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立春一看到於書記,就大聲高呼:「報告領導,我有重要情況要稟報。」

  顧大海的臉色變了一下,立即喝止道:「立春,你又來搗亂是不是?這是公社領導,不許你放肆。你們趕緊回去。」他像趕蒼蠅似的揮舞著胳膊,滿臉的厭惡。

  顧立春激動地高喊道:「偉大領袖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

  於書記和趙幹事一臉肅然,等到顧立春喊完口號,於書記親切地問道:「小同志你這語錄背得好,你有什麼問題就說吧。」

  顧大海還想制止,於書記瞥了他一眼,他只能把話咽了回去,只是恨恨地瞪了顧立春一眼。

  顧立春把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於書記,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我爹對我奶已經沒有贍養義務了。他只對我二奶奶有贍養義務。畢竟,是我二爺二奶把我爹養大,供他讀書,給他娶妻蓋房。現在我二爺二奶把我爹養大了,我奶奶突然來這麼一招,是對我二奶奶的不公平。試問以後,誰還敢收養別人家的孩子,誰不害怕自己養大了被別人截了胡?」

  於書記皺著眉頭,這家庭關係還挺複雜,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

  於書記讓趙幹事去詢問鄉親們,關於顧大江過繼的事,本來要找當事人顧大江,可是他躲出去不在家,好在二奶奶做為當年的當事人之一在場,趙幹事就去問二奶奶。

  二奶奶跟趙幹事說得很清楚:「……當年的事,鄉親們都知道,立春爺爺還寫了證明給我家老頭子,當時說好的,大江給我們二房養老,跟大房再無關係,怎麼我們兩人把孩子養大了,她又突然要認回去養老,哪有這樣便宜的事?這是欺負我這個孤老婆子嗎?」

  趙幹事把事情匯報給於書記,於書記正在沉吟間,顧立春又接著說道:「於書記,剛才我說的是法律上,但我們國家素來提倡『百善孝為先』,儘管我們在法律上沒有義務贍養老人,可我們在內心也是願意孝敬老人的。我們一家不是不想孝順我奶奶,只是這個孝敬得在合理範圍內,有句老話叫『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則寒門無孝子』。咱們是新社會新國家,不是封建時代,總不至於發生那種為了養老娘而餓死孩子的事吧?」

  顧立春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這個國家,總有人慷他人之慨,喜歡搞道德綁架,他必須一開始就占據道德制高點,省得以後有人道德綁架他們一家。

  於書記先安撫顧立春幾句,便開始詢問顧大海和楊老太,顧大海先是話里話外影射顧大江不孝順,對老人不理不睬,顧立春兄妹幾個也不懂禮貌。老人家只是說狠話,想讓幾個孩子懂得孝順老人的道理,並不是真要他們的糧食,又說自己家口糧夠吃。

  楊老太早收起了對待顧立春一家的惡聲惡氣,顯得態度軟和,又通情達理。她順著大兒子的話,承認自己說得只是氣話,根本沒想真要糧食,沒想到嚇著幾個孩子了。

  這母子倆一唱一和,轉眼間就把不利情勢給扭轉了。

  於書記對顧大海語重心長地道:「大海,你是生產隊的領導,要以身作則,家屬也是。以後可別這麼鬧了。」

  顧大海表示接受領導批評,回去會深刻反省。

  楊老太也表示以後會注意管教孫子孫女會注意方式方法。

  於書記見兩人認錯態度良好,以為是自己的思想工作做得好,心裡十分滿意。

  顧立春覺得問題不會這麼輕易地被解決,這母子倆所謂認錯態度良好,也只是權宜之計。

  他接著說道:「既然大伯和奶奶都說是開玩笑,我們就信了,只是口說無憑,還請大伯寫個保證書,保證我奶以後也不逼我們要糧食。」

  顧大海瞪著眼問顧立春:「你難道連你奶和我都不信?」

  顧立春微微一笑,沒有回答。

  顧大海咬著牙道:「行,為了讓你安心,我一會兒我給你們寫。」

  顧立春寸步不讓:「麻煩大伯現在就寫。因為你陽奉陰違也不是第一次了。大家都說你當著領導是一副面孔,當著群眾又是另一副面孔。我只相信於書記這樣公平公正、為人民群眾著想的領導。」

  遠遠圍觀的眾人:「……」

  這立春可真敢說呀。大家真佩服顧立春的膽子,不但敢說顧大海的不是,還當著公社領導的面竟然說話這麼順暢,一點都不磕巴。他們誰都做不到。以前是他們小看了這小子。

  於書記感覺自己通體舒泰,然後用意味深長地目光看了顧大海一眼,看來他對這個顧大海同志了解得還不夠呀。

  顧大海臉色一白,忍著怒氣對顧立春道:「你胡說什麼?行,你要條子是吧,我現在就寫。」

  顧大海沉著臉回屋刷刷寫完了保證書,於書記看了一眼還算滿意,親手交給顧立春,笑吟吟地道:「小同志,你這次放心了吧?」

  顧立春一臉感激:「謝謝領導為我做主,我終於不用擔心弟弟妹妹餓死了。」

  於書記又勉勵了顧立春幾句,王記者還悄悄跟他說,有空要採訪他,顧立春點頭答應,事情當然鬧得越大越好。

  當然,於書記也不忘了給顧大海做思想教育工作,顧立春沒聽到他們說什麼,只看到在鄉親們面前威風八面的大伯在於書記面前唯唯諾諾,一副孫子樣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