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面面相覷,個個面色恍惚,默然著一時之間沒有說出其他話來。

  有人下意識的朝著明珠望去, 明珠面色略變,再看看索額圖嘴角得意勾笑,哪裡還不明白自己得了差信!

  可恨!明珠盯著索額圖的雙眼都快噴出火來!冷笑一聲, 他壓抑住怒火, 面上帶著一絲疑問含笑出列:「皇上, 奴才不明白李大人所說的學堂一事如何?是要將現今的官家學塾或是國子監直接改制了?那裡面現在讀書的學子怎麼辦?」

  李霨笑道:「前些日子的軍演, 臣等實在是心醉不已,可戴大人卻說如他才幹者遠超千百數,唯有他一人因著官宦之家出身才能走到皇上面前,將自己一身才幹獻給皇上所用。」

  他侃侃而述:「臣聞言心中愧疚不已, 臣得皇上允許, 帶不少同僚在京郊參觀。近有官道瀝青地, 遠有堤壩水泥牆, 這拯救了多少萬戶黎民百姓的性命?讓多少黎民百姓能夠不再擔憂每年大水沖走一家人一輩子的積蓄?讓多少黎民百姓有一棟可以住得暖不用擔心再漏水的房屋?

  更不用提增量生產的稻米已比過往要翻了一倍收成,這又讓多少人能夠吃飽飯?諸位大人!」

  李霨聲音沉重:「可做出這些貢獻的人,那些個匠人自己呢?官家的農莊已屬於待遇優渥,可他們僅僅只能維持溫飽,因著出身貧賤,非但連老百姓的一聲好都聽不到,甚至連一件新衣都難得制一制,更別提有錢給孩子讀書習字。」

  明珠迅速低頭,收斂起面上的表情,思量的眼光閃爍不定。

  「臣將自己一些肺腑之言告訴皇上,只求皇上能為這些才智聰敏,有能力為大清江山社稷做出一番貢獻,卻因為出身卑賤而無晉升之途的人尋一條出路!」李霨說完話,他再次跪在地上,重重磕頭泣聲道。

  「皇上!這些匠人如何可以為官?」明珠搖頭道,「李大人所說有一定道理,可這些人沒有文化,許多連大字都不識。若是皇上對他們的貢獻滿意,賞賜一番讓他們的子弟可以讀書也就罷了,何必讓所有人都能夠……」

  還未等明珠說完,李霨就不滿的開口:「為何不能?」

  「皇上!匠人自古以來都是放入賤籍!大清已是寬宏大量去除匠籍!這些匠人應該對皇上感激涕零,還膽敢索要更多?奴才明白這些匠人對大清有功,可是既然除了賤籍,已是本朝寬宏大量之舉。如若匠人也可為官,讓天下讀書人情以何堪?」

  「怎麼不能?」索額圖嗤笑一聲,大步邁出拱手朝康熙說道,「皇上!那些個讀書人若是能做出槍炮,讓那些個外國使臣屁都不敢放就滾蛋,奴才也是樂得讓他們直接做官!只可惜他們一個個就和明珠一般嘴上說的快,遇見事兒就乾瞪眼!」

  「索額圖你——!」明珠大怒。

  「索額圖!」康熙斥了一聲。

  李霨在台下咳了一聲,瞪了眼放地圖炮的索額圖:「納蘭大人,我們現在開設學堂,就是為了讓這些有能之士能夠讀書知法,更能讓原先就對這些農務水利技術有興趣的貧困學子能有另外一條出路!

  既然讀書也是想要為官為這天下做出貢獻,讓這些已經為天下做出貢獻的匠人們讀書為官又有何不妥呢?」

  「雖說文治武功,以文治國,以武護國。」李光地也出列說道,「可我們不能忘記,文章的紙,穿著的布,吃喝的米,打仗的器可都是出自匠人之手,匠人和農民一般都是文治武功的基礎。」

  「按納蘭大人所說的話,我們就只能讓戶部那些個連算術都不會的文人來做事?」林如海最後出列補充。

  他早對此心有不滿了,在戶部一連數年,戶部有幾名主事居然連算數都從未接觸過,更不要說剛進戶部的司務、筆帖式或是七品的不入流小官了!

  三人輪番說話來對自己進行反駁,這讓明珠很是惱怒,他環視眾人,目光最後停留在林如海身上,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林大人這話是什麼意思?」

  「皇上!臣願意當眾測試!」

  「哦?測試什麼?」康熙順著話笑眯眯的詢問道。

  「臣請皇上,在六部中請十位小官,再請十位郊外農莊做事的匠人,比一比誰能計算出之前修建京城道路所需的總花費!」林如海一席話說得坦坦蕩蕩。

  「開什麼玩笑?那些個沒讀過書的匠人如何辦得到?」明珠不敢相信的搖了搖頭。

  「納蘭大人,賭不賭?」

  「奴才賭了!」明珠冷笑一聲,「那林大人願意拿什麼和本官賭?」

  「本官……」林如海剛想開口,康熙撫掌笑道:「既然如此,若是明珠勝了,那此事就暫且挪後再議,若是林如海勝了,這件事,明珠你就必須協助林如海辦理,如何?」

  明珠此刻也位居武英殿大學士兼太子太師,威勢赫赫,在朝中地位自然遠在林如海這個戶部侍郎之上。

  要明珠低頭給林如海做事——明珠輕笑一聲,卻是看也不看林如海一眼毫無懼色:「奴才遵旨!」

  林如海慢了一步,也不甘示弱朗聲道:「臣遵旨!」

  看著兩邊氣勢洶洶的模樣,康熙也不再遲疑,吩咐梁九功按著兩人的要求去選十名戶部的京官和十名郊外農莊的匠人。

  「你們兩人對被選擇的人有何要求?」

  「皇上,既然為的是做對比。」明珠心思深沉,腦內思慮在瞬間轉過幾回,「考慮到在戶部時間越長,知道京城修建事情越多的情況,臣請皇上選擇近五年進士出身的戶部京官和林大人選的人選進行比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