聞鼓?可是受了什麼委屈?」皇帝到底是老皇帝的親兒子, 這一份忍耐力就著實相似。

  即便是心中恨不得將人千刀萬剮,但面上仍是仁和愛民的好皇帝。

  「吾皇聖明。微臣確實受人所欺。還望皇上為微臣做主。」衛卿彥溫聲道著。

  誰敢欺負你?皇帝非常想反問他。

  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皇帝只能硬著頭皮關心著問道:「哦?何人欺負了愛卿?」

  「微臣府中孺人郁氏回鄉探親不過半月便慘遭歹人追殺。萬幸她命大死裡逃生撿了條命,但其母卻為歹人所害。微臣要告的人正是皇上胞妹元宜公主。公主身為高高在上的天之嬌女,但品行有虧背地裡竟勾結江湖草寇做出些殺人放火的勾當來。殺人償命,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還望皇上還微臣一個公道,還百姓一個公道。」

  衛卿彥說完這一席話整個朝堂瞬間靜的如一潭死水一般。

  雖說他們猜想這武成王今日來者不善, 誰知他張口告的便是備受寵愛的皇上親胞妹。

  此時此刻他們恨不得自己變成個木樁子以防戰火波及。

  「後宮婦孺之事於朝堂審訊不合規矩。不若由朕私下先好生詢問詢問公主再作定論。」皇帝吐了口氣死死地壓下心中的怒火提議著。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妹妹的心思, 背地裡做的那些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是他沒想到這衛卿彥竟是如此不知好歹,為了個女人明晃晃的當著文武百官打他的臉!

  皇帝發話了, 下面大多數官員也跟著插科打諢應著話。

  「皇上坐擁天下,富有四海。婦孺亦是你的子民。子民受了傷害難道審訊便是不合規矩嗎?」衛卿彥反問道。

  誰不知皇帝這是給他找個台階下, 誰知人家竟是毫不相讓,真真是一點面子都不給啊。

  時間一點點過著, 皇帝扶額作身體不適就是不接話。

  衛卿彥知他秉性也不再逼迫,兩方僵持誰都不肯相讓。

  忽而一道溫潤聲音打破了平靜, 「武成王說話可是要講證據呢。你告元宜公主草菅人命若是拿不出證據豈不是在折辱公主清譽?武成王可敢承擔後果?」

  徐知上前一步挑了挑眉望著他,頗有些挑釁的意味。

  徐大人和先武成王可是老對頭了,現在熬死了老子連兒子都不放過?

  可明眼人誰看不出來皇上是故意不想再繼續的。徐大人平日裡最得聖心現在竟是為了心中的仇恨失了分寸?

  是了,哪個男人能忍受得了被當做花樓小倌羞辱?眼見的武成王府就要得罪皇帝了, 怎麼能不好生的踩上一腳。

  可是理解歸理解,皇帝現在卻是恨不得要掐死徐知了。平時多精明圓滑的人怎麼一遇到武成王府的事就克制不住衝動呢?

  不過人有缺點才好把握,皇帝心中安慰著自己。

  「自是如此。」衛卿彥眨了眨眸子應了徐知的話,轉頭又對著皇帝道:「不知皇上可否傳證人上殿?」

  不傳,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定會落人口實,他這個皇帝還談何威信?傳,怕是元宜的聲譽便要毀了。

  皇帝威信和公主聲譽哪個重要,皇帝心中糾結了會兒有了定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