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那你給她打唄。」
「不打。」
於燕不說話。
過了會兒:「女兒都一樣,你怎麼不給你媽打?」
「我媽不在了。」
這回換阿姨愣住:「也是因為……」
「不是。她不在很久了。」她很平靜地看著她,「阿姨,我比你小很多,沒有指點你的意思,但我想,你和你女兒是最親的人了。家裡出了這麼大的事,兩個人分開不難過嗎?還要比誰硬氣嗎?她都三十了,以後是你管著她的時間多,還是聽她話的時間比較多?」
李阿姨撅著嘴不出聲,於燕吃完扔了垃圾,回來卻聽她悶悶的:「我打過去,她要麼不接,要麼掛了,我倆說幾句就要吵。」
「那你就忍忍。」於燕見她猶豫,「這樣吧,我們打個賭,如果她掛了,我不再勸你聯繫她,如果她跟你好好聊,你就不准發脾氣,把飯吃完。」
阿姨狐疑地看她一眼,隨即撥了號。結果很快地,她一臉挫敗地說:「打不出去,我的手機欠費了。」
「……」
。
於燕翻開她的小本子,輸入「女兒」旁邊的十一個數字,把自己的手機遞給她。
對方很快接起,李阿姨先是一愣,再快速轉為方言模式,連珠炮似的往外輸出。於燕聽得好奇,想提醒她慢點,她卻又忽然軟了語氣,嘀嘀咕咕的,眼裡很快湧出淚花。
她難為情地看了眼於燕,於燕忙避開,轉完一圈回來,阿姨把手機還給她,語氣竟然是輕快的:「我們都用短號,死丫頭說不記得我長號,也沒辦法給我充話費,她送我進來時留了號碼的,說我要是出院護士會打電話給她,她會來接我,還說在家裡學做菜,等我回去燒我吃。」
於燕心裡鬆快:「你看,我就說不會的吧。」
「那……充不進話費怎麼辦。」
於燕接過她的老年機,打開後蓋,內側果然貼了張標籤。她重新撥了李阿姨女兒的號碼,報了數字,又把手機還回去。李阿姨一看,瞬間紅了眼眶:「肯定是老頭子貼的,我的話費一直都是他充的……我也是真的笨,什麼都學不會,智慧型手機也不會用……」
於燕難受:「那你病好了再認真學。」
「嗯。」她點頭,「我女兒剛才也說了。」
她抹抹眼睛,忽然把手邊的酸奶遞給她:「這給你。」
「我有。」
「多吃點。」
「我怕胖。」
「……」李阿姨臉上一紅:「還記仇了,我就是嘴上說說嘛……我對你那麼凶,你還幫我,拿去呀,年輕人喝點酸奶好的。」
於燕看著她這副樣子,忽然笑了:「你這是道歉呀,算了吧,我幫你是為了讓你不要再對我凶,你不要再說什麼死了算了的話就行了。」
「那我熬不住的。」她把酸奶往於燕床頭一扔,過了會兒,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破冰的力量是巨大的,李阿姨收到了話費入帳簡訊,馬上打過去試試靈不靈。等到下午鍛鍊時間,她又罕見地要去跳廣場舞,還要拉於燕一起:「再對著電腦,頸椎要出毛病了。」
「你去吧。」於燕拒絕,「我不會跳。」
「笨死了,這有什麼難的。」阿姨催她,「趕緊的。」
……
。
兩個人關係一緩和,有個伴日子也好過些。不知不覺,於燕已經在醫院待了半個月。這期間她收穫頗豐,熟悉了兩位護士,也結交了一位青年畫師,他用漫畫記錄在醫院裡的點滴,在網上獲得了不小的關注。
除此之外,她還用手機拍下了30頓伙食,105張其他照片,還順利完成了兩篇長稿:其中一篇是吳易謙團隊的戰疫實錄,兩萬八千餘字,配合陳越提供的照片,即將作為三月刊的封面報導,另一篇則是她在醫院的所見所感,經由新媒體部推出,無論是數據還是社會反響都意外的不錯。
「言之有物是最主要的,不空洞。看來戰地記者發回的報導和看著轉播畫面寫出來的通稿,還是有實質差別。」李望榮在電話里說,「小於,記住,你是福將,凱旋後是有功勞在身的。」
功勞?
於燕覺得他話裡有話,但他點到即止,她也沒有深究。
她只是完成應該完成的事,其他不作奢求。而如果專業上的誇獎讓她喜悅,那麼這段時間她收到的關懷,則讓她動容和珍惜。
李望榮沒有刻意隱瞞她被感染,所以不少同事都知道了她進醫院的事。
吳桐反應最快,急哄哄地把她罵了一通,又罵陳越的粗心,還罵自己,之後每隔幾天就對她噓寒問暖。
小梁每次問問題,總是以「燕姐,你感覺還好嗎?」開場,她要是說「還好」,他就不問,弄得她每次都說「很好」、「比昨天更好」,他才放心。
後來,胡惠不知怎麼也知道了,問了近況又連聲囑咐她休息,到了下旬,甚至連劉仁美也主動聯繫上她。只是這人本性難移,先是炫耀了她和王斯成去年就領了證,又說懷著孕被老媽和准婆婆照顧得珠圓玉潤,也是顯擺夠了才想起正題:「等我生完孩子身材恢復了,辦婚禮時你得給我當伴娘。」
「伴娘?」她才不著她的道,「我以為我們的交情只限於喝杯水酒。」
「傷人心了啊,伴娘可不是誰都能當的。」
「不打。」
於燕不說話。
過了會兒:「女兒都一樣,你怎麼不給你媽打?」
「我媽不在了。」
這回換阿姨愣住:「也是因為……」
「不是。她不在很久了。」她很平靜地看著她,「阿姨,我比你小很多,沒有指點你的意思,但我想,你和你女兒是最親的人了。家裡出了這麼大的事,兩個人分開不難過嗎?還要比誰硬氣嗎?她都三十了,以後是你管著她的時間多,還是聽她話的時間比較多?」
李阿姨撅著嘴不出聲,於燕吃完扔了垃圾,回來卻聽她悶悶的:「我打過去,她要麼不接,要麼掛了,我倆說幾句就要吵。」
「那你就忍忍。」於燕見她猶豫,「這樣吧,我們打個賭,如果她掛了,我不再勸你聯繫她,如果她跟你好好聊,你就不准發脾氣,把飯吃完。」
阿姨狐疑地看她一眼,隨即撥了號。結果很快地,她一臉挫敗地說:「打不出去,我的手機欠費了。」
「……」
。
於燕翻開她的小本子,輸入「女兒」旁邊的十一個數字,把自己的手機遞給她。
對方很快接起,李阿姨先是一愣,再快速轉為方言模式,連珠炮似的往外輸出。於燕聽得好奇,想提醒她慢點,她卻又忽然軟了語氣,嘀嘀咕咕的,眼裡很快湧出淚花。
她難為情地看了眼於燕,於燕忙避開,轉完一圈回來,阿姨把手機還給她,語氣竟然是輕快的:「我們都用短號,死丫頭說不記得我長號,也沒辦法給我充話費,她送我進來時留了號碼的,說我要是出院護士會打電話給她,她會來接我,還說在家裡學做菜,等我回去燒我吃。」
於燕心裡鬆快:「你看,我就說不會的吧。」
「那……充不進話費怎麼辦。」
於燕接過她的老年機,打開後蓋,內側果然貼了張標籤。她重新撥了李阿姨女兒的號碼,報了數字,又把手機還回去。李阿姨一看,瞬間紅了眼眶:「肯定是老頭子貼的,我的話費一直都是他充的……我也是真的笨,什麼都學不會,智慧型手機也不會用……」
於燕難受:「那你病好了再認真學。」
「嗯。」她點頭,「我女兒剛才也說了。」
她抹抹眼睛,忽然把手邊的酸奶遞給她:「這給你。」
「我有。」
「多吃點。」
「我怕胖。」
「……」李阿姨臉上一紅:「還記仇了,我就是嘴上說說嘛……我對你那麼凶,你還幫我,拿去呀,年輕人喝點酸奶好的。」
於燕看著她這副樣子,忽然笑了:「你這是道歉呀,算了吧,我幫你是為了讓你不要再對我凶,你不要再說什麼死了算了的話就行了。」
「那我熬不住的。」她把酸奶往於燕床頭一扔,過了會兒,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破冰的力量是巨大的,李阿姨收到了話費入帳簡訊,馬上打過去試試靈不靈。等到下午鍛鍊時間,她又罕見地要去跳廣場舞,還要拉於燕一起:「再對著電腦,頸椎要出毛病了。」
「你去吧。」於燕拒絕,「我不會跳。」
「笨死了,這有什麼難的。」阿姨催她,「趕緊的。」
……
。
兩個人關係一緩和,有個伴日子也好過些。不知不覺,於燕已經在醫院待了半個月。這期間她收穫頗豐,熟悉了兩位護士,也結交了一位青年畫師,他用漫畫記錄在醫院裡的點滴,在網上獲得了不小的關注。
除此之外,她還用手機拍下了30頓伙食,105張其他照片,還順利完成了兩篇長稿:其中一篇是吳易謙團隊的戰疫實錄,兩萬八千餘字,配合陳越提供的照片,即將作為三月刊的封面報導,另一篇則是她在醫院的所見所感,經由新媒體部推出,無論是數據還是社會反響都意外的不錯。
「言之有物是最主要的,不空洞。看來戰地記者發回的報導和看著轉播畫面寫出來的通稿,還是有實質差別。」李望榮在電話里說,「小於,記住,你是福將,凱旋後是有功勞在身的。」
功勞?
於燕覺得他話裡有話,但他點到即止,她也沒有深究。
她只是完成應該完成的事,其他不作奢求。而如果專業上的誇獎讓她喜悅,那麼這段時間她收到的關懷,則讓她動容和珍惜。
李望榮沒有刻意隱瞞她被感染,所以不少同事都知道了她進醫院的事。
吳桐反應最快,急哄哄地把她罵了一通,又罵陳越的粗心,還罵自己,之後每隔幾天就對她噓寒問暖。
小梁每次問問題,總是以「燕姐,你感覺還好嗎?」開場,她要是說「還好」,他就不問,弄得她每次都說「很好」、「比昨天更好」,他才放心。
後來,胡惠不知怎麼也知道了,問了近況又連聲囑咐她休息,到了下旬,甚至連劉仁美也主動聯繫上她。只是這人本性難移,先是炫耀了她和王斯成去年就領了證,又說懷著孕被老媽和准婆婆照顧得珠圓玉潤,也是顯擺夠了才想起正題:「等我生完孩子身材恢復了,辦婚禮時你得給我當伴娘。」
「伴娘?」她才不著她的道,「我以為我們的交情只限於喝杯水酒。」
「傷人心了啊,伴娘可不是誰都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