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頁
折青很理解。她道:「雲州沈家已有沈離和沈柳在,倒是可以,只是聽聞沈將軍的侄兒也勇武的很,這次西域能打下來,他是占了功勞的。」
然後又跟越子詹道:「玉珠兒已經在宮裡等你了,這麼多年,你們父女沒有團圓,這次好好的說說話。」
又問:「越夫人可來了?」
越夫人連忙上前拜見皇太女殿下。
折青就拉著越夫人說了幾句話,道:「夫人辛苦了,這次來了京都,讓玉珠兒陪你好好走走。」
七八年了,母女再未見過面。
越夫人感動的答應了。
盛風延眼見皇太女殿下就要到自己面前,都準備好說辭了,就見禹州主將湊了過去,道:「殿下,小暖那丫頭,沒給您添麻煩吧?」
於是蘇家夫妻一起跟皇太女殿下說起了蘇小暖。
盛風延:「……」
盛夫人嘆氣:「哎。」
他們也不往前面湊了,因為木州的秦家夫妻已經過去了。
「秦寬那孩子,最近還好吧?」
「仙元那孩子,是我外甥。」
……
盛風延:「……呵呵。」
然後終於輪到他了,皇太女殿下誇獎他採鹽做的好,他也覺得心裡不是滋味了。
這場宮宴,人數眾多,有折青認識的,有折青不認識的,三三兩兩在一起說話,高談闊論或者小聲敘舊,讓折青看著歡喜。
人到齊了,便可以開始按照流程辦事了。
先辦的肯定是萬民大會。因為今年四海歸一,所以人更多了,不過幸好萬民大會的會場當時是按照四十四州人數設計的,所以空間足夠大。
折青去看過一次,人雖然烏泱泱,但是因為流程大家已經熟悉,所以一切都井然有序。
她聽了一會,就從側門出去了。
街上幾乎沒有小孩,因為今日周一,大家都去上學了。有的都是行色匆匆之人,大家為了活著努力,臉上或憂愁或歡喜,然後擦肩而過,組成了人間。
折青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她已經養成了習慣在邊角,在鬧市,在茶樓,在小巷子裡聽,看。
她來這裡,已經十三年了。
十三年裡,她做了三年的鹹魚,奮鬥了十年。
「誰能想到,我能有今日呢?」
她喃喃了一句,站起來,帶上宗童,坐上了一輛公共馬車,圍著京都轉了一圈,期間興致來了就下馬車轉個馬車坐,半天下來,一共花費了五十個銅板。
——兩人份,宗童的那份她也掏了。
然後回皇宮,坐在案桌前寫下一句:盛世太平,自己看著笑起來,裱起來掛在了寢宮。
……
三月末,萬民大會結束,封臣開始。
當日,浩浩蕩蕩幾百人進宮,由禹皇親自給他們頒功臣章。
先上去的,這次的功臣章,群英冊上有一人不在,便是小意。她去了海外還沒有回來,阿福很是遺憾。
最先冊封的便是他們這群英策上的人。
「於宏——」
於太醫上前。
禹皇從托盤上拿過一塊雕刻著醫神於宏牌子的功臣章,放在他的手裡。
「懸壺濟世,為天下醫者表率。」
於太醫激動的接過功臣章,站在一側。
他沒有想到,自己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章玉書。
章玉書興奮的臉都紅了。
禹皇:「妙手回春,敢冒天下所不為。」
這是對他的認可。
章玉書拿著牌子站在了於太醫的身邊。
「雪生——」
雪生站了出來。
禹皇:「玲瓏七竅,造化通天地。」
雪生萬萬沒想到有如此高的評語,低頭謝恩,站至一側。
「沈離——」
沈離靦腆的過去了。
「功德無量,四十四州食無憂。」
沈離接過功臣章噠噠噠過去了。
……
然後一個個的人過去,一個個的人拿著軍臣章站到左右兩側,足足封賞了一上午。
折青就站在禹皇陛下的身後,看著人來,人去,等到禹皇陛下將最後一塊功臣章給了出去,這場封臣,才算是結束。
結束了,宮裡還留飯。
禹皇陛下坐在上首,折青坐在他身側,正在吃飯呢,就看見他站起來。
他站起來,群臣自然是要停下一切的,於是俱都看向他。
折青突然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她聽見禹皇陛下興奮的道:「朕準備於明日做太上皇,禪位於皇太女。」
折青:「……」
禹皇陛下一錘定音。
他真是一天也忍耐不住了。
快落!
第139章 禹帝折青(正文完結)
群臣怎麼也沒想有想到, 第一天參加群封臣,第二天就要參加禹皇陛下的卸任儀式。
折青也沒有想到。
她回去之後就抱怨,「父皇, 你真是一天也不想多呆啊。」
禹皇陛下也很委屈,「朕去年五月就不願意做皇帝了。」
他躺在搖椅上, 一搖一搖, 「反正你什麼都接管過去了, 朕放心的很。」
他就是現在說做太上皇,朝臣們都沒有異議, 整個朝廷都能有條不紊的繼續轉。
因為禹皇陛下基本上已經不管事了。
然後又跟越子詹道:「玉珠兒已經在宮裡等你了,這麼多年,你們父女沒有團圓,這次好好的說說話。」
又問:「越夫人可來了?」
越夫人連忙上前拜見皇太女殿下。
折青就拉著越夫人說了幾句話,道:「夫人辛苦了,這次來了京都,讓玉珠兒陪你好好走走。」
七八年了,母女再未見過面。
越夫人感動的答應了。
盛風延眼見皇太女殿下就要到自己面前,都準備好說辭了,就見禹州主將湊了過去,道:「殿下,小暖那丫頭,沒給您添麻煩吧?」
於是蘇家夫妻一起跟皇太女殿下說起了蘇小暖。
盛風延:「……」
盛夫人嘆氣:「哎。」
他們也不往前面湊了,因為木州的秦家夫妻已經過去了。
「秦寬那孩子,最近還好吧?」
「仙元那孩子,是我外甥。」
……
盛風延:「……呵呵。」
然後終於輪到他了,皇太女殿下誇獎他採鹽做的好,他也覺得心裡不是滋味了。
這場宮宴,人數眾多,有折青認識的,有折青不認識的,三三兩兩在一起說話,高談闊論或者小聲敘舊,讓折青看著歡喜。
人到齊了,便可以開始按照流程辦事了。
先辦的肯定是萬民大會。因為今年四海歸一,所以人更多了,不過幸好萬民大會的會場當時是按照四十四州人數設計的,所以空間足夠大。
折青去看過一次,人雖然烏泱泱,但是因為流程大家已經熟悉,所以一切都井然有序。
她聽了一會,就從側門出去了。
街上幾乎沒有小孩,因為今日周一,大家都去上學了。有的都是行色匆匆之人,大家為了活著努力,臉上或憂愁或歡喜,然後擦肩而過,組成了人間。
折青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她已經養成了習慣在邊角,在鬧市,在茶樓,在小巷子裡聽,看。
她來這裡,已經十三年了。
十三年裡,她做了三年的鹹魚,奮鬥了十年。
「誰能想到,我能有今日呢?」
她喃喃了一句,站起來,帶上宗童,坐上了一輛公共馬車,圍著京都轉了一圈,期間興致來了就下馬車轉個馬車坐,半天下來,一共花費了五十個銅板。
——兩人份,宗童的那份她也掏了。
然後回皇宮,坐在案桌前寫下一句:盛世太平,自己看著笑起來,裱起來掛在了寢宮。
……
三月末,萬民大會結束,封臣開始。
當日,浩浩蕩蕩幾百人進宮,由禹皇親自給他們頒功臣章。
先上去的,這次的功臣章,群英冊上有一人不在,便是小意。她去了海外還沒有回來,阿福很是遺憾。
最先冊封的便是他們這群英策上的人。
「於宏——」
於太醫上前。
禹皇從托盤上拿過一塊雕刻著醫神於宏牌子的功臣章,放在他的手裡。
「懸壺濟世,為天下醫者表率。」
於太醫激動的接過功臣章,站在一側。
他沒有想到,自己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章玉書。
章玉書興奮的臉都紅了。
禹皇:「妙手回春,敢冒天下所不為。」
這是對他的認可。
章玉書拿著牌子站在了於太醫的身邊。
「雪生——」
雪生站了出來。
禹皇:「玲瓏七竅,造化通天地。」
雪生萬萬沒想到有如此高的評語,低頭謝恩,站至一側。
「沈離——」
沈離靦腆的過去了。
「功德無量,四十四州食無憂。」
沈離接過功臣章噠噠噠過去了。
……
然後一個個的人過去,一個個的人拿著軍臣章站到左右兩側,足足封賞了一上午。
折青就站在禹皇陛下的身後,看著人來,人去,等到禹皇陛下將最後一塊功臣章給了出去,這場封臣,才算是結束。
結束了,宮裡還留飯。
禹皇陛下坐在上首,折青坐在他身側,正在吃飯呢,就看見他站起來。
他站起來,群臣自然是要停下一切的,於是俱都看向他。
折青突然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她聽見禹皇陛下興奮的道:「朕準備於明日做太上皇,禪位於皇太女。」
折青:「……」
禹皇陛下一錘定音。
他真是一天也忍耐不住了。
快落!
第139章 禹帝折青(正文完結)
群臣怎麼也沒想有想到, 第一天參加群封臣,第二天就要參加禹皇陛下的卸任儀式。
折青也沒有想到。
她回去之後就抱怨,「父皇, 你真是一天也不想多呆啊。」
禹皇陛下也很委屈,「朕去年五月就不願意做皇帝了。」
他躺在搖椅上, 一搖一搖, 「反正你什麼都接管過去了, 朕放心的很。」
他就是現在說做太上皇,朝臣們都沒有異議, 整個朝廷都能有條不紊的繼續轉。
因為禹皇陛下基本上已經不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