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頁
「是、是女真人……」
趙蘿蔔盯著從城門洞那裡,面色發白,牙齒打顫,直接說出匪夷所思的一句話來。
馬胖等人一起回頭去看,果然看到了身後走過來的隊列中間軍士模樣——有人大夏天帶著皮帽子,有人沒有帽子,卻是留著典型的金錢鼠尾……或者是單獨的一個尾巴,或者是兩側靠後兩根尾巴……這是典型的女真髮式。
除此之外,很多人都還穿著破爛皮甲,舉著烏七八糟的旗幟,背著弓,帶著空空的箭囊。
但不管如何,毫無疑問,這就是女真人。
實際上,非止是趙蘿蔔馬胖一眾人,整個新曹門,忽然便陷入到了全面的、奇怪的沉默之中。
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少數心思活的,包括城門樓上的知情人,此時也都很奇怪的與民眾一起陷入到了詭異的沉默中。
「是女真人!女真人又打過來了!」
沉默之中,趙蘿蔔忽然一聲大吼,然後催動胯下騾子,瘋了一般沿著大街向前奔行。
早晨剛剛過去,街上寬闊,卻無多少人,那騾子居然沒有踩踏到誰,便馱著主人往城中鑽了進去。
一群車手與力夫皆是年輕人,只望了望趙蘿蔔發瘋逃竄的方向,卻多又回頭去看身後……彼處,越來越多的女真人從門洞中涌了出來,但女真人兩側同時還各有數列御營軍士,個個披甲持銳,嚴肅監督隨行。
場面已經明白無誤了,這是戰俘——御營軍士在押送戰俘。
按照邸報上的說法,獲鹿一戰,前前後後,戰俘累積有七八萬之眾,其中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等所謂真韃,也不下四萬,怕是要拿著幾萬女真真韃子俘虜來做遊街。
「韓掌柜。」
就在絕大多數人都不約而同停下腳步去看門洞的時候,那馬胖摸了摸懷中的那串在一起的一百文錢,當場嘆了口氣,便轉向一側一個熟識的別家掌柜。「勞煩借騾子一用,我去追一下蘿蔔叔,省的驚出什麼事來……午後給您餵好草料,送到跟前。」
「好……」
「騎我的騾子去吧,我的騾子壯。」
就在那韓掌柜應聲之時,旁邊一名微胖的掌柜卻搶先下了騾子,將韁繩塞給了馬胖。「言語小心些……別笑話他,他是經歷靖康逃難的,家破人亡……我們這些年紀大的,其實心裡都怕……剛剛我也差點想跑。」
馬胖應了一聲,直接上了騾子,便去追索。
從早晨開始,一如既往,整個上午,東京城的喧鬧聲越來越大,而按照常識,這種喧嚷將在中午之前便抵達到高峰,然後波動起來。但今日,城內喧嚷聲卻似乎沒有了一個盡頭,反而一直在洶湧澎湃的提升,宛如大浪滔天,永無盡頭一般。
而所有人都漸漸知道了——因為十年前的那場圍城,官家專門有旨,著靜塞郡王楊沂中提前南歸,聚攏戰俘,收集戰利品,以作遊街示眾。
唯獨明日可能有雨,迫於無奈,提前做了出來。
轉到眼下,自城東新曹門開始,數萬女真、契丹、渤海俘虜在不下於他們數量的御營甲士的嚴密看押下,舉著他們殘破不堪的旗幟、穿著還帶著污泥的皮甲、背著沒有弦的弓、配著沒有刃的刀鞘、帶著沒有箭矢的箭囊,然後低著頭從東京城內最中間的東西大街上走過。
一開始,遇到這支隊伍城內百姓的反應與城門內那一幕沒什麼兩樣,少數是慌亂、是歇斯底里,更多的是沉默、是憂慮和畏縮。
但隨著越來多的俘虜進入城中,越來越多的訊息明確傳來,沿途百姓開始漸漸喝彩,開始大喊起來,開始扔下手中一日活計的準備,像自家的孩子們一樣,登樓上街,嘶喊大叫,四處傳播。
尚未行到內城,便已經有人開始嘗試衝擊隊伍,試圖去撕咬毆打俘虜,只是被兩側甲士攔住了而已——官家有旨,今日之後,這些戰俘是要依次交割給西遼的。
與此同時,俘虜們也從一開始的麻木,變得畏懼,變得戰戰兢兢,變得惶恐失態,驚怖難言。
他們從來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懼怕這些手無寸鐵之人。
待俘虜隊伍入到內城,越來越多的人聞訊沿御街趕來,場面更加混亂躁動,御營甲士幾乎不能阻攔,甚至有民眾與甲士發生成團成隊的衝突。
但很快,隨著主持儀式的靜塞郡王一聲令下,甲士們便重新獲得了秩序與尊重……他們開始將早有準備,代表了敵方軍官的金牌、銀牌、銅牌、鐵牌取出,每隔數人一個,高高向大街兩側舉起。
與此同時,俘虜們被要求當街沿途扔下自己的旗幟、刀鞘、箭囊、弓背,甚至必須要脫下自己那些破爛的皮甲和讓人發悶的皮帽,赤條條而出西門。
這使得整個場面陷入到了一種狂躁的歡呼之中。
街道兩側,所有的樓牌廊頂都被占據,這不僅僅是為了占據一個觀看俘虜的好視野,更是方便越過兩側的甲士向光著膀子的女真俘虜投擲石子雜物。
而當隊伍抵達正對御街的宣德樓時,兩側街道上的高地已經被占據殆盡。這時候,忽然有人開始嘗試投擲錢幣……沒人知道為什麼,可能是雜物沒有了,便投錢,也可能是只是些許富貴人士按照當年豐亨豫大時軍士表演的習慣,給舉牌的甲士塞錢做『打賞』……但這些都無所謂了,因為很快,事情就失控為所有人爭先恐後的向那些御營甲士們投擲身邊的所有東西了。
趙蘿蔔盯著從城門洞那裡,面色發白,牙齒打顫,直接說出匪夷所思的一句話來。
馬胖等人一起回頭去看,果然看到了身後走過來的隊列中間軍士模樣——有人大夏天帶著皮帽子,有人沒有帽子,卻是留著典型的金錢鼠尾……或者是單獨的一個尾巴,或者是兩側靠後兩根尾巴……這是典型的女真髮式。
除此之外,很多人都還穿著破爛皮甲,舉著烏七八糟的旗幟,背著弓,帶著空空的箭囊。
但不管如何,毫無疑問,這就是女真人。
實際上,非止是趙蘿蔔馬胖一眾人,整個新曹門,忽然便陷入到了全面的、奇怪的沉默之中。
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少數心思活的,包括城門樓上的知情人,此時也都很奇怪的與民眾一起陷入到了詭異的沉默中。
「是女真人!女真人又打過來了!」
沉默之中,趙蘿蔔忽然一聲大吼,然後催動胯下騾子,瘋了一般沿著大街向前奔行。
早晨剛剛過去,街上寬闊,卻無多少人,那騾子居然沒有踩踏到誰,便馱著主人往城中鑽了進去。
一群車手與力夫皆是年輕人,只望了望趙蘿蔔發瘋逃竄的方向,卻多又回頭去看身後……彼處,越來越多的女真人從門洞中涌了出來,但女真人兩側同時還各有數列御營軍士,個個披甲持銳,嚴肅監督隨行。
場面已經明白無誤了,這是戰俘——御營軍士在押送戰俘。
按照邸報上的說法,獲鹿一戰,前前後後,戰俘累積有七八萬之眾,其中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等所謂真韃,也不下四萬,怕是要拿著幾萬女真真韃子俘虜來做遊街。
「韓掌柜。」
就在絕大多數人都不約而同停下腳步去看門洞的時候,那馬胖摸了摸懷中的那串在一起的一百文錢,當場嘆了口氣,便轉向一側一個熟識的別家掌柜。「勞煩借騾子一用,我去追一下蘿蔔叔,省的驚出什麼事來……午後給您餵好草料,送到跟前。」
「好……」
「騎我的騾子去吧,我的騾子壯。」
就在那韓掌柜應聲之時,旁邊一名微胖的掌柜卻搶先下了騾子,將韁繩塞給了馬胖。「言語小心些……別笑話他,他是經歷靖康逃難的,家破人亡……我們這些年紀大的,其實心裡都怕……剛剛我也差點想跑。」
馬胖應了一聲,直接上了騾子,便去追索。
從早晨開始,一如既往,整個上午,東京城的喧鬧聲越來越大,而按照常識,這種喧嚷將在中午之前便抵達到高峰,然後波動起來。但今日,城內喧嚷聲卻似乎沒有了一個盡頭,反而一直在洶湧澎湃的提升,宛如大浪滔天,永無盡頭一般。
而所有人都漸漸知道了——因為十年前的那場圍城,官家專門有旨,著靜塞郡王楊沂中提前南歸,聚攏戰俘,收集戰利品,以作遊街示眾。
唯獨明日可能有雨,迫於無奈,提前做了出來。
轉到眼下,自城東新曹門開始,數萬女真、契丹、渤海俘虜在不下於他們數量的御營甲士的嚴密看押下,舉著他們殘破不堪的旗幟、穿著還帶著污泥的皮甲、背著沒有弦的弓、配著沒有刃的刀鞘、帶著沒有箭矢的箭囊,然後低著頭從東京城內最中間的東西大街上走過。
一開始,遇到這支隊伍城內百姓的反應與城門內那一幕沒什麼兩樣,少數是慌亂、是歇斯底里,更多的是沉默、是憂慮和畏縮。
但隨著越來多的俘虜進入城中,越來越多的訊息明確傳來,沿途百姓開始漸漸喝彩,開始大喊起來,開始扔下手中一日活計的準備,像自家的孩子們一樣,登樓上街,嘶喊大叫,四處傳播。
尚未行到內城,便已經有人開始嘗試衝擊隊伍,試圖去撕咬毆打俘虜,只是被兩側甲士攔住了而已——官家有旨,今日之後,這些戰俘是要依次交割給西遼的。
與此同時,俘虜們也從一開始的麻木,變得畏懼,變得戰戰兢兢,變得惶恐失態,驚怖難言。
他們從來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懼怕這些手無寸鐵之人。
待俘虜隊伍入到內城,越來越多的人聞訊沿御街趕來,場面更加混亂躁動,御營甲士幾乎不能阻攔,甚至有民眾與甲士發生成團成隊的衝突。
但很快,隨著主持儀式的靜塞郡王一聲令下,甲士們便重新獲得了秩序與尊重……他們開始將早有準備,代表了敵方軍官的金牌、銀牌、銅牌、鐵牌取出,每隔數人一個,高高向大街兩側舉起。
與此同時,俘虜們被要求當街沿途扔下自己的旗幟、刀鞘、箭囊、弓背,甚至必須要脫下自己那些破爛的皮甲和讓人發悶的皮帽,赤條條而出西門。
這使得整個場面陷入到了一種狂躁的歡呼之中。
街道兩側,所有的樓牌廊頂都被占據,這不僅僅是為了占據一個觀看俘虜的好視野,更是方便越過兩側的甲士向光著膀子的女真俘虜投擲石子雜物。
而當隊伍抵達正對御街的宣德樓時,兩側街道上的高地已經被占據殆盡。這時候,忽然有人開始嘗試投擲錢幣……沒人知道為什麼,可能是雜物沒有了,便投錢,也可能是只是些許富貴人士按照當年豐亨豫大時軍士表演的習慣,給舉牌的甲士塞錢做『打賞』……但這些都無所謂了,因為很快,事情就失控為所有人爭先恐後的向那些御營甲士們投擲身邊的所有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