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賣的第三好的是一份採訪報紙。上面著重寫了採訪的是當時在群臣宴上的人,至於是誰沒有寫,只寫了:據某大臣描述——

  這種也是百姓們想知曉的。

  至於其他的邊邊角角料,能買就買,買不到的,便也不強求。

  因為明天皇太女殿下登基後,還有更多的報紙要買呢。

  「咱們得留點預算出來,明日的報紙,聽聞會是皇太女殿下親筆,這是殿下以陛下的身份寫第一封告天下書,得收藏,說不得日後就是傳家寶呢。」

  某個出租宅里,夫妻兩個商量著明日要用什麼銀子。

  居京不易。

  窮人居京,更加不易。夫妻兩個是來京都做事的,都在祝家豆腐坊做事,孩子在京都小學上學,四處都是要用錢的地方。

  一天早上起來,就要買早餐。他們自己不煮飯,煮飯不僅要費功夫,還要費煤炭,費油。

  不如就拿著三文錢,去外面買三個大饅頭吃,饅頭大的很,很飽實。

  這三個大饅頭足夠一家三口吃了,省一點,吃兩個也能飽。

  然後便是去祝家豆腐坊做事。這豆腐坊地理位置好,選用的豆子好,磨出來的豆腐更好,每日買豆腐的人多。

  然後又推出了什麼鹽津豆腐乾,豆腐串,短時間內放進包裝袋子裡能賣出去。

  保質期有十五天。

  反正,祝氏豆腐坊越來越大了,招工也越來越多。

  他們這種招工,是包吃包住的,很多人都喜歡,所以員工一多,便要去郊外住。

  郊外的宿舍便宜。

  他們有專門去城池裡的馬車,沒錯,這可不是普通的鋪子能做到的,如今大鋪子們都在比拼誰的福利好,祝氏這一專門的員工馬車辦下來,可得了不少人的心。

  所以公交馬車的費用是可以省下來的。

  中午晚上吃飯,也是祝氏包的,回去也由祝氏馬車送回去。

  所以,他們其實正經的花銷就是一天三文錢。

  可日子還是過的緊巴巴,因為孩子得花錢。

  每天的銀子是恨不得掰開成兩半花的,可就是這般,也還是願意掏出三文錢銀子,買下一份報紙。

  「總是個留念,皇太女殿下對我們好哩,給我們上保險,給我們上五險一金,還提倡雙休日。」

  這都是今年的萬民全會提出來的。

  萬民全會說,會從京都慢慢的擴散,在五年以內,爭取讓四十四州的人,都能有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對他們好呢,朝廷的人都解釋過了。

  「等以後你們老了,就可以有養老金拿,病了,可以用醫保。」

  五險一金,在禹州已經試驗過了,所以這次是以京都為中心,迅速四周擴開。

  皇太女殿下對他們好,他們都知道。

  所以為皇太女殿下登基花五文錢買報紙,他們願意的。

  夫妻兩個從存銀罐子裡面擺出了五個銅板,「明日報紙買回來,就蓋在銀子上面吧?」

  「行。」

  寶貴的東西,自然應該跟銀子放在一起,安心。

  ……

  是夜,折青因為今天上午參加封臣,下午被禹皇陛下神來一筆搞的半天沒做事,索性就去睡覺。

  剛睡下,就見她爹讓人喚她過去。

  折青:「……」

  幹啥呢!她好不容易要早睡。

  結果去了,就見她家老父親一臉鄭重的對她道:「朕忘記將最後的東西給你了。」

  折青:「……什麼啊?」

  禹皇就喊了一聲,「宗童。」

  宗童進來,跪下,「陛下?」

  禹皇:「阿青,朕忘記將隱衛交給你了。」

  折青倒是沒想到是這個。在她看來,隱衛早就已經是自己手上的東西了。

  她還給隱衛改革做業績了呢,如今古三天天拼命做業績,就想拿回冠軍,有了個外號,叫做拼命三郎。

  不過,看禹皇的臉色,她就有些不確定了。

  「難道還有我不知道的?」

  禹皇陛下點了點頭。

  然後拿出了一個盒子。

  盒子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折青好奇的看過去,就見裡面有很多牌子。

  折青拿出了一塊放在最上頭的牌子看了眼,發現上面刻著兩個字:宗永。

  這是隱衛的牌子。

  宗童也有。

  折青看到過,也知道這就好像是身份牌。

  宗永姓宗,她知道宗姓是皇室近衛。

  然後又看了看另外幾塊,大概明白了。

  因為另外幾塊牌子的名字,她知道。

  一塊喚做古一,在潛伏秦國的時候去世了。

  一塊喚做齊鳴,在夏州的案子了去世了。

  這兩個都是去世的人,那其他的人應該也是。

  她看向禹皇:「父皇,是隱衛去世之後,就會將牌子留在這裡嗎?」

  禹皇點頭,看向宗童,「將來宗童死了,牌子也會回歸在這裡。」

  他將這個盒子放在了折青手裡。

  「在你接手隱衛之前,他們都是生而查無此人,死而查無此人,他們的屍首有些能回來,葬在了京都的靈山,後來那座上塌了。」

  折青默默點頭。

  「古一和齊鳴葬在哪裡,你不知道吧?」

  折青再次點頭。

  彼時她不能插手隱衛這些事情,所以沒有詢問,都是禹皇去做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