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笑話也是雙重的,一面是金富軾與高麗反覆無常這件事情讓人看笑話,另一面更是指高麗內部為了防止已經握有兵權的金富軾再從趙玖這裡獲得名分,而近乎於自殘一般的內鬥,讓人看了笑話。

  只能說,金富軾心理素質過硬了點。

  當然,趙官家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猶豫了一下,乾脆當眾直言:

  「既如此,金相公,要不要朕發一明旨,昭告天下,封你做個高麗王?今日便可與你當眾加冕,也省的高麗再讓人看笑話?」

  受命而來的金仁存面色慘白,他如何能想到自己不惜自傷八百的挑撥之策反而遇到了這麼一位不合常理的趙宋官家呢?

  不過,讓金仁存意外的是,金富軾立在一旁,幾乎是毫不猶豫便拱手做答:「官家……高麗享國兩百餘載,久懷德教,雖於大國興亡之間稍有無奈之舉,但並不至於國統更續。況且,我國國主少年登基,前十餘載國事多為權臣所握,後十載又逢兩京相爭,能勉力維持已經很不錯了,談不上失德無能,不該有此厄難。至於外臣,雖感激於官家屢屢提攜之意,可既身為人臣,受高麗國恩數十載,又焉能悖逆臣德,一朝喪盡五十載名節?還請陛下體諒。」

  「朕自然體諒。」

  趙玖瞥了眼如釋重負的金仁存,並不在意,只是與金富軾認真討論。「但是金相公,你若要維持高麗,維持王氏統續,那之前高麗國某些內外事端,朕也就不得不與你議論一二了……」

  饒是金富軾早有準備,此時也不禁微微嘆氣。

  「鄭知常鄭學士出使大宋多次,文名傳於天下,更是金河之盟持約之人,如今為你所殺,請問,高麗國也好,你金富軾也罷,要怎麼與朕、與西遼大石林牙,與兩位蒙古王,與高昌國主做交代?」趙玖平靜來問。

  此言一出,脫里與合不勒更是直接睥睨來看,似乎真還記得鄭知常長什麼樣一般。

  「除此之外。」而金富軾尚未做答,趙玖又將懵懂的女兒從一側抱到腿上,繼續迎著海風來問。「當日朕北伐之際,曾有明旨至高麗,要你們遵從金河之盟、邦屬之德,出兵攻遼東,而且約定晚一日便要出一萬貫軍費,以饗士卒……你們晚了足足一百餘日,又該怎麼說?」

  金富軾沉默一時,地上的金仁存也低頭不語,便是周圍諸多邦國使臣、部族首領也多捻須冷笑,因為所有都知道,這是高麗必須要面對的一個死結……不是你們維持了內部團結就能輕易熬過去的,不然,仗就白打了。

  「朕有句話要說一說。」

  抱著女兒的趙玖見狀,不等對方開口,卻又忽然嚴肅起來。「邦國之重,莫過於兵,今日的事情還有往後的事情,怕是都還得回到戰爭本身上面去……」

  上下也旋即肅然起來。

  「此戰以宋金為主體,長江以北諸邦國部族,皆參與戰中。」趙玖繼續緩緩認真來說。「靖康之前便不說了,只從靖康算起,也快十二年了,十二年間,戰爭的代價可不僅僅是一場獲鹿大戰或者之前堯山這類戰役的死傷那麼簡單……

  「土地的淪喪與收復是上萬里的規模,城池易手,怕是要反覆累加過千……

  「軍士死傷累積數十萬之眾,戰爭中的士民傷亡恐怕要以千萬來計數……

  「漢、女真、党項、契丹、奚、高麗、渤海、蒙古,乃至於高昌、日本,皆有軍士披甲列陣參戰……

  「遼國為此亡、西夏為此亡,西遼、東蒙古、西蒙古復又由此而立……

  「漢人死傷最多,受辱最眾,契丹一分為二,渤海諸族則在戰中幾乎損失人口過半,女真人不清楚,但大約也要損失近半人口,邦國興衰,部族存亡,皆要歸於此戰……」

  趙玖緩緩道來,下面的各國使臣、部族首領,臉色也越來越嚴肅,到最後,滿滿騰騰的大龍宮寺大雄寶殿前方正院內,幾乎鴉雀無聲,便是宜佑公主也察覺到了某種氣氛,不顧天氣微熱,往父親懷中依靠過去。

  「所以,朕今日才叫你們都過來,因為這一戰,不光是大宋與大金的事情,你們國家的興衰、部族的存亡也在這裡。」說到此處,趙玖終於再度看向了金富軾。「金相公、金元帥……朕不追究靖康之變時你們的反覆,畢竟那個時候,朕都被兀朮追的躲到八公山上,何況你們?但是,西夏亡後,金河之盟,諸國就此定下此戰順逆正反,朕來問你,高麗認不認?」

  「當然認!」

  金富軾不敢有片刻遲疑。「高麗屬宋,不屬金,此戰順天意承華夏而敵蠻夷……大是大非,不敢有絲毫之誤。」

  「那現在你再來告訴朕,既然以金河之盟為準,自認從宋抗金,那鄭知常的事情,出兵延誤三月有餘的事情,到底怎麼講?」趙玖繼續認真追問。「你難道以為,這些事情只是落在口頭上的機鋒嗎?便只是言語、紙張,可落到如此堂皇大戰中,那也是要決國家興亡的吧?!」

  金富軾毫不猶豫,先下跪於地。

  說白了,金富軾本就是個明白人,這件事情當然可以指著金河之盟來個什麼說法,但即便沒有這種說法,回到根本利害上去,高麗也要為自己在戰爭中的首鼠兩端付出代價……尤其是大宋現在全面勝利,岳飛部眾更是聯合契丹人在遼陽周邊將高麗軍歸國道路阻斷,尤其趙宋官家又不是個好相與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