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副局長讓搖下車窗,面帶笑容:「小顧真是你呀,你們農場的情況如何?今年春旱有沒有影響到春播和小麥的生長?」

  「我們五場年前趁著農閒大修水利工程, 還挖了一條長達五公里左左的水渠, 從藍河引水入場, 春旱時,田地得到及時灌溉, 小麥生長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年副局長笑道:「那就好。」

  他邀請顧立春坐車跟他一起回農墾局,顧立春面帶遲疑, 年副局長道:「上來吧, 我這剛好去開會,回來捎上你, 有什麼不可以的。」

  顧立春看看楊愛國, 楊愛國連忙說:「立春, 年局讓你上車你就上去吧,順便路上跟他匯報匯報工作, 我也騎著自行車跟你們一起回去。」

  楊愛國本來打算回家的, 現在領導在跟前, 哪裡還敢回?只得推著一自行車的行李回局裡。

  顧立春上了吉普車,坐在年副局長旁邊。

  他一上車, 就從書包里拿出一本相冊遞上去:「年局, 這是我們農場的一些照片,有反應生產狀況, 有反應人民群眾精神狀態的, 你看看。」

  年副局長沒想到他還帶著照片來,便欣然接過相冊,一張張地認真翻看。

  他越看越有興致, 一邊看一邊讚嘆:「這條水渠挖得好,正好與農田裡的環形水渠相連。」

  「這就是你們養的康貝鴨,養的不錯。」

  ……

  年副局很快就把一本相冊翻看完了,意猶未盡地說道:「小顧,你這腦子就是好使,這種匯報工作的方法新穎直觀。」

  顧立春謙遜地答道:「這種方法還是群眾主動提起的,他們知道我來市里,就來找我,一是讓我捎東西,二就是讓我代表大傢伙來看看年局。他們說,他們的生活因為年局的視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所謂吃水不挖挖井人,他們就讓我做為代表來看看你這個挖井人。」

  年副局長聞言也是有點驚訝,他只不過是帶隊視察了幾天而已,就能讓群眾的生活有所改變?

  顧立春在年副局長詢問的目光中,娓娓道來:「……去年你們視察結束後,我們五場就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以前我們一直在摸索中前進,打句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我們這些幹部就像一群關在玻璃罐里的青蛙,感覺前方前途光明,可就是找不到方向和出口。」

  前面的司機:「……」

  年副局長面帶笑容,認真聽著,顧立春繼續說道:「可是年局一來視察,對我們的一番教導,讓我們這些人是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我們深刻了領會了上級的精神和指示,找到了方向和出口。今年我們擴大了水產養殖,擴大了生豬養殖,為了節約投入成本,我們發動全體群眾,集思廣益,找到了職工養殖與集體養殖相結合的辦法,今年的生豬養殖有望增加一萬頭以上。我們還利用農場的閒地隙地,建立了十幾塊試驗田,既能促進農業科研研究,又能為場裡增收,一舉兩得。」

  年副局長點頭:「我看了照片,那個什麼『山河一片紅』試驗田辦得不錯。」

  顧立春點頭道:「對,我們目前開闢了玫瑰試驗田、高產紅薯試驗田,以後還有向日葵、高產玉米、豬飼料種植研究試驗田。」

  顧立春說著把書包里的畫遞上去:「年局,這幅畫是我們五場職工中集體創作的,比較全面地反應了我們農場的一些情況。」

  年副局長接過畫展開一看,欣然說道:「這畫畫得好,小顧,你們農場的人才可真不少。」

  顧立春謙遜地笑笑。

  年副局長的目光在畫上巡視,想想,這其中諸多的變化都是因自己而起,他不由得生出一絲很克制的自豪感。

  接下來的談話更加順暢絲滑,年副局長興致勃勃地發問,顧立春認真地回答。

  他們的對話被司機老賀全部聽了去,做為老司機的老賀,也不由得暗暗稱奇。

  這個小顧同志不可小覷啊,別人的馬屁千篇一律,他的清新脫俗。

  這麼一路聊下去,等到下車時,年副局長對紅河農場,特別是五分場的印象又加深了三分,心中的喜悅和自豪又增加了五分。

  年副局長意猶未盡,對顧立春說道:「小顧,你到我辦公室坐坐。」

  顧立春一臉欣喜地接受了邀請。

  顧立春跟著年副局長一起進了農墾局的大門,他這個陌生面孔的出現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等到他跟著年副局長進了辦公室後,大家竊竊私語,互相打聽。

  「剛才那個年輕人是誰啊?來幹嘛的?竟然跟年局一起下車的?」

  「來匯報工作的吧。」

  有人去找司機老賀打聽,做為領導的司機,有些話該說,有些不該說。但老賀覺得關於顧立春的身份問題是可以說的,便爽快地告訴了大家。

  「這個年輕人叫顧立春,是老楊愛人的侄子,紅河農場,這小伙子不得了,年紀輕輕的,都當上分場副場長了。」

  大家對顧立春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一是經常在報紙上看到,二是時常從楊愛國嘴裡聽到,三嘛年副局長也提到過。

  大家驚呼:「原來他就是顧立春。」

  等到楊愛國騎著自行車,帶著大包小包回了農墾局。

  就有人上前打聽顧立春的事:「老楊,你要接的人就是他呀?」

  「老楊你侄子夠有面的,年局竟然用車去接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