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立春點點頭, 讓孫厚玉帶著廚子和幫手先過去,他隨後領著大家過去。

  沼澤地離豬場有段距離, 他們還得坐車過去。

  這條路已經修過, 雖然只是碎石子路,可是車開上去,顯得十分平坦, 路兩邊樹木蔥蘢, 偶爾有幾棵梨樹、蘋果樹, 枝頭碩果纍纍, 看著十分喜人。

  年副局長看到果樹, 突然有感而發:「說起來,我年輕時候也跟著老領導來到這裡,那時候,農場初創,這裡還都是一大片荒地。我記得有很多果樹,果子味道真不錯。」

  談場長微微嘆息一聲,語帶遺憾:「以前農場有果園,後來被砍了。」

  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原因被砍, 也沒有細說。

  顧立春眼珠一轉,覺得機會又來了,便順勢說道:「 雖然果園被砍了,但五場的林子裡還有幾棵果樹,蘋果梨子都有,我一會讓人摘了,年局嘗嘗跟當年是不是同一個味道。」

  年副局長笑了笑,「不用麻煩,我只是隨口一說。」

  他們說著話,觀光車又駛近了沼澤地,沼澤地由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水窪和沼澤組成,遠遠望去,水面浩渺,一望無垠,觀光車一開來,成群的水鳥被驚飛,天空中密密麻麻一片,景象十分壯觀。

  車再往前開,就到了沼澤地中間的一處高地,上面建造了一排木屋和草房,那裡就是工作人員居住的地方。

  司機把車停下來,顧立春領著大家上去。

  他們一上高地,就覺得視野頓時開闊起來,周圍的景致盡收眼底,大大小小的水窪在秋日陽光的照耀下像一面面鏡子,閃爍著炫目的光芒。水窪中央還有一片荷塘,荷花早已開謝,水面只有一片碧綠的荷葉。青中帶黃的蘆葦在風中搖曳舞動,各種各樣的水鳥在蘆葦叢間飛翔覓食。風吹過來,帶著濕潤的潮氣和淡淡的水腥味。

  高地中間有幾棵柳樹,樹下有七八個用石頭壘成的鍋灶,灶台是用石板拼成的。這裡本來是放鴨的職工們做飯的地方,顧立春看到後讓人稍稍整改了一下,把灶台弄得更寬,可以當桌子用了。灶台的四周放了一圈凳子,大家圍過去一坐,還挺有氛圍的。他曾帶弟弟妹妹和豬場的職工在這兒野餐過,反響很好。

  大家找了個地方坐下,馬上就有人過來倒茶。他們正喝著茶聊著天,只聽見水面傳來一聲響亮的哨子聲,一個頭戴斗笠的老頭劃著名一隻小船從蘆葦叢里出來,船上還有兩個年輕人,每人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在驅趕鵝鴨回來。

  小船左邊白色的那群是大鵝,右邊灰褐色的一整片是鴨群,寬闊的水面像被這兩群傢伙給占領了。鵝們伸長了脖子沖天叫著,鴨子一路嘎嘎嘎,平靜的水面開始熱鬧起來,大家興致勃勃地看著,議論著。

  顧立春道:「這些放鵝鴨的通常是早上出去,晚上回來,現在中午回來,鵝鴨們還不適應。所以我只讓他們趕回來一部分。」

  葉北林在旁邊問道:「顧同志,你們現在養了多少只鴨?」

  顧立春答道:「我們今年是第一次試養,沒敢多養,只養了兩三千隻。」

  葉北林點點頭:「你們五場的自然條件挺適合養鴨,這些鴨子的精神看上去很好。」

  顧立春知道葉北林在管畜牧業的事,就想在他面前展示一下實力和決心,便說道:「你說得對,五場的自然條件的確適合養鵝鴨,這沼澤里水草豐富、魚蝦極多,養鵝鴨費的糧食很少,可能是因為水質好的緣故,雛鴨的死亡率極低。」

  葉北林對最後一條尤其注意。他本想跟顧立春進行更深入詳細的交流,可是一看他還有這麼多事要忙,便笑著說道:「顧同志,你去招呼其他人吧,我晚上住在中心鎮的招待所,咱們有空再交流。」

  顧立春輕聲道:「行,晚上我請你吃夜宵,咱們好好聊聊。」

  兩人有默契地相視一笑,顧立春便招呼別人去了。

  顧立春讓人把一部分肥壯的公鵝公鴨趕到岸上,對大家說道:「好了,你們可以抓鵝鴨了,抓到哪只,咱們就燉哪只。」

  大家早就迫不及待了,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下場。

  現場一片混亂,大鵝和鴨子被攆得滿地亂跑。鄧場手最快,先抓住了一隻肥鴨,又逮住了一隻大肥鵝,年副局長的身體也挺靈活,在楊愛國和王有才等人的協助下抓住了一隻鴨子,但到抓鵝時,他們就遭遇了強勁的對手,大鵝很兇,公鵝更凶,誰捉它,它就伸長脖子啄誰。王有才被啄了好幾下,疼得齜牙咧嘴,大家不厚道地笑了。

  大家在捉鵝捉鴨,隨行的那位記者舉著相機在拍照,顧立春帶的也有相機,也跟著拍了幾張,還拍了兩張水面的特寫。

  這次抓鵝鴨活動中,最有經驗的還是葉北林,他輕輕鬆鬆地就捉了兩鵝兩鴨。最慘的要數談場長,他抓了一圈,只抓了一把鴨毛。顧立春看著於心不忍,於是下場協助他抓了一隻鴨子。

  談場長自嘲地笑笑:「老了,連只鴨子都奈何不了。」

  鄧場安慰道:「不算老,就是鍛鍊少了。」

  最後大家清點收穫成果,發現他們一共抓了二十隻鴨子,十五隻鵝,再想抓沒了,因為鵝鴨們一看形勢不妙,撲通撲通跳進了水裡,逃之夭夭,大家是望鴨興嘆。

  雖然收穫不如預期,但大家都十分興奮,還紛紛點評別人的成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