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頁
事實證明,這個寶朕壓對了。如今不但有了姐姐,還有了帝尊這個姐夫,甚至明日炎華宮的宮宴上,帝尊大人就要收朕為徒了。朕知道,這肯定也是姐姐的主意,是姐姐主動把這麼強大的靠山送給了朕,她是要保朕的江山,是要讓那些心懷鬼胎之人在算計朕之前多想一想,帝尊大人的入室弟子,是不是他們能招惹得起的。
其實朕的這些小心思姐姐一定都明白,她那樣聰慧之人,如何能看不穿我這等凡人在想什麼。只是她沒有說,也默默地受著了,就由著朕拿她當台階,當跳板,去一步一步地爬上高位,穩固自己的皇權。吳否,你說這份人情,朕該怎麼去還?這是怎麼都還不清的吧?
朕不知道姐姐為何要這樣做,更不知道自己哪裡值得她這樣做。但她就是做了,所以她就是朕的大恩人。或許朕這一生註定要辜負許多人,但是溫言姐姐,朕絕不負她。”
權青城站了起來,有夜風拂過,吹過臉龐時溫溫和和的,就好像兒時母親撫著他的臉頰,一聲一聲叫他青城。他那時候不能說話,想叫一聲母妃都叫不出來。
想想從前,如今的日子真是已經好過了許多。
“或許母后說得是對的,吳否,朕的確需要一個有背景、有本事的皇后,朕不能一輩子指望姐姐和帝尊,朕得有出息,要靠自己。所以朕要學著運籌帷幄,學著權衡利弊,也得學著有取有舍,還要明白,什麼才是孤家寡人。”
他的年少單純,終有一天會被現實遮掩,藏在角落,再也不會被誰翻找出來。那也將成為他一生懷念,和再也回不去的最初。
“終是要經歷一場變故,才能成就一位真正的帝王。姐姐說她期待那一天的到來,朕也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同時,朕也要為那一天的到來做足準備。”
至於他那六哥……或許也是他帝王之路上的一個重大考驗。世事總難全,情意和尊嚴,道義和權利,他不選,也會有人逼著他選。但願到了那個時候,不會傷了太多人心。
“皇上去哪?”見權青城邁步往前走,吳否趕緊跟了上去。
權青城卻擺擺手,沒讓他跟著,只告訴他:“朕去同父皇說說話,吳公公在這等著吧!”
奉先殿內,香火常年不斷,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會有守殿的太監隨時續上新香。
權青城這個時辰到這裡來,宮人們卻也沒有太過奇怪。能到奉先殿來的都是宮中最高貴的人,也都是遇到了難事的人。心裡有事,才會到這裡來與祖先訴說,而與祖先說話,通常都會選擇在晚上來的。
宮人們離開大殿,關上了殿門,臨走之前還給了權青城三柱新香。
權青城握著這三柱香,沒有急著點燃,而是先擱在一邊,衝著祖宗牌位磕了三個頭。
他問這些權家的先祖:“是不是誰都沒想到,這一任國君竟會是我這個小啞巴?尤其是父皇,您也沒想過吧!大年宮宴時,您的傳位遺詔上寫了我的名字,我一度以為您是原本就打算把皇位傳給我的。但後來我才想明白,那是一份被改過的遺詔,您原本中意的就是您的嫡子,是中宮皇后所出的六殿下。可惜他不爭氣,一場大婚把自己給婚了個斷子絕孫,自然也就無法坐到這皇位上來了。父皇您也別生氣,有本事把遺詔改得神不知鬼不覺,還跟您的筆跡一般無二之人,這世上也就帝尊大人能辦到。既然事情是帝尊大人辦的,您就說不出什麼。
當然,您如今塵歸塵土歸土,就是想說也沒處說,那便只聽孩兒來說吧!
六哥的事您還不知道吧?但是我知道了。他不是您的兒子,他是攝政王與李太后和姦所出之子。而且當年還不只生下一個,而是兩個。兩個孩子,一個在宮裡養大,一個在攝政王身邊偷偷養大。他們下了好大一盤棋,想要得到皇位,想要做皇太后和太上皇,可惜沒成功。
父皇您別生氣,生氣也沒用,畢竟您活著的時候都沒算計過他們,死了就更沒帳可算了。
咱們都慶幸吧,慶幸夜四小姐當初一刀廢了那個假皇子,這才不至於讓皇位落到他人手裡。否則如今跪在這裡與您說話的,就不再是您的親生兒子,您就是死了,也會覺得諷刺。”
靈牌前的燭火撲撲地跳了兩下,像是先帝的憤怒,也像是祖先的指責。
但權青城卻一點都不懼,他跪得更直了,腰板也挺得更直了。
他告訴先帝:“您沒資格指責我,因為那些都是您在世時犯下的錯,我臨危受命接了這個皇位,一直都在為您善後,一直都在處理您留下來的爛攤子。我都沒說苦,您哪來的苦。
您在位幾十年,一直都在努力栽培您以為的嫡子,卻對我這個小兒子不聞不問。縱是我母妃那樣細心的照顧您,都沒換來您多看我幾眼。我有時候想起這些事,就為我母妃不值,就認為您沒有資格得到她全心全意的愛。
現在我是皇帝了,我就要把最好的都給我母妃,把她過去在您那裡受的苦都補償回來。
至於您那兩個不是親生的兒子,看著吧,早晚有一天我會跟他們討回這筆債。就算那攝政王迫害我到粉身碎骨,我也會同他抗爭到底,即使到了最後一刻,我也不會放棄。
明日我就要拜帝尊為師了,希望父皇,還有列祖列宗都能因此而驕傲。這是我們權家至高無上的榮耀,是比坐擁皇權更值得寫進族譜的大事件。我這個從來沒有被在意過的小啞巴,也有我自己的本事和造化。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請列祖列宗保佑我,當好這個皇帝。”
其實朕的這些小心思姐姐一定都明白,她那樣聰慧之人,如何能看不穿我這等凡人在想什麼。只是她沒有說,也默默地受著了,就由著朕拿她當台階,當跳板,去一步一步地爬上高位,穩固自己的皇權。吳否,你說這份人情,朕該怎麼去還?這是怎麼都還不清的吧?
朕不知道姐姐為何要這樣做,更不知道自己哪裡值得她這樣做。但她就是做了,所以她就是朕的大恩人。或許朕這一生註定要辜負許多人,但是溫言姐姐,朕絕不負她。”
權青城站了起來,有夜風拂過,吹過臉龐時溫溫和和的,就好像兒時母親撫著他的臉頰,一聲一聲叫他青城。他那時候不能說話,想叫一聲母妃都叫不出來。
想想從前,如今的日子真是已經好過了許多。
“或許母后說得是對的,吳否,朕的確需要一個有背景、有本事的皇后,朕不能一輩子指望姐姐和帝尊,朕得有出息,要靠自己。所以朕要學著運籌帷幄,學著權衡利弊,也得學著有取有舍,還要明白,什麼才是孤家寡人。”
他的年少單純,終有一天會被現實遮掩,藏在角落,再也不會被誰翻找出來。那也將成為他一生懷念,和再也回不去的最初。
“終是要經歷一場變故,才能成就一位真正的帝王。姐姐說她期待那一天的到來,朕也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同時,朕也要為那一天的到來做足準備。”
至於他那六哥……或許也是他帝王之路上的一個重大考驗。世事總難全,情意和尊嚴,道義和權利,他不選,也會有人逼著他選。但願到了那個時候,不會傷了太多人心。
“皇上去哪?”見權青城邁步往前走,吳否趕緊跟了上去。
權青城卻擺擺手,沒讓他跟著,只告訴他:“朕去同父皇說說話,吳公公在這等著吧!”
奉先殿內,香火常年不斷,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會有守殿的太監隨時續上新香。
權青城這個時辰到這裡來,宮人們卻也沒有太過奇怪。能到奉先殿來的都是宮中最高貴的人,也都是遇到了難事的人。心裡有事,才會到這裡來與祖先訴說,而與祖先說話,通常都會選擇在晚上來的。
宮人們離開大殿,關上了殿門,臨走之前還給了權青城三柱新香。
權青城握著這三柱香,沒有急著點燃,而是先擱在一邊,衝著祖宗牌位磕了三個頭。
他問這些權家的先祖:“是不是誰都沒想到,這一任國君竟會是我這個小啞巴?尤其是父皇,您也沒想過吧!大年宮宴時,您的傳位遺詔上寫了我的名字,我一度以為您是原本就打算把皇位傳給我的。但後來我才想明白,那是一份被改過的遺詔,您原本中意的就是您的嫡子,是中宮皇后所出的六殿下。可惜他不爭氣,一場大婚把自己給婚了個斷子絕孫,自然也就無法坐到這皇位上來了。父皇您也別生氣,有本事把遺詔改得神不知鬼不覺,還跟您的筆跡一般無二之人,這世上也就帝尊大人能辦到。既然事情是帝尊大人辦的,您就說不出什麼。
當然,您如今塵歸塵土歸土,就是想說也沒處說,那便只聽孩兒來說吧!
六哥的事您還不知道吧?但是我知道了。他不是您的兒子,他是攝政王與李太后和姦所出之子。而且當年還不只生下一個,而是兩個。兩個孩子,一個在宮裡養大,一個在攝政王身邊偷偷養大。他們下了好大一盤棋,想要得到皇位,想要做皇太后和太上皇,可惜沒成功。
父皇您別生氣,生氣也沒用,畢竟您活著的時候都沒算計過他們,死了就更沒帳可算了。
咱們都慶幸吧,慶幸夜四小姐當初一刀廢了那個假皇子,這才不至於讓皇位落到他人手裡。否則如今跪在這裡與您說話的,就不再是您的親生兒子,您就是死了,也會覺得諷刺。”
靈牌前的燭火撲撲地跳了兩下,像是先帝的憤怒,也像是祖先的指責。
但權青城卻一點都不懼,他跪得更直了,腰板也挺得更直了。
他告訴先帝:“您沒資格指責我,因為那些都是您在世時犯下的錯,我臨危受命接了這個皇位,一直都在為您善後,一直都在處理您留下來的爛攤子。我都沒說苦,您哪來的苦。
您在位幾十年,一直都在努力栽培您以為的嫡子,卻對我這個小兒子不聞不問。縱是我母妃那樣細心的照顧您,都沒換來您多看我幾眼。我有時候想起這些事,就為我母妃不值,就認為您沒有資格得到她全心全意的愛。
現在我是皇帝了,我就要把最好的都給我母妃,把她過去在您那裡受的苦都補償回來。
至於您那兩個不是親生的兒子,看著吧,早晚有一天我會跟他們討回這筆債。就算那攝政王迫害我到粉身碎骨,我也會同他抗爭到底,即使到了最後一刻,我也不會放棄。
明日我就要拜帝尊為師了,希望父皇,還有列祖列宗都能因此而驕傲。這是我們權家至高無上的榮耀,是比坐擁皇權更值得寫進族譜的大事件。我這個從來沒有被在意過的小啞巴,也有我自己的本事和造化。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請列祖列宗保佑我,當好這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