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立春寫好申請報告交給鄧場簽字,鄧場看了這篇別具一格的申請報告,不由得心生感慨,原來要錢還能這麼要。所以,以前他們五場要不到撥款就是沒找到合適的人?感慨完畢,他大筆一揮簽了字,讓人送到總場場辦。

  顧立春覺得這筆款項十拿九穩,索性放下此事,去安排別的工作。

  忙碌了一上午,到了午飯時間,顧立春就載著自己的兩個大包裹騎上自行車回家去了。他懶得再去食堂,就隨便煮了一碗掛麵,扔幾根青菜再臥個雞蛋,湯清菜綠,吃著也挺舒心。吃完飯開始整理東西,整理完畢,給鬧鐘定個時,開始午睡。

  下午,顧立春沒去辦公室,直接去了豬場那邊。他先去巡視一圈豬圈,豬們吃得香睡得好,小豬們粉嘟嘟肉乎乎的,大豬們個個白白胖胖的,讓人看著就高興。

  他拿著筆記本飛快地記錄著豬場要注意的事項,以及豬舍的哪些地方需要修葺加固。他正在記錄著,孟念群打掃完豬捨出來,叫了一聲:「顧科長。」

  顧立春沖他點點頭,當他知道自己跟孟家有血緣關係後,再看到孟念群時就難免有一種微妙而複雜的情緒。

  感情是通過長久的相處培養出來的,單只靠血緣,別說顧立春是穿越的,就算是原主,要說立即有多深的感情也不可能。但兩人又確實存在著血緣的羈絆,完全像陌生人也不可能。

  顧立春不是個喜歡糾結的人,他決定按照之前想好的策略,仍跟以前一樣對待他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同時,為了應付將來有可能到來的危險和麻煩,他需要進一步了解孟家的情況和他們的主要對手。不過,這事不急,他以後慢慢地了解就是。

  顧立春看著孟念群,他是個「二勞改」,跟他父親相比,可以擁有一部分自由。除了不能當幹部和推薦上大學,其他的工作對也沒有限制。

  顧立春稍稍一想,便說道:「小孟,你的學習能力很強。種苜蓿也好,養豬也行,你儘量多學幾樣技術和本領,要做到讓人難以替代。」

  孟念群低著頭,感激地道:「謝謝顧科長,我會好好努力的。」

  顧立春擺擺手:「行,你去忙吧,一會兒我讓小孫把我搜集的養豬資料給你,好好鑽研學習。」

  孟念群再次表示感謝,接著去幹活。

  五場申請的撥款以極快的速度發放下來,各科室的幹部一臉震驚。

  白大姐自嘲道:「這次速度快得讓人難以置信,真想打電話問問,又怕財務科撥錯了再要回去。」

  張科長笑道:「你忘了咱的申請報告是小顧寫的,快是肯定的。」

  白大姐道:「以後咱們五場的申請報告就交給他了,他能寫就讓他多寫些。」

  大家笑了起來,辦公室里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一拿到撥款,顧立春便發動全場的職工和家屬修路。家屬們負責平整路面,男職工負責運送沙石、鋪路。他們先修了三條碎石子路,一條是從豬場通向場辦的近路,另外兩條是用來連接三個家屬區,省得一到下雨就滿地泥濘。

  不止是修路,顧立春還號召大家打掃衛生,清理雜草和路上的障礙,說要以嶄新乾淨的面貌來迎接兄弟單位的無產階級兄弟。

  他還讓人在家屬區附近建造了三個垃圾站,做了簡單的垃圾分類,並任命了幾個愛管閒事的大娘為管理員負責盯著這事。充分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

  除了這些,顧立春還讓人在新建的宿舍樓前平整了一個簡易的操場,弄了四個籃球架,五個桌球檯。這一做法贏得了廣大知青們的強烈好感。

  操場一平整好,引得五場的年輕人和孩子們都往這邊涌,甚至連附近四場三場的年輕人也往這邊跑。籃球場上從早到晚就沒斷過人,這幫年輕人在球場上盡情揮灑著汗水,消耗掉他們旺盛的精力。吳胖和趙高他們也經常去籃球。女知青們更喜歡打桌球,組了好幾個隊,你來我往地,打得不亦樂乎。小滿和楊青青也跟著女知青們去練球,學個一招半式的,就高興得不行。

  操場建好後,顧立春還不太滿足。這天上午,他領著一大群人,指著操場後面的一大片坑坑窪窪的土地,繼續給大家描繪美好的藍圖:「以後,咱們要在這兒弄一個人民活動中心。

  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像這片窪地,把它挖深拓寬了就是一個池塘,在四周種上垂柳和各種觀賞樹木,就是一個景點,弄得好了,就微縮版的京城頤和園的小昆明湖;你們再看那個土堆,以後挖池塘的土都往上堆,那裡以後就是座小山,那是微縮版的萬壽山。我們人在農場,卻懷念著京城的領袖。有山有水,這才叫社會社會主義的江山。

  在周圍再種上樹和花,紅花綠柳,生機盎然,表示我們形勢一片大好。

  這是從大的方面說的,再從小的方面說。這裡弄成一個小公園,中間修幾條曲折的小路,大人們飯後有個地方散步,孩子們也有地方玩耍。對了,這裡可以弄幾個鞦韆,等農閒後,咱們慢慢整。」

  這些話傳到農場領導那裡,覺得不修個公園好像都對不起京城的領袖似的。傳到大家耳朵里,眾人心嚮往之,孩子們更是興奮不已,天天盼著公園建成。不過,公園不是一天建成的,需要時間慢慢來。

  公園不能速成,但閱覽室可以速成。顧立春讓人騰出兩間空房,先弄了兩間閱覽室,分為成人和兒童閱覽室。開始時,書很少,只有一些領袖文集和過期的雜誌報紙;兒童閱覽室只有三十多本小人書。雖然書籍少得可憐,可是仍然人滿為患。特別是兒童預覽室,一到放學孩子們都過來了,熱鬧得跟菜市場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