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立春又說道:「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優點和缺點是一體兩面,沒有誰是完美的。大人之間比孩子,孩子難受;同樣的,若是我們孩子湊一起,比父母,父母肯定會追著我們打,邊打還邊罵:老子就這樣了,你還想換爹媽是咋地。」

  眾人再次被逗笑,笑完,又多少受點啟發。

  顧立春前後呼應,順便把開頭那個問題回答了:「所以陶嬸說讓樹哥跟我學,時間長了,樹哥心裡難免會有叛逆之心,說不定以後就不理我了。」

  旁人還沒說話,李樹趕緊解釋道:「我、我不會。」

  顧立春順口接道:「你不會?那你比我高級多了。我奶奶老誇我堂哥,讓我跟他學,我心裡就不爽,見著我堂哥就躲開。你看我就是這麼一個沒有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李廣田認真道:「小顧,你這不是低級趣味,是人之常情。」

  陶蘭也笑著自我批評:「哎喲,聽小顧這麼一說,我以後也做一個高級的父母,不拿我們小樹跟比的孩子比了。不過,小顧你以後可得常帶小樹玩,有空你就來。」

  顧立春點頭答應:「我會常來的,只要你們別嫌我煩就行。」

  兩人都說怎麼可能。

  顧立春看著李樹道:「小樹,你也可以去找我,我住在五場303宿舍。」

  李樹聽到他在303宿舍不由得一驚,關切地問道:「你還好吧?」

  顧立春笑著點頭:「挺好的。」李樹心情很複雜。

  陶蘭和李廣田見兩人竟能聊起來,是既詫異又欣喜。

  吃完飯,大家又聊了一會兒天。

  顧立春適時提出告辭,他還得去郵局一趟。

  李樹自告奮勇地提出騎自行車送他回去,李廣田夫妻自然是欣然同意。

  李樹把顧立春送到宿舍樓下,又說了幾句話就回去了,臨走時,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提醒顧立春:「你要注意些,尤其是那個王小,他這人很可怕。」

  顧立春點頭:「謝謝你的提醒,我會注意的。」

  顧立春回到宿舍開始收拾要寄的東西,農場的供銷社東西很便宜,也算齊全,大家都叫它小賣部,有很多東西都是農場自產的,像是花生、豆子、棗子、山楂卷、梨子等等,還有一些零食,吃著還行,關鍵是能用糧票賣。

  因為食堂里菜量大,顧立春一天半斤糧食就夠吃了,剩下那一半就能買些別的東西。他買了棗子、山楂、花生、蜂蜜以及幾樣零食,再加上他假裝從家裡帶來、實則是出自空間農場裡的蘋果梨子,一共收拾了一大包袱。

  顧立春還寫了一封信,把自己在農場的情況都說了,還說他見到了姑父的同學,夫妻倆很熱情,還請他去家中吃飯,他在農場一切都好。

  信中又說,他訪查果農的事有了線索。不過,不是同一個果農,應該是同一片的,這些蘋果吃起來差不多,先寄一些讓他們嘗嘗,等農場月底放假時,應該能確定下來,最後他還問姑姑,如果對方同意,他該以怎樣的方式給他們,是郵寄還是有人來接。

  農場是真方便,裡面就有個小郵局,不用出農場大門,一切都能搞定。顧立春先寄東西,再寄信,信有三封,一封給姑姑,另外兩封是投稿。

  稿子是這幾天趕出來的的。他這幾天一直在考慮怎麼轉正的事,誠然,他動手能力不弱,會修一些簡單的機器,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只會修些簡單的,再往深了鑽研就不行了。所以走技術員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技術不行,那就來點文的,這個還真有可能。讀書時,他的語文成績挺好,作文每次都能當範文讀,大學四年靠自媒體和做視頻掙到了第一桶金。而他現在年紀小,記憶力強,正是大量閱讀和練習寫作的最佳時間。

  不過,寫文章也不能隨便寫,不要忘記這場運動叫什麼名,在這十年中,很多文人都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很多名作家被迫封筆。

  不過,他是貧下中農出身,顧家祖上十八代都是貧農,這年頭流行我窮我光榮。顧立春充分利用這份光榮,打算寫一些關於農場農業方面的文章,內容是積極的,思想是又紅又專的,先苟過這幾年,以後再放飛自我。

  在農場的這些天,每次宿舍里沒人時,他就坐桌前寫上一段。然後找吳胖辦了個閱覽證去閱覽室借了報紙看,揣摩一下當下的文章形勢和風格,記下報紙的投稿地址。

  他的《紅河農場紀事》以一個農場臨時工的視角來寫農場,開頭寫自己進入農場當臨時工的激動和好奇,中間來一段描寫,中後段開始抒情,讚揚勤勞能幹的農場職工,謳歌讚美黨的偉大,最後表示,他雖然在農場呆的時間很短暫,但思想受到了震撼,心靈受到了洗滌,境界得到了提高,人格得到了升華,結尾又寫了幾句又紅又專的口號,完美結束。另一篇跟這篇格式差不多,只是內容有所不同。

  這兩篇文章若是能發表,不僅能賺點稿費,還能給自己攢點資歷。

  不過,投稿這事,他連吳胖都沒告訴,畢竟,也不知道能不能投中,還是不要說為好。

  郵寄完東西,顧立春溜溜達達在農場裡轉悠一圈,散了個步,發了會兒呆,又去閱覽室看一會兒報紙,算著食堂該開飯了,他收拾一下去吃飯。

  一進食堂,便看到烏央烏央的人,一問才知道,今天食堂改善伙食,所以來吃飯的人很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