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去了倭國人的司令部,那可真叫在劫難逃了,現在至少還能拼一把。
「我們戲班早就定下了那壯生意,恐怕不好推拒,我和你們的向山大佐也是朋友,這樣吧,不如我留下來,大佐想聽戲,著實不需要太多人,而且我相信,大佐願意賣我這個面子。」
孟小平從馬車上下來,他的話讓那些原本準備拼一把的漢子愣住了。
「那怎麼行呢。」
有一個不太能沉住氣的青年緊張地說道。
孟小平應該算是他們此行除了簡家家眷外最要緊的人物了,孟小平要是出事,他們此行的任務就不算成功。
「放心吧,蔣老太爺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他不會計較我不能到場的事。」
孟小平語氣輕鬆地說道,讓原本對那漢子態度有些狐疑的倭國人放下了心中的疑惑。
其實這是最好的辦法,為防止走漏風聲,他們秘密潛入四九城,來的人手並不多,而眼前這群倭國人裝備精良,且一旦動手會引來更多的倭國士兵,也不能保證班主等無辜華國百姓的安危,孟小平的挺身而出,成了解決這個危機的最好方案。
看著依舊笑的雲淡風輕的孟小平,這些漢子的心情無比沉重,如果可以,他們寧可用自己的性命交換。
「這……」
幾個倭國人交頭接耳商量了一番,似乎也有些忌諱往日向山大佐對孟小平的友善態度。
「一個人,怎麼夠呢?」
這些士兵也曾陪向山大佐聽過幾場戲,也知道一場戲不可能只有一個角兒。
一聽是要去倭國人的軍部場戲,在場的這些人都很不情願,唯獨小豆子人小膽大,平日裡又粘著孟小平,主動要求留下來。
小豆子心想著,去了蔣太爺家,有那麼多師叔師姑們在,他未必能夠混到一個像樣的角色,可要是留下來,他就能完完整整唱上一段戲了。
「胡鬧,你那點本事怎麼好在人家軍部開嗓。」
孟小平的情緒有些失控,從小看著他長大的戲班主品出了一些東西。
「小平哥,我……」
小豆子想說,自己的基本功已經練紮實了,他能夠上台了,可話沒說完,就被戲班主打斷了。
「你小平哥說的沒錯。」
戲班主的眉頭狂跳,他無兒無女的,除了戲班,就屬幾個他一手帶大的孩子最重要,而小豆子的年齡最小,戲班主平日對他看似管教嚴厲,實際上最疼的也是他。
「大順,我跟小平留下來,戲班就暫時交給你了。」
戲班主沉聲說道,戲班主也是從小練的童子功,雲鑼、堂鼓、撞鐘……樣樣精通。
「徐叔。」
孟小平聲音艱澀,看著那個早已長出白髮的老人,心中鈍痛。
此刻,他多想告訴這些人,走!全都離開這裡,除了他,誰都不要留下!
「唱戲也不能少了二胡啊,蔣太爺那兒也不是特別要緊的,徒弟啊,師傅就留下不走了,你可別砸了師傅的招牌啊。」
又一個老師傅主動提出要留下來,這個戲園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彼此之間無比熟悉,尤其這些老成精的傢伙們,在戲園子裡看慣了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表演,孟小平剛剛顯露出的一些破綻情緒,叫他們心中警醒起來。
在這個二胡師傅之後,又有幾個老師傅主動站了出來,其中還有一個已經不再上台,基本只負責教徒弟的老武生。
倭國那些士兵並沒有察覺這裡頭的奧妙,他們只覺得唱戲這個行當就應該越老越精湛,只當這個戲班子的人很上道,知道把最好的人留下來。
戲院裡的其他年輕人沒有老一輩機敏,就算有覺得奇怪的,這會兒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倒覺得這次出城難免舟車勞頓,自個兒的師傅們留在城裡挺好。
「師傅,我捨不得離開您。」
小豆子沒能順利留下,有些委屈地拉了拉戲班主的衣擺。
「乖乖聽你師叔師兄們的話,小豆子,你是孤兒,之前師傅總想著或許哪一天你爹娘就回來找你了,只給你取了個名兒,卻沒有給你一個姓,以後你就跟我姓吧,叫徐豆兒,你就是我的兒子啦。」
戲班主收養了好些孤兒,那些人要麼喊他叔,要麼喊他師傅,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收養過屬於自己的子女,他給了小豆子姓,就是真的認了這個兒子,讓他傳遞他們老徐家的香火。
「爹!爹,您真的認我了,我早就想喊你爹了。」
小豆子的眼睛泛著光亮,興奮地直接蹦了起來,一點也不認生,張口喊了好幾聲爹。
戲班子裡的人都為這一幕感到高興,那些留下來的人也跟著樂呵,看著因為有了爹滿面笑容的小豆子,眼底卻是滿滿的悲愴。
戲班子的人帶著裝有「行頭」的箱子走了,孟小平告訴倭國的那些士兵,最好的行頭在戲園子裡,那些人也沒攔著,只是帶著孟小平一行人離開。
*
「大樹,人都接到了?」
一個多小時後,戲班子的人來到了下一個小城,只是沒等進城,就被一群人攔在了城外的山腳下。
「接到了。」
正當戲園子裡的那些人面露疑惑的時候,幾個剛來戲園不久的雜役點頭和那些人搭上了話。
他們下了馬車,在那些人詫異的目光下打開了那些箱子,原本應該裝著行頭的箱子裡居然躺著一個個人,那些面孔分外熟悉,這不就是他們剛剛唱戲的那戶簡姓人家家裡的主子們嗎?
「我們戲班早就定下了那壯生意,恐怕不好推拒,我和你們的向山大佐也是朋友,這樣吧,不如我留下來,大佐想聽戲,著實不需要太多人,而且我相信,大佐願意賣我這個面子。」
孟小平從馬車上下來,他的話讓那些原本準備拼一把的漢子愣住了。
「那怎麼行呢。」
有一個不太能沉住氣的青年緊張地說道。
孟小平應該算是他們此行除了簡家家眷外最要緊的人物了,孟小平要是出事,他們此行的任務就不算成功。
「放心吧,蔣老太爺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他不會計較我不能到場的事。」
孟小平語氣輕鬆地說道,讓原本對那漢子態度有些狐疑的倭國人放下了心中的疑惑。
其實這是最好的辦法,為防止走漏風聲,他們秘密潛入四九城,來的人手並不多,而眼前這群倭國人裝備精良,且一旦動手會引來更多的倭國士兵,也不能保證班主等無辜華國百姓的安危,孟小平的挺身而出,成了解決這個危機的最好方案。
看著依舊笑的雲淡風輕的孟小平,這些漢子的心情無比沉重,如果可以,他們寧可用自己的性命交換。
「這……」
幾個倭國人交頭接耳商量了一番,似乎也有些忌諱往日向山大佐對孟小平的友善態度。
「一個人,怎麼夠呢?」
這些士兵也曾陪向山大佐聽過幾場戲,也知道一場戲不可能只有一個角兒。
一聽是要去倭國人的軍部場戲,在場的這些人都很不情願,唯獨小豆子人小膽大,平日裡又粘著孟小平,主動要求留下來。
小豆子心想著,去了蔣太爺家,有那麼多師叔師姑們在,他未必能夠混到一個像樣的角色,可要是留下來,他就能完完整整唱上一段戲了。
「胡鬧,你那點本事怎麼好在人家軍部開嗓。」
孟小平的情緒有些失控,從小看著他長大的戲班主品出了一些東西。
「小平哥,我……」
小豆子想說,自己的基本功已經練紮實了,他能夠上台了,可話沒說完,就被戲班主打斷了。
「你小平哥說的沒錯。」
戲班主的眉頭狂跳,他無兒無女的,除了戲班,就屬幾個他一手帶大的孩子最重要,而小豆子的年齡最小,戲班主平日對他看似管教嚴厲,實際上最疼的也是他。
「大順,我跟小平留下來,戲班就暫時交給你了。」
戲班主沉聲說道,戲班主也是從小練的童子功,雲鑼、堂鼓、撞鐘……樣樣精通。
「徐叔。」
孟小平聲音艱澀,看著那個早已長出白髮的老人,心中鈍痛。
此刻,他多想告訴這些人,走!全都離開這裡,除了他,誰都不要留下!
「唱戲也不能少了二胡啊,蔣太爺那兒也不是特別要緊的,徒弟啊,師傅就留下不走了,你可別砸了師傅的招牌啊。」
又一個老師傅主動提出要留下來,這個戲園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彼此之間無比熟悉,尤其這些老成精的傢伙們,在戲園子裡看慣了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表演,孟小平剛剛顯露出的一些破綻情緒,叫他們心中警醒起來。
在這個二胡師傅之後,又有幾個老師傅主動站了出來,其中還有一個已經不再上台,基本只負責教徒弟的老武生。
倭國那些士兵並沒有察覺這裡頭的奧妙,他們只覺得唱戲這個行當就應該越老越精湛,只當這個戲班子的人很上道,知道把最好的人留下來。
戲院裡的其他年輕人沒有老一輩機敏,就算有覺得奇怪的,這會兒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反倒覺得這次出城難免舟車勞頓,自個兒的師傅們留在城裡挺好。
「師傅,我捨不得離開您。」
小豆子沒能順利留下,有些委屈地拉了拉戲班主的衣擺。
「乖乖聽你師叔師兄們的話,小豆子,你是孤兒,之前師傅總想著或許哪一天你爹娘就回來找你了,只給你取了個名兒,卻沒有給你一個姓,以後你就跟我姓吧,叫徐豆兒,你就是我的兒子啦。」
戲班主收養了好些孤兒,那些人要麼喊他叔,要麼喊他師傅,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收養過屬於自己的子女,他給了小豆子姓,就是真的認了這個兒子,讓他傳遞他們老徐家的香火。
「爹!爹,您真的認我了,我早就想喊你爹了。」
小豆子的眼睛泛著光亮,興奮地直接蹦了起來,一點也不認生,張口喊了好幾聲爹。
戲班子裡的人都為這一幕感到高興,那些留下來的人也跟著樂呵,看著因為有了爹滿面笑容的小豆子,眼底卻是滿滿的悲愴。
戲班子的人帶著裝有「行頭」的箱子走了,孟小平告訴倭國的那些士兵,最好的行頭在戲園子裡,那些人也沒攔著,只是帶著孟小平一行人離開。
*
「大樹,人都接到了?」
一個多小時後,戲班子的人來到了下一個小城,只是沒等進城,就被一群人攔在了城外的山腳下。
「接到了。」
正當戲園子裡的那些人面露疑惑的時候,幾個剛來戲園不久的雜役點頭和那些人搭上了話。
他們下了馬車,在那些人詫異的目光下打開了那些箱子,原本應該裝著行頭的箱子裡居然躺著一個個人,那些面孔分外熟悉,這不就是他們剛剛唱戲的那戶簡姓人家家裡的主子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