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朱厚照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用, 我筷子用得可好了, 就是吃飽了。」
三歲的時候,娘親就教他自己吃飯,還不許乳母保母慈母等人餵飯。
朱厚照年紀小,小手抓不穩筷子,到嘴邊的小籠包都能咕嚕嚕滾到餐桌上去, 他哭鬧了兩回,娘親的態度很堅決:「總得學會自己吃飯的,做什麼嬌慣他?」
哭, 是小孩子天然的手段,見眼淚對於娘親無效,一副「你嚎仍你嚎,我自巋然不動」的模樣。朱厚照便放棄了哭泣,乖乖地自己用調羹或者筷子吃飯。
用過早膳,朱厚照洗淨了手,到爹娘寢宮裡去請安。
爹爹早就上朝去了,不在。娘親瞧著才醒來不久,正在梳頭。
「壽兒給娘親請安。」
張羨齡方才從鏡子裡就瞧見壽兒了,臉上不自覺地就帶了笑。等梅香將一枝白玉牡丹頂簪插戴好,張羨齡便轉過身來,抱了抱壽兒。
「用過早膳了不曾?」
「用了。」
她很親昵地捏一捏壽兒的臉,小孩子的肌膚特別嫩,像撫摸薔薇花一般。
「今日上學去,你會認識很多新朋友,很好玩的。」
說了兩句話,張羨齡牽著朱厚照走出坤寧宮。壽兒第一天上學,她自然得送一送。
不過還沒不能直接去文華殿,皇太子第一日上學算是一件大事,得去拜見王太后與周太皇太后。
先到了仁壽宮,王太后和顏悅色的叮囑了幾句,無非是些好好用功之類的話。
到清寧宮時,周太皇太后照例在抄佛經。老人家很疼愛朱厚照這個重孫,特意要他在身旁坐一坐。
周太皇太后指著書案上的佛經給朱厚照瞧,問他認得幾個字。
雖然沒正式開蒙,但這兩年張羨齡與朱祐樘也在閒暇時教朱厚照認字背詩。朱厚照凝神辨認了一會兒,指點著幾個字道:「這個是』明』字,這個是』三』字……」
周太皇太后笑道:「很不錯。想來一進學,壽哥兒認字會特別快。」
她看向張羨齡:「如今壽哥兒上學辛苦,早上的請安便免了。左右文華殿就在清寧宮前頭不遠,他下學的時候,順帶來瞧瞧我就好。」
「這樣自然好。」張羨齡道,「只是壽哥兒有些頑皮,怕吵到皇祖母。」
「沒事,我不會吵的。」朱厚照忙接話道。
他在清寧宮,那簡直可以橫著走,好吃的好玩的絕對不會少,怎麼會不想來?
「我的乖孫自然會好好的。」周太皇太后笑眯眯道。
笑起來的時候,她眼周的皺紋堆在一起,老態越發明顯。
張羨齡自然是順著她的心意,答應了下來。
從清寧宮出來,越過清寧門,便可以瞧見文華殿的綠色琉璃瓦了。
張羨齡牽著朱厚照,叮囑道:「你去太奶奶宮裡陪陪她也好,只是記得日落前回來。」
「知道的。」
論起來,文華殿是外朝的範圍,,有不少文臣會在文華殿來來去去。作為皇后,張羨齡不好把壽兒送到裡邊去,只好送到文華殿後門門外為止。
張羨齡不能去前朝,乳母保母慈母等宮人自然也不能去,所以跟著朱厚照去上學的唯有內侍。
因為壽兒一直是與張羨齡他們同住坤寧宮,身邊熟悉的內侍並不很多。這次上學,張羨齡特意挑了文瑞康的徒弟胡輔來做他的大伴。
張羨齡向胡輔道:「你要好生照顧好太子,不能讓他被人欺負,也不能讓他欺負別人。」
胡輔道:「臣謹記娘娘教誨。」
朱厚照道:「我才不會沒事找人麻煩呢,娘放心。」
「娘自然放心。」張羨齡蹲下來,替他理了理衣裳,「好了,去上學吧。」
辭別娘親後,朱厚照便興沖沖地進到文華殿裡上學。
文華殿很大,有前後兩座主殿,東西兩座配殿。朱厚照上學的地方是在後殿主敬殿。
若按從前的規矩,皇太子上學一般是皇太子坐在黃帷幕下,身後站了一群內侍,身前則圍著數十位侍講官,由一個講讀官在御前授課。
但因為如今改了規矩,所以教室也隨之一變。
前牆後牆上都掛了一面黑板,前黑板下是講台,後黑板下則擺放了一小排板凳,這是給其餘侍講官旁聽的。若授課先生有誤,他們可以當即指出。
最令人矚目的,是一整面玻璃窗,可以瞧見外頭開花的桂花樹,連許多侍講官都頻頻望向那玻璃窗,心裡稱奇。
堂中擺了成套的課桌椅,一共有九張桌。年紀相仿的小男孩們進了教室,與朱厚照並坐。
朱厚照好奇地打量這些小男孩,他們都端端正正坐著,都穿著月白色道袍,頭戴黑色幅巾,眉眼都生得很端正。
他頭一回見著這麼多同齡人,很高興,想同他們說說話,可是講讀官已經在講台上了,只能作罷。
第一堂課照例拜孔子,孔夫子的畫像就掛在牆上,下邊還有一張供桌,香爐輕輕裊裊散著煙,是沉水香的香氣。
講《論語》,有點無聊,好在只有半個時辰的功夫,倒也能捱過去。
估摸著時間,快到結束的時候,朱厚照的眼光就往鐘漏那裡瞟,只等著下課。
到了時辰,內侍手握銀鈴鐺,叮叮嚀嚀地晃。
講讀官才離開講台,朱厚照就站起來走動走動,坐在一張椅子上不讓亂動實在太難受了。
三歲的時候,娘親就教他自己吃飯,還不許乳母保母慈母等人餵飯。
朱厚照年紀小,小手抓不穩筷子,到嘴邊的小籠包都能咕嚕嚕滾到餐桌上去, 他哭鬧了兩回,娘親的態度很堅決:「總得學會自己吃飯的,做什麼嬌慣他?」
哭, 是小孩子天然的手段,見眼淚對於娘親無效,一副「你嚎仍你嚎,我自巋然不動」的模樣。朱厚照便放棄了哭泣,乖乖地自己用調羹或者筷子吃飯。
用過早膳,朱厚照洗淨了手,到爹娘寢宮裡去請安。
爹爹早就上朝去了,不在。娘親瞧著才醒來不久,正在梳頭。
「壽兒給娘親請安。」
張羨齡方才從鏡子裡就瞧見壽兒了,臉上不自覺地就帶了笑。等梅香將一枝白玉牡丹頂簪插戴好,張羨齡便轉過身來,抱了抱壽兒。
「用過早膳了不曾?」
「用了。」
她很親昵地捏一捏壽兒的臉,小孩子的肌膚特別嫩,像撫摸薔薇花一般。
「今日上學去,你會認識很多新朋友,很好玩的。」
說了兩句話,張羨齡牽著朱厚照走出坤寧宮。壽兒第一天上學,她自然得送一送。
不過還沒不能直接去文華殿,皇太子第一日上學算是一件大事,得去拜見王太后與周太皇太后。
先到了仁壽宮,王太后和顏悅色的叮囑了幾句,無非是些好好用功之類的話。
到清寧宮時,周太皇太后照例在抄佛經。老人家很疼愛朱厚照這個重孫,特意要他在身旁坐一坐。
周太皇太后指著書案上的佛經給朱厚照瞧,問他認得幾個字。
雖然沒正式開蒙,但這兩年張羨齡與朱祐樘也在閒暇時教朱厚照認字背詩。朱厚照凝神辨認了一會兒,指點著幾個字道:「這個是』明』字,這個是』三』字……」
周太皇太后笑道:「很不錯。想來一進學,壽哥兒認字會特別快。」
她看向張羨齡:「如今壽哥兒上學辛苦,早上的請安便免了。左右文華殿就在清寧宮前頭不遠,他下學的時候,順帶來瞧瞧我就好。」
「這樣自然好。」張羨齡道,「只是壽哥兒有些頑皮,怕吵到皇祖母。」
「沒事,我不會吵的。」朱厚照忙接話道。
他在清寧宮,那簡直可以橫著走,好吃的好玩的絕對不會少,怎麼會不想來?
「我的乖孫自然會好好的。」周太皇太后笑眯眯道。
笑起來的時候,她眼周的皺紋堆在一起,老態越發明顯。
張羨齡自然是順著她的心意,答應了下來。
從清寧宮出來,越過清寧門,便可以瞧見文華殿的綠色琉璃瓦了。
張羨齡牽著朱厚照,叮囑道:「你去太奶奶宮裡陪陪她也好,只是記得日落前回來。」
「知道的。」
論起來,文華殿是外朝的範圍,,有不少文臣會在文華殿來來去去。作為皇后,張羨齡不好把壽兒送到裡邊去,只好送到文華殿後門門外為止。
張羨齡不能去前朝,乳母保母慈母等宮人自然也不能去,所以跟著朱厚照去上學的唯有內侍。
因為壽兒一直是與張羨齡他們同住坤寧宮,身邊熟悉的內侍並不很多。這次上學,張羨齡特意挑了文瑞康的徒弟胡輔來做他的大伴。
張羨齡向胡輔道:「你要好生照顧好太子,不能讓他被人欺負,也不能讓他欺負別人。」
胡輔道:「臣謹記娘娘教誨。」
朱厚照道:「我才不會沒事找人麻煩呢,娘放心。」
「娘自然放心。」張羨齡蹲下來,替他理了理衣裳,「好了,去上學吧。」
辭別娘親後,朱厚照便興沖沖地進到文華殿裡上學。
文華殿很大,有前後兩座主殿,東西兩座配殿。朱厚照上學的地方是在後殿主敬殿。
若按從前的規矩,皇太子上學一般是皇太子坐在黃帷幕下,身後站了一群內侍,身前則圍著數十位侍講官,由一個講讀官在御前授課。
但因為如今改了規矩,所以教室也隨之一變。
前牆後牆上都掛了一面黑板,前黑板下是講台,後黑板下則擺放了一小排板凳,這是給其餘侍講官旁聽的。若授課先生有誤,他們可以當即指出。
最令人矚目的,是一整面玻璃窗,可以瞧見外頭開花的桂花樹,連許多侍講官都頻頻望向那玻璃窗,心裡稱奇。
堂中擺了成套的課桌椅,一共有九張桌。年紀相仿的小男孩們進了教室,與朱厚照並坐。
朱厚照好奇地打量這些小男孩,他們都端端正正坐著,都穿著月白色道袍,頭戴黑色幅巾,眉眼都生得很端正。
他頭一回見著這麼多同齡人,很高興,想同他們說說話,可是講讀官已經在講台上了,只能作罷。
第一堂課照例拜孔子,孔夫子的畫像就掛在牆上,下邊還有一張供桌,香爐輕輕裊裊散著煙,是沉水香的香氣。
講《論語》,有點無聊,好在只有半個時辰的功夫,倒也能捱過去。
估摸著時間,快到結束的時候,朱厚照的眼光就往鐘漏那裡瞟,只等著下課。
到了時辰,內侍手握銀鈴鐺,叮叮嚀嚀地晃。
講讀官才離開講台,朱厚照就站起來走動走動,坐在一張椅子上不讓亂動實在太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