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劉法祖連連點頭,說了好幾個謝字,忽而,他沉默了,良久後才很鄭重的說,“畢老闆,我真要感謝你,不僅因為你成全了我和湘凝團圓,還因為最近這段時間,我一直處於煎熬和掙扎之中。我以為醫者父母之心,挽救生命不該分三六九等,所以就算是敵軍傷者也該以人道之責盡心救治。可是,我一面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另一面他們卻傷害著我的朋友親人,甚至於和我一樣懷有醫者仁心的央央也不能倖免,我們去救他們,卻要眼睜睜的看著我們自己的孩子無人醫治而死。醫道到底是什麼?人道到底是什麼?我是越來越不懂了。在這個時候,畢老闆能幫我從這個死局中解脫出來,是施了莫大的恩德給法祖。”
畢慶堂皺著眉,聽著劉法祖的話,搖頭嘆道,“你和小妹,你們這些人啊,書讀得太多,幹什麼都要挖出個原因,說出個子午卯酉來。其實人呢,想做什麼就趕快去做,別有那麼多的顧忌。我這送完你,還要去送林稚菊他們夫妻倆。”“送他們去哪兒?”“去西北,我那邊的朋友說他們那裡很缺醫生,林稚菊和吳恩也不願意再呆在上海了,很想去那邊,我就做個順水人情吧。”
“畢老闆,那我能不能問問,您怎麼忽然間,忽然間……”“其實你就是想問,我怎麼忽然間做起這樣的好事了,是嗎?”看著劉法祖問得吞吞吐吐,畢慶堂搶先一步替他說出了口,之後,他笑著嘆了口氣,“我做這些,還能因為什麼,都是她嘛。以安全計,我想叫她關了醫院,在租界開個只看兒科的小診所,這年月,醫院大,樹大招風總不是好事,可我想她即便願意,也會顧念著你們,所以趁她病著的時候,我就把你們全都安排好。其實說到底,只要能她好好的,我做這些又算得了什麼。”
臨行前,劉法祖忽然頗有感觸的對畢慶堂說,“我以前只認得徐治中,我當時覺得他深情至此,央央若不嫁他,便是瞎了眼。淪陷後,我對你、對你和央央了解的更多了,才覺得,你們情深如許,若是央央真和徐治中走了,那才真是瞎了眼!”畢慶堂聽了他的話,雖是欣慰卻面有苦楚的叨念,“事到如今我卻覺得,小妹若真和他走了,也算是好事。總好過現在,一次次的失望,不但心傷透了,身體又成了這個樣子。歸根結底,我還是想自己多了些,才一直不甘心、不放手。”劉法祖難以置信的望著畢慶堂,漸漸地,他的眼中里有了些許憐憫與不忍,畢慶堂最看不得別人如此看他,便顧左右而言他的笑言,“你這次去重慶就能看見徐治中,那小子,打了幾場勝仗,又升官嘍!”
一葉小舟,載著思妻心切的劉法祖翩然而去,站在岸上的畢慶堂體悟著他人的妻子團聚,心中頗有些戚戚然……
一九三八年底,在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武漢會戰中,日軍戰死及病亡十餘萬人,而我國軍隊陣亡更是高達四十萬,我國軍民以巨大的犧牲迎來了戰爭相持階段,日軍的囂張氣焰逐漸消失,焦灼情緒滋生,這一點,也體現在淪陷區中。在上海,日偽政府對畢慶堂這樣有影響力的洋場大亨也加緊了控制與收買的步伐。
除夕的下午,外面飄著稀稀落落的雪花,零散的炮竹聲響在街道上,帶著戰時淪陷區里虛張聲勢的稀薄喜氣。畢慶堂拎著一提紙包交給在公寓的廚房裡擇菜的吳媽,小聲叮囑,“裡面是金錢鰵,頂級花膠,和蟲草一起煲湯,晚上睡覺前,看著她喝完!”吳媽小心接過來,交給旁邊的兒媳,擰著眉頭感慨道,“哎喲喲,我看要是吃了龍肉小姐的身體能好啊,姑爺也都弄得來吧!”畢慶堂聞言連忙抬手道,“咱們說話小點兒聲,別吵了她休息。”“沒睡呢,在裡面,姑爺你去看看吧。”
推開臥室的門,譚央蓋著毛毯坐在窗前的躺椅上,膝上還放著一本書,《隨園詩話》。譚央背後的傷才好不久,也是最近幾天才敢平躺和靠椅背坐著,再加上她小產次日去畢公館感了風寒,纏綿病榻日久,人也蒼白消瘦了很多。
看見畢慶堂進來譚央便合了書放到桌上,“來了?”“曉得我來才把書放遠?”譚央低頭笑了,“天天要我睡覺,哪兒有那麼多瞌睡?”畢慶堂細細看著她的臉,柔聲問,“覺得身體好些了嗎?”“好了,好得差不多了。”“可我看你氣色還是不好。”“沒有,是總不出屋子的原因,”她低聲辯白。
畢慶堂坐在她身邊,盯著桌子上的書,忽然問,“小妹,日字下面放一個襄陽的襄,念什麼?”“囊的去聲,是過去、從前的意思,”譚央說完後,又疑惑的問,“你從哪裡看來的?”畢慶堂拿起桌上的《隨園詩話》,一板一眼的說,“這本書里,猶戀戀於曩日之圭峰月下。”“你在看《隨園詩話》?”她回過頭略有些吃驚的問。畢慶堂苦著臉為難道,“好難的東西,總要查字典!”
譚央聽後沉默良久,隨即輕笑道,“不會的,你可以直接問囡囡,她現在古文也學得不錯。”畢慶堂板著臉假慍,“小妹,你這是故意尋我開心對不對?”說完,兩個人都笑了。待收住笑後,譚央問,“囡囡呢?在幹什麼呢?”“在家裡畫東西呢,說要畫完晚上拿給你看。”“她晚上來啊?”“對,她說今晚要來和你吃晚飯。”譚央聽見後便笑了,因這溫暖與期待,眸子亮了,臉色也難得的紅潤起來。這一幕,被畢慶堂看在眼裡,心中倒是沉重起來。
畢慶堂皺著眉,聽著劉法祖的話,搖頭嘆道,“你和小妹,你們這些人啊,書讀得太多,幹什麼都要挖出個原因,說出個子午卯酉來。其實人呢,想做什麼就趕快去做,別有那麼多的顧忌。我這送完你,還要去送林稚菊他們夫妻倆。”“送他們去哪兒?”“去西北,我那邊的朋友說他們那裡很缺醫生,林稚菊和吳恩也不願意再呆在上海了,很想去那邊,我就做個順水人情吧。”
“畢老闆,那我能不能問問,您怎麼忽然間,忽然間……”“其實你就是想問,我怎麼忽然間做起這樣的好事了,是嗎?”看著劉法祖問得吞吞吐吐,畢慶堂搶先一步替他說出了口,之後,他笑著嘆了口氣,“我做這些,還能因為什麼,都是她嘛。以安全計,我想叫她關了醫院,在租界開個只看兒科的小診所,這年月,醫院大,樹大招風總不是好事,可我想她即便願意,也會顧念著你們,所以趁她病著的時候,我就把你們全都安排好。其實說到底,只要能她好好的,我做這些又算得了什麼。”
臨行前,劉法祖忽然頗有感觸的對畢慶堂說,“我以前只認得徐治中,我當時覺得他深情至此,央央若不嫁他,便是瞎了眼。淪陷後,我對你、對你和央央了解的更多了,才覺得,你們情深如許,若是央央真和徐治中走了,那才真是瞎了眼!”畢慶堂聽了他的話,雖是欣慰卻面有苦楚的叨念,“事到如今我卻覺得,小妹若真和他走了,也算是好事。總好過現在,一次次的失望,不但心傷透了,身體又成了這個樣子。歸根結底,我還是想自己多了些,才一直不甘心、不放手。”劉法祖難以置信的望著畢慶堂,漸漸地,他的眼中里有了些許憐憫與不忍,畢慶堂最看不得別人如此看他,便顧左右而言他的笑言,“你這次去重慶就能看見徐治中,那小子,打了幾場勝仗,又升官嘍!”
一葉小舟,載著思妻心切的劉法祖翩然而去,站在岸上的畢慶堂體悟著他人的妻子團聚,心中頗有些戚戚然……
一九三八年底,在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武漢會戰中,日軍戰死及病亡十餘萬人,而我國軍隊陣亡更是高達四十萬,我國軍民以巨大的犧牲迎來了戰爭相持階段,日軍的囂張氣焰逐漸消失,焦灼情緒滋生,這一點,也體現在淪陷區中。在上海,日偽政府對畢慶堂這樣有影響力的洋場大亨也加緊了控制與收買的步伐。
除夕的下午,外面飄著稀稀落落的雪花,零散的炮竹聲響在街道上,帶著戰時淪陷區里虛張聲勢的稀薄喜氣。畢慶堂拎著一提紙包交給在公寓的廚房裡擇菜的吳媽,小聲叮囑,“裡面是金錢鰵,頂級花膠,和蟲草一起煲湯,晚上睡覺前,看著她喝完!”吳媽小心接過來,交給旁邊的兒媳,擰著眉頭感慨道,“哎喲喲,我看要是吃了龍肉小姐的身體能好啊,姑爺也都弄得來吧!”畢慶堂聞言連忙抬手道,“咱們說話小點兒聲,別吵了她休息。”“沒睡呢,在裡面,姑爺你去看看吧。”
推開臥室的門,譚央蓋著毛毯坐在窗前的躺椅上,膝上還放著一本書,《隨園詩話》。譚央背後的傷才好不久,也是最近幾天才敢平躺和靠椅背坐著,再加上她小產次日去畢公館感了風寒,纏綿病榻日久,人也蒼白消瘦了很多。
看見畢慶堂進來譚央便合了書放到桌上,“來了?”“曉得我來才把書放遠?”譚央低頭笑了,“天天要我睡覺,哪兒有那麼多瞌睡?”畢慶堂細細看著她的臉,柔聲問,“覺得身體好些了嗎?”“好了,好得差不多了。”“可我看你氣色還是不好。”“沒有,是總不出屋子的原因,”她低聲辯白。
畢慶堂坐在她身邊,盯著桌子上的書,忽然問,“小妹,日字下面放一個襄陽的襄,念什麼?”“囊的去聲,是過去、從前的意思,”譚央說完後,又疑惑的問,“你從哪裡看來的?”畢慶堂拿起桌上的《隨園詩話》,一板一眼的說,“這本書里,猶戀戀於曩日之圭峰月下。”“你在看《隨園詩話》?”她回過頭略有些吃驚的問。畢慶堂苦著臉為難道,“好難的東西,總要查字典!”
譚央聽後沉默良久,隨即輕笑道,“不會的,你可以直接問囡囡,她現在古文也學得不錯。”畢慶堂板著臉假慍,“小妹,你這是故意尋我開心對不對?”說完,兩個人都笑了。待收住笑後,譚央問,“囡囡呢?在幹什麼呢?”“在家裡畫東西呢,說要畫完晚上拿給你看。”“她晚上來啊?”“對,她說今晚要來和你吃晚飯。”譚央聽見後便笑了,因這溫暖與期待,眸子亮了,臉色也難得的紅潤起來。這一幕,被畢慶堂看在眼裡,心中倒是沉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