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立春趁機說道:「你們放心好了,要是有什麼消息,我不會瞞著不告訴你們的。既然你們大家來了,我也趁機提出一點要求,咱們相處幾年,你們想必也了解我的為人和性格。在不耽誤農場工作的前提下,我願意在我的職權範圍內,給予你們方便。像輪流請探親假之類,咱們五場一直在實行。而今年的高考時間太緊,你們需要時間複習,我能理解,因為我也在複習。但是,你們得保證不能耽誤農場的正常工作。

  好在,秋收已經結束,農場的工作量大大減少,所以,我希望你們能輪流上工,上工的時候專心幹活,下工後再認真複習。咱們的圖書館和食堂將全天開放,宿舍里不方便複習的,就去那裡複習。高中課本,你們之間要互通有無,輪換著看。聽說其他分場還有沒有平反的老同志,他們有些人文化水平很高,你們可以去請教一下。

  我能想到的辦法都告訴你們了,我儘量給你們方便,希望大家也不要讓我為難。如果,農場的正常工作被耽誤,我挨批評是小事,要是總場下達什麼新規定,吃虧的是你們。」

  大家聽完這番話,先是面面相覷,接著便小聲議論。

  本來還有不少人打算不上工或是請病假,就算上工也打算怠工,偷著複習,現在也慢慢歇了心思。全農場的知青加起來大幾百人,如果他們集體曠工,肯定會引起本地職工的不滿,領導也不能坐視不管,真鬧起來,吃虧的還是他們,比如強制上工,或者是卡著不准報名都是有可能的。

  顧立春的這番談話很快就在知青中傳開了,大家規矩了許多。

  他們自動自發地分成若干小組,每天輪流出工,出工時也是拼了命地幹活,那些不參加高考的職工們,看著他們那麼辛苦,覺得這些人也挺不容易,不但沒有表示不滿,甚至還主動幫助知青們幹活。

  五場的圖書室和食堂一到晚上是燈光通明。大家聚在一起,埋頭苦讀。大夥還湊錢托趙高孫厚玉買來棒骨,在食堂燉上一大鍋湯,學累了餓了就吃一碗,養好精神,繼續奮戰。只是這樣一來,大家都爭著去食堂。

  年輕人本來就容易餓,更何況是這麼費腦的苦讀?大家一到晚上就飢腸轆轆,肚子爭先恐後地唱歌,沒有其他辦法,都是靠意志力在撐著。如今有了這等好條件,誰不願意錯過。食堂一到晚上就人滿為患,擠擠挨挨,甚至還有別的分場的知青也厚著臉皮湊上來,結果被五場的人發現,禮貌而堅決地給請出去了。

  顧立春見他們這麼擠著也不是辦事,說把食堂的場地重新規劃一番,從職工家裡借來一批桌椅擺放整齊,就像教室一樣,前面還弄來一塊黑板,大家不會的問題集中起來寫在黑板上,讓會的同學上去講解。

  很快,大家就發現顧立春雖然沒讀過高中,可是人家腦子好使啊,學得又快又好,他們反過來都向他請教。

  顧立春最近非常累,工作上的事,複習的事,還有知青們的事,都得他管。

  田三紅見他臉色不好,就心疼地勸道:「立春,咱考不上就不考,可別把身體弄垮了。」

  二奶奶和趙志軍也跟著勸。

  顧立春說道:「我沒事,以後會注意的。」

  高考恢復的消息傳出後,陳禹就發了電報來,還給顧立春寄來了一些不常見的複習資料,並且建議他報考北大中文系。

  顧立春寫了一封信表示感謝,說報告志願的事後面再考慮。

  孟念群打過幾次電話,給他打也給陳潔打。

  他和陳潔要報考京城的學校,兩人爭取考入同一所大學,他們建議顧立春跟他們一起。

  孟安城也打來電話,詢問顧立春的複習進度,還順便考了他一下,滿意地說道:「你的基礎絕對沒問題,知識面比很多高中生都紮實全面,他們都最被運動耽誤了,學工學農就是不學文化。這些學生中,也就老三屆的學生基礎最紮實。」

  感慨完這些,孟安城又提到報考志願的問題。因為今年的高考政策很特殊,報名時就要填報志願,自然得提前想好。

  顧立春道:「爸,我還在考慮中,你有沒有什麼建議?」

  孟安城說:「那好,我提一提我的建議,你做為參考就行,這是你的人生,要由你自己做決定。高考中斷10年了,這10年中,積累了數量相當可觀的考生,我猜測今年的競爭肯定相當激烈。雖然你的基礎不錯,但我還是建議你報東大這類的學校,把握應該大些。」

  顧立春笑道:「爸,東大非常不錯了,咱們省內第一高校,還是國內名校。」

  孟安城也笑著說道:「當然,這中間也有我和你媽的一點私心,我們想離你更近些。我的意見僅供參考,你要自己拿主意。無論你報考哪個學校都可以,就算是今年考不上也沒關係,明年再考,或者你不想考也可以,不要有思想壓力。」

  顧立春由衷地稱讚道:「爸,我發現你還挺民主的。」

  孟安城笑道:「那當然,我跟你講,我可比你大伯二伯民主,咱們家絕對是三家中最自由的,以後你見了你大伯就知道了。」

  顧立春:「……」這樣拉踩自己的親兄弟真的好嗎?

  掛上電話後,顧立春開始認真考慮報考志願的事,考慮了半小時後,他最後下定了決心:就報考東大。

  理由有三個:他以後的事業重心應該就在省內,在東大讀書,有距離優勢,以後積攢的大部分人脈也用得上;二是東大做為全國排名前十幾的名校,這個文憑以後夠用了;三是他父母在這個學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