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看到蘇鳴歌臉上的疑問,趙教授翻開他的調研報告,逐條解答鳴歌的疑慮,「紅壤在南方很常見,在北方可是寶貝啊,前不久國家開展了對外開放,甘蔗又是經濟作物,到時候貿易興起,可比做小麥玉米收入高。」
「趙教授,我自然相信您的專業,我擔心的是甘蔗作為南方產物,我們當地人不接受,到時候就算我們的甘蔗有好的產量,賣不出去也是白費功夫,您是教授,見多識廣,能不能為我們推薦一個穩定的收購站,我們村里負責種植甘蔗,您那邊負責收購,有您在中間做擔保,我們種起甘蔗來才放心啊。」
蘇鳴歌說完,趙教授笑了起來,「聽王同說你是留村的知青,思想見解果然不同,你這個建議非常好,如今國家政策改革,各行業百廢待興,我也很樂意為村民盡一些微薄之力。王同,之前我跟你說過,你的一個師兄開了家農產品貿易公司,你還記得吧?」
「記得,您之前的一個得意門生,上次在學校我們還一起吃飯呢。」
「這件事就交給你辦了,你聯繫師兄,讓他幫忙弄一批甘蔗苗,承諾他甘蔗豐收,他優先享有收購權,甘蔗在咱們這裡是稀罕物,若是這件事辦成了,他的那個公司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送走王同和趙教授那晚,蘇鳴歌興奮地一晚上沒睡好。
她不睡覺,也折騰崔小風不讓她睡。
蘇鳴歌擦拭著崔小風額間的細汗,溫柔地說:「小風,我們要有錢了,我一定要掙很多錢很多錢,讓你以後再也不受一點委屈,生活里只有甜蜜和幸福。」
崔小風躺在蘇鳴歌懷裡,一下一下吻著她的下巴,「你早就做到了,鳴歌,和你在一起,我的生活里就只有甜蜜和幸福,謝謝你,讓我遇到你。」
蘇鳴歌裝不滿意,「就嘴上說謝謝我啊?真沒誠意。」
「怎樣才算有誠意啊?」
「這樣!」蘇鳴歌的手在被窩裡的不安分著,惹得崔小風喘息連連。
「小風,我愛你。」這是蘇鳴歌第一次對崔小風說這句話。
「我也是,鳴歌,我愛你,早在你愛上我之前,我的心,我的一切就已經屬於你了。」
農業教授建議改種甘蔗的消息一早在村里傳遍了,不少村民躍躍越試,楊德民嗤之以鼻,「一派胡言,我在水窪村種了一輩子的玉米小麥,他一個教書的書呆子懂個屁!」
村里分成兩派,一派以楊德民為核心,堅定種植玉米小麥不動搖;另一派以蘇鳴歌為核心,願意嘗試著種甘蔗。這一派人數比較少,只有二十來戶,他們一起立下軍令狀,表示自負盈虧,絕不拖累村里,就算來年血本無歸,也不向村里要一粒糧食。
楊德民冷笑一聲,隨他們去。
甘蔗的生長周期十個月,十個月後,水灣村甘蔗試驗田獲得大豐收,王同和他的師兄派了五輛解放牌汽車來收貨,甘蔗一捆捆上稱,一捆捆上車,鈔票一疊疊送入大家手中,惹得四周圍觀的村民個個急紅了眼,咒罵楊德民不是東西,阻了他們的發財路。
秋收之後,水窪村迎來了換屆選舉,毫無疑問,以楊德民為首的幹部班子無一選票,就連最拱衛楊德民的那一群宗親,也毫不猶豫地把票投給了蘇鳴歌。
蘇鳴歌當上村長後,不止讓水窪村全體村民大量種植甘蔗,十里八村,但凡符合種植條件的,她都免費發放甘蔗苗,水窪村成了著名的甘蔗產區,蘇鳴歌更成了響噹噹的人物。
蘇鳴歌出名後,崔大娘天天拄著她那根拐杖,往兩人家裡送吃的,「鳴歌多吃點,你看你,最近都瘦了。小風,鳴歌天天在外面奔波,數她辛苦,你對她好點。」
每當這時,崔小風就和蘇鳴歌擠眉弄眼,兩人背著崔大娘偷笑。
就在別的村還有人吃不飽時,水窪村村民家家戶戶修整了房子,頓頓白面,倉里有糧,手裡有錢,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欣欣向榮。
一天,蘇鳴歌一大早神神秘秘地離家,等到下午才回來,一輛解放牌貨車停在家門口,車上放著一輛自行車,一台縫紉機,一部收音機。
蘇鳴歌牽起崔小風的手,給她戴上一隻手錶,「人家都說,娶媳婦要準備三轉一響,有了這三轉一響,新娘子才不算吃虧,三轉一響我準備好了,新娘子願意嫁給我嗎?」
「願意,願意,我願意!」崔小風哭著撲在蘇鳴歌懷裡,眼淚像決堤一樣,止也止不住。
蘇鳴歌逗她,「怎麼了?覺得自己虧了?後悔也不行,本人一經售出,禁止退貨。」
「是啊,我是覺得自己虧了,都不給我買電視!」
「買!買!咱明天就去買!」
(完)
「趙教授,我自然相信您的專業,我擔心的是甘蔗作為南方產物,我們當地人不接受,到時候就算我們的甘蔗有好的產量,賣不出去也是白費功夫,您是教授,見多識廣,能不能為我們推薦一個穩定的收購站,我們村里負責種植甘蔗,您那邊負責收購,有您在中間做擔保,我們種起甘蔗來才放心啊。」
蘇鳴歌說完,趙教授笑了起來,「聽王同說你是留村的知青,思想見解果然不同,你這個建議非常好,如今國家政策改革,各行業百廢待興,我也很樂意為村民盡一些微薄之力。王同,之前我跟你說過,你的一個師兄開了家農產品貿易公司,你還記得吧?」
「記得,您之前的一個得意門生,上次在學校我們還一起吃飯呢。」
「這件事就交給你辦了,你聯繫師兄,讓他幫忙弄一批甘蔗苗,承諾他甘蔗豐收,他優先享有收購權,甘蔗在咱們這裡是稀罕物,若是這件事辦成了,他的那個公司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送走王同和趙教授那晚,蘇鳴歌興奮地一晚上沒睡好。
她不睡覺,也折騰崔小風不讓她睡。
蘇鳴歌擦拭著崔小風額間的細汗,溫柔地說:「小風,我們要有錢了,我一定要掙很多錢很多錢,讓你以後再也不受一點委屈,生活里只有甜蜜和幸福。」
崔小風躺在蘇鳴歌懷裡,一下一下吻著她的下巴,「你早就做到了,鳴歌,和你在一起,我的生活里就只有甜蜜和幸福,謝謝你,讓我遇到你。」
蘇鳴歌裝不滿意,「就嘴上說謝謝我啊?真沒誠意。」
「怎樣才算有誠意啊?」
「這樣!」蘇鳴歌的手在被窩裡的不安分著,惹得崔小風喘息連連。
「小風,我愛你。」這是蘇鳴歌第一次對崔小風說這句話。
「我也是,鳴歌,我愛你,早在你愛上我之前,我的心,我的一切就已經屬於你了。」
農業教授建議改種甘蔗的消息一早在村里傳遍了,不少村民躍躍越試,楊德民嗤之以鼻,「一派胡言,我在水窪村種了一輩子的玉米小麥,他一個教書的書呆子懂個屁!」
村里分成兩派,一派以楊德民為核心,堅定種植玉米小麥不動搖;另一派以蘇鳴歌為核心,願意嘗試著種甘蔗。這一派人數比較少,只有二十來戶,他們一起立下軍令狀,表示自負盈虧,絕不拖累村里,就算來年血本無歸,也不向村里要一粒糧食。
楊德民冷笑一聲,隨他們去。
甘蔗的生長周期十個月,十個月後,水灣村甘蔗試驗田獲得大豐收,王同和他的師兄派了五輛解放牌汽車來收貨,甘蔗一捆捆上稱,一捆捆上車,鈔票一疊疊送入大家手中,惹得四周圍觀的村民個個急紅了眼,咒罵楊德民不是東西,阻了他們的發財路。
秋收之後,水窪村迎來了換屆選舉,毫無疑問,以楊德民為首的幹部班子無一選票,就連最拱衛楊德民的那一群宗親,也毫不猶豫地把票投給了蘇鳴歌。
蘇鳴歌當上村長後,不止讓水窪村全體村民大量種植甘蔗,十里八村,但凡符合種植條件的,她都免費發放甘蔗苗,水窪村成了著名的甘蔗產區,蘇鳴歌更成了響噹噹的人物。
蘇鳴歌出名後,崔大娘天天拄著她那根拐杖,往兩人家裡送吃的,「鳴歌多吃點,你看你,最近都瘦了。小風,鳴歌天天在外面奔波,數她辛苦,你對她好點。」
每當這時,崔小風就和蘇鳴歌擠眉弄眼,兩人背著崔大娘偷笑。
就在別的村還有人吃不飽時,水窪村村民家家戶戶修整了房子,頓頓白面,倉里有糧,手裡有錢,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欣欣向榮。
一天,蘇鳴歌一大早神神秘秘地離家,等到下午才回來,一輛解放牌貨車停在家門口,車上放著一輛自行車,一台縫紉機,一部收音機。
蘇鳴歌牽起崔小風的手,給她戴上一隻手錶,「人家都說,娶媳婦要準備三轉一響,有了這三轉一響,新娘子才不算吃虧,三轉一響我準備好了,新娘子願意嫁給我嗎?」
「願意,願意,我願意!」崔小風哭著撲在蘇鳴歌懷裡,眼淚像決堤一樣,止也止不住。
蘇鳴歌逗她,「怎麼了?覺得自己虧了?後悔也不行,本人一經售出,禁止退貨。」
「是啊,我是覺得自己虧了,都不給我買電視!」
「買!買!咱明天就去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