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立春又問孟念群,他和陳潔最近怎樣。

  孟念群面帶苦笑:「還能怎樣?現在我們見個面都是偷偷摸摸的,或者是集體見面,讓大家說不出來什麼來。」

  顧立春安慰道:「再忍忍,說不定明年就好了。」

  顧立春比誰都熱切盼望著明年的到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心存盼頭的緣故,他今年的工作勁頭比往年大多了。

  五場的豬舍擴建順利,雖說沒有像謝宣說的那樣擴建500間豬舍,但也擴建了200間,顧立春利用鄧場從南方國營農場帶回來的養豬經驗,為豬場添了一部分機械,又和科研小組的成員一起動手改裝了一些小機器,這些機械使得豬場工作人員的勞動量大大下降,每一個飼養員能負責二百多頭豬。

  豬場產生的豬糞一部分肥田,一部分用於製造沼氣。五場的幾個莊子率先使用上了沼氣,節省了木材和煤炭,廚房還顯得更乾淨。

  這個舉措被總場通報表揚,主持這項工作的陳禹也得到了獎勵,若不是他的身份問題,今年的先進代表和勞動模範肯定非他莫屬。

  水產養殖進展得也一樣順利,康貝鴨與生豬一起成為五場的拳頭產品,在附近縣市打出了名氣。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大卡車進來,運走一批鴨蛋和公鴨。

  與此同時,五場的第三批職工房也開始打地基。

  顧立春這個新任場長做的比大家想像中的還好,這讓談場長大大鬆了一口氣,終於對他徹底放了心。

  ……

  時光飛逝,一年時間匆匆而過。

  轉眼間已經到了1976年10月。這一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常的一年。

  這一年,全國上下颳起了平反的風暴。

  受影響最大的自然是勞改隊,時不時地有人平反,有人被接走。

  最先走的是老袁,這個全勞改隊情緒最穩定的漢子,走的時候也忍不住真情流露,抱著孟安京哭了起來。

  「我終於熬出來了!熬出來了!」

  孟安京也為老朋友高興,淚中帶笑:「老袁,你的好日子要來了。」

  老袁緊緊地握著孟安京的手,說道:「老孟,這幾年多虧了你們一家的照顧,感謝的話我也不多說了,我回去以後,儘量幫你們爭取,希望你們父子也能早點平反。」

  孟安京道:「謝謝你,老袁,我感覺我們也快了。」

  「以後,咱們常聯繫,我把地址寫下來。」

  老袁本來想當面跟顧立春辭行,可惜當天顧立春太忙沒顧上見他。

  老袁只得托孟念群留個口信給顧立春:「你告訴小顧,我老袁欠他200斤肉。以後他有什麼事記得來找我,就算我還不上,還有我兒子孫子幫著還。」

  孟念群笑著答道:「好的,袁叔,我會轉達給他的。」

  自老袁之後,勞改隊裡隔三差五就會出現一幕幕生活的大戲:

  人們聽到平反的消息是又哭又笑、喜極而泣、與親人抱頭痛哭,然後迫不及待地離開這個院子。

  大多數人都會來跟顧立春告個別,留下家中的地址,說以後再聯繫。

  離開的人帶著強烈的喜悅與興奮奔向了新生活,留下來的人在望眼欲穿,等待著屬於自己的好消息。

  勞改院裡的人越來越少,老袁離開了,老羅頭也被親人接走,林教授和關教授夫妻倆也走了。

  但陳禹一家和孟安京父子倆還在。

  顧立春心中不解,就寫了封掛號信問父親情況如何。

  孟安城沒有回信,而是直接把電話打到了顧立春的辦公室里。

  顧立春這才得知,父親剛剛平了反,過段時間能回到工作崗位,他正在為大伯平反的事四處奔走,因為二伯跟大伯相關連,只有大伯先平了反,二伯這邊才好著手,所以二伯的事還得再等等。

  顧立春把話轉述給孟安京聽,孟安京道:「你爸說得有道理,先得把你大伯的事辦妥了再說。我們倆有你照應著,再多呆些日子也沒事。」

  顧立春離開時,看到陳奶奶正孤零零地坐在院子裡發呆,走到她身邊時便安慰道:「陳奶奶,你們別著急,大家肯定都能平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像你們這種情況全國太多了,工作人員一時半會忙不過來。」

  陳奶奶朗聲笑道:「小顧,我心裡明白的。」

  兩人閒聊兩句,陳奶奶突然感慨道:「小顧,你說你要是女孩子該多好。可惜了,我們家小魚沒那個福分。」

  顧立春:「……」

  兩人正說著話,剛好陳禹回來了。兩人四目相對,一時無言。

  顧立春泛泛安慰道:「你別著急,肯定快了。」

  陳禹一雙明眸熠熠生輝:「我不急,事實上,我都有點捨不得離開農場。」

  顧立春笑道:「別,『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你這條大魚,應該到海里去撲騰,別停留在農場這個小池塘里。」

  陳禹望著顧立春問道:「那你呢?你以後飛到哪裡去?」

  「我也不知道,大概要去東州吧。」

  顧立春跟陳禹隨口聊了幾句就離開了勞改院。

  這一年的11月份,顧立春接到電話,說他大伯孟安國終於平反,大堂哥也即將從青海回來。

  隨後,孟安京父子倆也接到了平反通知。孟安京雖說早有預料,但仍是十分激動,其他滯留在勞改院的人替他慶祝踐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