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裡,顧立春微微頓了一下,開始轉折,語氣從娓娓道來變得略為昂揚:「直到我來到了紅河農場,我的生命才掀開了新的篇章 。原來,我的一切過往,皆是序章 。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成為紅河農場的臨時工,之後調到豬場當工人最後再到農牧科當幹事。

  九個多月的時間,我在朱書記和鄧場長的指導下,在後勤科和農牧科同志的幫助下,系統地閱讀了領袖著作和馬列主義作品,偉人們的思想武裝了我貧瘠的頭腦,我的認知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華,我的世觀觀、人生觀得到了改造。

  在紅河農場的大家庭里,我感受了溫暖;在黨的懷抱里,我的心變得火熱;」掌聲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比剛才熱烈多了。

  顧立春等掌聲停下,再接著說下去:「偉大領袖曾說過,『我們年輕人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做為一個年輕人,我心中無比渴望能為農場為國家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我聯繫身邊的實際情況,發現我所在的五分場目前困難重重,因為是新建的農場,各項設施還跟不上,大量土地沙化拋荒,做為貧下中農出身的我,認為土地是命根子,怎能這樣浪費?我苦思冥想,試著去尋找難題的答案。恰好,我們五分場的鄧場長從疆省帶來了關於苜蓿的資料……」

  「……鄧場和朱書記他們制路線,定方針,抓革命,促生產。他們心不離群眾,身不離勞動;他們還教導我們五場職工,要領會上級精神,要我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不能『花錢要上報,缺物向上要,不能躺在國家的懷裡,一味地『等、靠、要』;我們五場全體職工積極性空前高漲,我們發揚硬骨頭革命精神,大幹苦幹,『寧願自己動手,不願意向上伸手』;我們『比學趕幫,力爭上遊,互相鼓舞,幹勁十足』。

  我們排除萬難,數次試驗。終於,我們的苜蓿試種成功。今年四月收穫了第一批苜蓿,五月收穫第二批,六月第三秕,為農場創下收益,並把苜蓿賣到了省城和京城。」掌聲再次熱烈地響起來,尤其是五場的職工和家屬,激動得差點站起來鼓掌。台下的領導們也不由得多看了顧立春一眼。

  「……這次麥收計劃能夠順利實施,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我們職工不論職位大小,都心繫农場,把農場當成自己的家,遇到問題及時上報;第二,是我們五場有兩個好領導。鄧場長有魄力有決心,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朱書記牢牢把握住大方向,使五場這艘新船不偏航。兩位領導傾心合作、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五場的革命目標;

  第三,我們五場的廣大職工也是全力配合領導,他們『兩眼一睜,干到熄燈』。搶收最關鍵的時刻,早晨天不亮就高唱《東方紅》開工,晚上在地頭扯上電燈繼續趕工。下工鈴響了數遍,都裝聽不見,吃飯要用大喇叭喊。從他們身上,我深刻地認識到,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他們才是社會主義農業堅定的基石。」

  暴風雨般的掌聲響徹全場,這些「基石們」用力地鼓掌,還有人喝彩歡呼。

  顧立春覺得差不多了,便用一段話呼應題目,來個充滿力量的結尾。

  「做為革命事業接、班人,我跟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戰鬥在這廣闊天地。

  我堅信:『廣闊天地,大有所為,堅持農業,就是勝利。』

  『我們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我們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掌聲,雷鳴般的掌聲響了起來。現場的氣氛十分熱烈。

  朱書記在前台把手掌都拍紅了,笑得合不攏嘴。

  鄧場也在用力鼓掌,只是神色微妙又古怪。

  至於王有成,他的心底冒著火,頭頂冒著煙,可臉上還得掛著笑,拼命地跟著領導一起鼓掌,還得隨時附和朱書記說,「對,小顧講得是真好。」

  五場的其他人也把手掌都拍紅了,一個個滿臉面笑容,與有榮焉。

  胡大華鼓完掌還跟旁邊的人分享感想:「小顧的演講也說不上哪裡好,反正聽著就是讓人激動,就是想鼓掌。」

  李樹兄妹倆正在跟人介紹:「台上的人我們認識,大家都叫他顧哥。」

  三場四場的很多職工也跟著激動:「台上那位就是指導我們炒油菜籽的顧技術員,他不但技術好人好,口才也好。」

  錢科長和馬同志剛好坐在一起,兩人的臉上都掛著尷尬的笑容。

  ……

  會場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那是勞改農場的在押犯人,他們由農場保衛科的人看著,出來接受思想薰陶。

  坐在中間的孟安京一直不住地朝台上張望,可惜他們離得太遠,他只看到一個模糊的身影。不過,好在聲音他能聽到。

  會議雖然結束了,但熱度絲毫未減少,大家議論著領導討論著各常先進人物代表,當然也不忘了討論今年橫空出世的黑馬顧立春。

  「聽說他是第一次上台,不帶稿子竟然也不緊張。」

  「有膽色,是個人物,有空認識認識去。」

  「你可小心些,別惹他,聽說別名叫『顧小刀』,懟得敵人滿頭包。」

  「我是去交朋友的,又不是找茬的,他懟我幹嗎?」

  「行行,你去吧,回來告訴我結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