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他從來沒想過,他們的結局會是生離死別。
「有時候我真恨他的懦弱,一直到小晨生病,直到他離開,我才真正懂得,他為什麼一直有這樣奇怪的堅持。不是我們不夠相愛,而是我太自以為是,從來不懂他在害怕什麼……」
劉雨晨住院之後,林默才開始頻繁接觸他的家人。
見面的時候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從護工嘴裡聽說的。
就雨晨剛生病的時候,他家裡人來照顧了一段時間,可坐在病床前,不是哭就是唉聲嘆氣,埋怨老天爺,說自己命苦,說老劉家要絕後了。
別說雨晨一個病人,就是護工和醫生都要讓他們逼得抑鬱了。
雨晨一直沉默,很習慣家人這樣的「照顧」。
還是醫生受不了,找各種藉口把陪護和探視的時間儘可能減少。
林默剛知道的時候,眼前就是一黑——被焦慮和恐懼逼得開始失眠的他,聽到護工的轉述,差點氣暈過去。
他心疼死了,卻不敢表現出來,怕劉雨晨難過。
但又怎麼能瞞得過他呢?
「不用和他們生氣,沒必要。」
那天劉雨晨對他笑了下。
他沒有哭,林默卻泣不成聲。
他真的想像不到,世界上怎麼能有這樣的父母,這樣的親人呢?
他們沒有惡意,他們也是愛這個兒子的,可是這樣的愛,真的讓人窒息。
雨晨走的那天,緊緊捏著他的手說:「林默,答應我的事情你要做到哦。我,我想讓你乾乾淨淨的,永遠乾乾淨淨的。」
一句「乾乾淨淨」,讓林默心碎。
後來葬禮上發生的種種,更是擊垮了林默。
在他不被允許參加葬禮的時候;在他跪下來,說出那一句「我和小晨從來沒有在一起」,換得送雨晨下葬的機會時,他才真正明白雨晨為什麼要活的那么小心翼翼,為什麼要把他藏在洞穴里才有一絲安全感。
雨晨的父親把他的日記本交給林默的時候,無意中說的一句話,讓他心痛到崩潰。
他說:「這東西一直藏在他床匣子裡,要不是這次……我都不知道他還放了這種東西在家裡。你收著吧,要是讓他奶奶看見,怎麼受得住?」
那本日記,是劉雨晨高中的時候寫的。
他在上大學之前,將它留在家裡,留在床頭的推拉櫃裡。
林默能想像到小晨當時的掙扎和期待,他害怕也渴望,家人會有一天打開它,看到他內心的世界。
可過了二十三年,這本日記才被他的父親看到,還把它當成一個燙手的垃圾,匆匆丟給了自己。
……小晨每年回家,看到這本日記安安靜靜地躺在那裡,又是什麼樣的心情?
他的家人,從來沒有想過了解他。
他們只要他爭氣,只要他活著,只要他能給他們傳宗接代……
林默握著日記本,通體生寒。
「我一直知道他和家人關係不好,一直試圖緩解他們的關係。
小晨知道之後很生氣,那是他第一次和我生氣,甚至說要搬走,我不敢再做什麼了……我恨我太蠢了,一直不知道他真正在害怕什麼。如果我早知道,早知道……」
林默仰頭看著楓樹,眼睛裡已經沒有眼淚,哭不出來。
劉雨晨走後的這半年,他去了國外。
小晨曾說等他們都老了以後,就去國外,找一個小農場養老。
或者可以種種花,或是種一片葡萄樹,最好附近有一個湖泊,隨時可以在湖上懶洋洋地曬太陽。
他那時候,不知道他眼睛裡的憧憬背後,藏著那麼多沉甸甸的東西。
他走過幾個國度,終於找到這個地方。
那裡有一片很大的湖泊,有一個葡萄莊園,有很大很大的土地,只有一處兩層樓高的小住宅,住兩個人剛剛好。
可那又怎樣?
看著曾經夢寐以求的風景,他生不出一絲一毫的欣賞,最脆弱的時候,他甚至整個人都走進湖泊里。
但沉下去之前,他想起來,這裡距離小晨太遠太遠了。
如果死後真的有靈魂,他該怎麼找到小晨?
他回到了人間,訂了回國的機票。
回國的那天凌晨,靠著安眠藥入睡的林默夢見了小晨,夢見他們穿著校服,在大雨里頂著一件外套笑著奔跑。
醒來之後,他看到劉雨晨的日記里說:從那一天起,我再不帶著傘出門。可那傻子卻再也沒有用外套替我擋雨,反而說我粗心,在書包里常備兩把傘。我一次一次把傘忘在家裡,他一次一次地給我買傘……什麼時候,他才知道,只需要一把傘就夠了呢?
林默抱著日記泣不成聲。
回國之後,他開始安排自己的後事。
……他真的受不了這樣活著了。
可當他去拜訪劉雨晨的奶奶和父親,看到的卻是,劉家已經走出失去小晨的悲傷,請了阿姨,準備了嬰兒房,買衣服買玩具,忙著迎接新的生命。
林默心中劇痛,當場就失態了。
他指責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對小晨,劉家奶奶卻更痛恨他,用嫌惡的眼光說:「要不是因為你,小晨也不會做那種丟人的事!他要是結婚,有了孩子,何必現在還要他爸爸來忙活?」
劉雨晨的父親唉聲嘆氣,希望他能體諒,「我們劉家,不能就這樣絕後了啊。」
「有時候我真恨他的懦弱,一直到小晨生病,直到他離開,我才真正懂得,他為什麼一直有這樣奇怪的堅持。不是我們不夠相愛,而是我太自以為是,從來不懂他在害怕什麼……」
劉雨晨住院之後,林默才開始頻繁接觸他的家人。
見面的時候其實不多,大部分都是從護工嘴裡聽說的。
就雨晨剛生病的時候,他家裡人來照顧了一段時間,可坐在病床前,不是哭就是唉聲嘆氣,埋怨老天爺,說自己命苦,說老劉家要絕後了。
別說雨晨一個病人,就是護工和醫生都要讓他們逼得抑鬱了。
雨晨一直沉默,很習慣家人這樣的「照顧」。
還是醫生受不了,找各種藉口把陪護和探視的時間儘可能減少。
林默剛知道的時候,眼前就是一黑——被焦慮和恐懼逼得開始失眠的他,聽到護工的轉述,差點氣暈過去。
他心疼死了,卻不敢表現出來,怕劉雨晨難過。
但又怎麼能瞞得過他呢?
「不用和他們生氣,沒必要。」
那天劉雨晨對他笑了下。
他沒有哭,林默卻泣不成聲。
他真的想像不到,世界上怎麼能有這樣的父母,這樣的親人呢?
他們沒有惡意,他們也是愛這個兒子的,可是這樣的愛,真的讓人窒息。
雨晨走的那天,緊緊捏著他的手說:「林默,答應我的事情你要做到哦。我,我想讓你乾乾淨淨的,永遠乾乾淨淨的。」
一句「乾乾淨淨」,讓林默心碎。
後來葬禮上發生的種種,更是擊垮了林默。
在他不被允許參加葬禮的時候;在他跪下來,說出那一句「我和小晨從來沒有在一起」,換得送雨晨下葬的機會時,他才真正明白雨晨為什麼要活的那么小心翼翼,為什麼要把他藏在洞穴里才有一絲安全感。
雨晨的父親把他的日記本交給林默的時候,無意中說的一句話,讓他心痛到崩潰。
他說:「這東西一直藏在他床匣子裡,要不是這次……我都不知道他還放了這種東西在家裡。你收著吧,要是讓他奶奶看見,怎麼受得住?」
那本日記,是劉雨晨高中的時候寫的。
他在上大學之前,將它留在家裡,留在床頭的推拉櫃裡。
林默能想像到小晨當時的掙扎和期待,他害怕也渴望,家人會有一天打開它,看到他內心的世界。
可過了二十三年,這本日記才被他的父親看到,還把它當成一個燙手的垃圾,匆匆丟給了自己。
……小晨每年回家,看到這本日記安安靜靜地躺在那裡,又是什麼樣的心情?
他的家人,從來沒有想過了解他。
他們只要他爭氣,只要他活著,只要他能給他們傳宗接代……
林默握著日記本,通體生寒。
「我一直知道他和家人關係不好,一直試圖緩解他們的關係。
小晨知道之後很生氣,那是他第一次和我生氣,甚至說要搬走,我不敢再做什麼了……我恨我太蠢了,一直不知道他真正在害怕什麼。如果我早知道,早知道……」
林默仰頭看著楓樹,眼睛裡已經沒有眼淚,哭不出來。
劉雨晨走後的這半年,他去了國外。
小晨曾說等他們都老了以後,就去國外,找一個小農場養老。
或者可以種種花,或是種一片葡萄樹,最好附近有一個湖泊,隨時可以在湖上懶洋洋地曬太陽。
他那時候,不知道他眼睛裡的憧憬背後,藏著那麼多沉甸甸的東西。
他走過幾個國度,終於找到這個地方。
那裡有一片很大的湖泊,有一個葡萄莊園,有很大很大的土地,只有一處兩層樓高的小住宅,住兩個人剛剛好。
可那又怎樣?
看著曾經夢寐以求的風景,他生不出一絲一毫的欣賞,最脆弱的時候,他甚至整個人都走進湖泊里。
但沉下去之前,他想起來,這裡距離小晨太遠太遠了。
如果死後真的有靈魂,他該怎麼找到小晨?
他回到了人間,訂了回國的機票。
回國的那天凌晨,靠著安眠藥入睡的林默夢見了小晨,夢見他們穿著校服,在大雨里頂著一件外套笑著奔跑。
醒來之後,他看到劉雨晨的日記里說:從那一天起,我再不帶著傘出門。可那傻子卻再也沒有用外套替我擋雨,反而說我粗心,在書包里常備兩把傘。我一次一次把傘忘在家裡,他一次一次地給我買傘……什麼時候,他才知道,只需要一把傘就夠了呢?
林默抱著日記泣不成聲。
回國之後,他開始安排自己的後事。
……他真的受不了這樣活著了。
可當他去拜訪劉雨晨的奶奶和父親,看到的卻是,劉家已經走出失去小晨的悲傷,請了阿姨,準備了嬰兒房,買衣服買玩具,忙著迎接新的生命。
林默心中劇痛,當場就失態了。
他指責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對小晨,劉家奶奶卻更痛恨他,用嫌惡的眼光說:「要不是因為你,小晨也不會做那種丟人的事!他要是結婚,有了孩子,何必現在還要他爸爸來忙活?」
劉雨晨的父親唉聲嘆氣,希望他能體諒,「我們劉家,不能就這樣絕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