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明是初春春回大地、萬物爭發的時節,大街上卻空蕩蕩的蕭瑟如晚秋,官道上沒有幾個路人,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官差與流民。

  官差們驅趕著流民到夾道一側,以防其動亂哄搶。

  寧州的流民們大多都是剛剛從北邊的災情十分嚴重的潮州流逃而來,當地的官府按照朝廷的旨意暫時收容了近一千的流民,但流民的安置與溫飽問題卻是十分的棘手。

  朝廷撥下的賑災銀本就不多,再經層層盤剝,到了低一級的地方官吏都不夠塞牙縫的,受委屈的只能是流民。

  今日是個大晴天,寧州太守令手下官員在城東南支了兩個粥棚開倉布施,近千人的流民擠在夾道上等了兩三個時辰都等不到一碗熱乎乎的粟米粥。

  官道上,一輛馬車轔轔而來,沿途沒見到幾個路人,大白天的,好好的寧州城愣是像座鬼城一般安靜,車夫打聽了下才知道,原來今日是寧州義倉開倉放糧的日子,大家都去城東南的粥棚子討粥喝去了。

  「會隱道長,沈姑娘,請問咱們接下來下榻何處?」車夫恭敬的問道。

  馬車中就傳來一道輕柔的女孩兒聲音,「就去離這兒最近的客棧罷,多謝小哥了。」

  「好嘞,駕!」車夫中氣十足的吆喝一聲,一甩鞭子,馬車頓時就加快了速度,幃簾被風吹起,露出車中女孩秀美的容顏。

  一雙杏子眼,兩彎柳葉眉,丹唇瓊鼻,烏髮雪膚,竟是位十分不可多得的美人。

  甭說是路邊的過路人,就連官差都看痴了去,手中的刀往地上一掉,經人提醒才慌慌張張的拾起來。

  馬車中,會隱道長眯眼看著剛剛從路邊順手買來的邸報,念道:「朝廷派了齊王與晉王前往潮州修河道賑災,各災情嚴重的州縣也派去了安撫使巡視監督,這邸報日期是三月初四,據今日已有二十餘日了,想必晉王等已經到了潮州。」

  齊王與晉王是南下,沈曦與會隱卻是北上,雖然潮州距離寧州並不遠,但因兩行人出發地不同,因此路上並未相遇。

  自從與徐述和離後,沈曦沒過多久就跟著會隱南下去了江南道一帶,會隱居無定所,喜歡各地雲遊講道,沈曦左右在長安無聊,便隨著會隱出門轉了一轉,順便散散心。

  沈元仲與會隱是至交好友,將女兒託付給會隱,沈元仲是再放心不過了。

  剛離開長安時沈曦就跟著會隱上了終南山,終南山風景秀麗,遠離世俗,若不是會隱的一位朋友催著他去江南講道,沈曦真想一輩子呆在終南山上都不下來。

  只是這次江南呆了不到兩個月,黃河決堤的消息就傳到了江南,不消一個月各地的災情就十分嚴重了,會隱心懷天下,擔心流民無處安置,急急的就和沈曦啟程南下,來到寧州。

  兩人找到最近的一處客棧先住下,整理好了包裹,那廂鏢局的人過來,將兩人之前在江南買到的糧食送了過來。

  會隱這些年講道行醫積攢了不少積蓄,沈曦也將自己的私房錢全都拿了出來,兩人在粟米便宜的江南購置糧食,請了鏢局護航,才一路平安的到達了寧州。

  待規制完畢,沈曦用二兩銀子請店小二替她雇了兩個婆子熬粥,和會隱草草用了早膳,就著手去城西金水湖畔邊搭粥棚了。

  一個時辰後,熱騰騰的米粥新鮮出爐,會隱又雇了幾個閒漢維持秩序。

  沈曦看得心癢難耐,剛要出去轉轉,會隱就拉住了她,遞過去一頂帷帽,「丫頭,帶上這個,否則太打眼了。」

  沈曦生得太漂亮了,在江南的時候還差點被當地的一位長史強搶進後宅,幸好會隱及時趕到,拿出先皇親賜的魚符,這才將對方逼得放人。

  沈曦謝過會隱,聽話的帶上了帷帽,攙著會隱走了出去。

  到了晌午,日頭漸漸熱了起來,總算是驅散了不少早春的寒涼。

  牆角圍坐了不少衣不蔽體的流民,相互挨著取暖喝粥,因有人維持秩序,倒也沒有發生搶奪踩踏事件。

  沈曦將會隱扶到粥棚後面,挽起袖子跟在兩位大娘後面舀粥。

  他們買的粟米雖不是頂好的,但比起朝廷那些摻了糠麩甚至霉米的賑災糧不知好了多少,一時城東南的流民幾乎都走空了,紛紛跑到金水湖邊來排隊。

  負責施粥的寧州別駕當即就發了怒,覺得這些流民是給臉不要臉,領了一隊差役來金水湖邊驅散流民,捉拿沈曦與會隱。

  「牛鼻子老道,這粥棚是你搭的?」寧州別駕刀一亮,眾人嚇得紛紛逃竄,一個踩著一個,手中的粥碗都被嚇得摔碎在了地上。

  有個才七八歲的小姑娘等了半天,眼看就要輪到自己了,可那些差役一過來,眾人皆往相反的方向逃,推搡間就將她踩在了地上。

  小姑娘卻愣是一聲沒哭,從地上抓起一把攙了泥土的米就往嘴裡塞,被幾個差役腳一踹,連滾了好幾咕嚕撞到了一側的牆上。

  「你們瘋了?!」小姑娘咳嗽幾聲就不動彈了,沈曦瞪了那踹她的差役一眼,忙上前去將小姑娘扶起來。

  「哎呦,這還有個小娘子在呢。」

  寧州別駕見沈曦雖帶了帷帽,卻身形窈窕,聲音清脆宛轉,心想這必定是個美人,不禁就起了色心,提著衣擺就湊到了沈曦跟前兒,沖身旁人揮揮手道:「一邊兒去一邊兒去。」

  眾差役鬨笑幾聲,俱是識趣的往後退了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