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胤禛對胤祥淡笑道:「這次十三弟就留著吧,如今朝中確實離不開你。」
胤祥見胤禛如此,摸摸腦門笑道:「臣弟跟十哥說笑呢,無論在朝中還是領兵出征不都是為咱們愛新覺羅家辦事麼。」
胤礽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還是十三弟深明大義,不愧是皇上最信任的弟弟。」胤祥摸摸鼻子沒說話,也不知道自己哪兒得罪這個脾氣古怪的二哥了。胤禛淡然接口道:「如此,戶部和兵部那邊就請大哥和二哥多多照看了。十三弟依日辦吏部和江南那邊的事物吧。江南總督前兒上了摺子兩江並閩浙四省經過這幾年的改制成效頗佳,可以試著往全國推行。十三弟選一批年輕精幹的人才放到江南去吧,朝中也該有些變動了。」胤礽和胤禵對視了一眼,知道胤禛是想要把推行改革這項大功勞放在胤祥身上的意思,而且如此一來,大批官員下到江南四省,那麼朝廷和全國各地的官員也將會大幅度變動,也會讓朝中某些人措手不及。而從江南升上來的人必然都是效忠於胤禛的人。對此胤褆倒是無所謂,他本身就有軍功在身,有負責著改制八旗軍務的事,一旦完成了也是一件不遜於胤祥大天大功勞。從這方面說胤褆覺得這個皇帝四弟也算個極厚道的人,不貪功,將這些必然史冊留名的功勞都分給他們這些兄弟了。
胤祥點頭答應下來,胤稹才看向胤礽道:「二哥管著戶部,乃是國家重中之重。這些東西原本打算交給九弟來辦,他對這些也熟悉
些。不過現在九弟不在,只能偏勞二哥多費心了。橫豎這些也是急不來的,二哥不妨慢慢摸索,朕讓七弟和十二弟協助你。」說完,從一邊的桌上去過厚厚的卷宗交給蘇培盛。胤礽原本聽說原是要交給胤禟的心裡還有些不悅,從蘇培盛手裡接過東西瞄了幾眼卻是神色微變。心裡的不悅倒是消散了很多,這裡面的東西的確並非他擅長的,不過胤禛說的也沒錯,這些確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辦得起來的,也不用著急。胤礽不自得有些興奮起來,就連之前和胤禩較勁的心思也淡了不少,爺要是將這些事兒都辦成了,還不比當個無過無過的皇帝要痛快得多?抬頭看著胤禛,胤礽皺了一下眉道:「皇上高瞻遠矚,臣不如。」
這一刻,驕傲的太子殿下才真正的對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四弟心悅誠服。
胤禛道:「都是自家兄弟,二哥不必如此。還有一份東西,勞煩二哥帶去給三哥吧。」自從胤禛登基,胤祉雖然沒表示什麼不快也沒有和胤禩走得近,但是同樣也沒有對胤禛表示出親近和臣服。即使不說也明自,胤祉心裡還是有些不痛快的。只是他本身非嫡非長,也沒有什麼驚人的功績也就沒什麼好說了。如今出了上朝也只是躲在家裡修書,並不理會朝中的庶務。胤礽點頭,從蘇培盛手中接過進過來的卷宗,也不看是什麼直接和自己的那份放在一起就是了。
胤誐看著眼前兄弟和睦的一幕皺了皺眉,有些擔憂的開口道:「四哥,八哥---」
胤禛淡然道:「八弟才華出眾,朕和各位兄弟都是知道的。十弟若是有空不妨多勸勸他。」
胤誐苦笑,若是勸得住他們靛不勸麼?八哥看著性格溫文爾雅,但是身份皇子有哪一個是真的溫雅無爭的?如今九哥遠赴海外,自己也早早的和八哥疏遠了,只怕在八哥心裡他們這兩個弟弟都形同背叛了一半,心裡只會更恨。胤禛看著胤誐,淡聲道:「只要他不叛國不觸朕逆鱗,朕不會傷他性命。」胤誐心中鬆了口氣,也知道這樣的承諾已經是身為皇帝的極限了,真心笑道:「多謝皇上。」無論如何八哥是絕不會對大清不利的,這一點自信胤誐還是有的。
等到胤礽等人告退,黛玉才從後殿出來。胤禛起身拉著她一起坐下柔聲問道:「弘旻睡了?」
黛玉點頭,無奈的道:「他若是不睡我哪裡出得來?」也不知怎麼回事,弘曜弘晏幾個出生後一直格外乖巧,幾乎從來不讓黛玉費什 麼心思,即使康熙天天將三個小的留在自己身邊,三個才不過五六歲的娃娃依然每天樂呵呵的,見到黛玉胤禛依然親得讓康熙嫉妒。而這個最小的弘旻一生下來似乎就特別愛哭,除了睡著了平時幾乎都是黛玉親手照顧,只要一眼看不到黛玉便哭得昏天暗地。黛玉一邊照顧著弘旻,心裡更覺得對其他幾個還子照顧得極少,不過兩個大的跑的遠遠地,三個小的也都精靈古怪孝順的很,並不讓黛玉怎麼操心,因此黛玉對弘旻也就越發的上心起來,每每讓胤禛看了忍不住皺眉,「你如此寵著他,以後長大了還得了?」在胤禛眼裡,兒子就是用來磨礪的,女兒才是拿來疼寵的。
黛玉淺淺微笑,輕嘆道:「旻兒還小,能懂得什麼?現在想想我竟沒怎麼照顧過曜兒他們,一晃幾個孩子都已經長大了。」胤禛心知黛玉雖然面上不顯,心裡還是在為兩個離家的孩子掛心不己,摟著她低聲道:「弘曜自有人照顧著,最多兩三年也該回來了。弘晏我已經吩咐弘哲看著她,過段日子跟弘哲一道回來,不用擔心。」黛玉點了點頭,將心中的擔憂壓下。四哥平日裡處理政務已經很忙了,她並不希望還要讓他抽出經時間精力來安慰自己,「出征西藏的事情皇阿瑪可是有什麼話說?」
胤禛拉著黛玉的手靠著軟榻漫不經心的道:「也沒什麼,不過就是想要給老十四一個機會罷了。皇阿瑪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我讓十弟掛帥皇阿瑪也沒有反對。」
胤祥見胤禛如此,摸摸腦門笑道:「臣弟跟十哥說笑呢,無論在朝中還是領兵出征不都是為咱們愛新覺羅家辦事麼。」
胤礽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還是十三弟深明大義,不愧是皇上最信任的弟弟。」胤祥摸摸鼻子沒說話,也不知道自己哪兒得罪這個脾氣古怪的二哥了。胤禛淡然接口道:「如此,戶部和兵部那邊就請大哥和二哥多多照看了。十三弟依日辦吏部和江南那邊的事物吧。江南總督前兒上了摺子兩江並閩浙四省經過這幾年的改制成效頗佳,可以試著往全國推行。十三弟選一批年輕精幹的人才放到江南去吧,朝中也該有些變動了。」胤礽和胤禵對視了一眼,知道胤禛是想要把推行改革這項大功勞放在胤祥身上的意思,而且如此一來,大批官員下到江南四省,那麼朝廷和全國各地的官員也將會大幅度變動,也會讓朝中某些人措手不及。而從江南升上來的人必然都是效忠於胤禛的人。對此胤褆倒是無所謂,他本身就有軍功在身,有負責著改制八旗軍務的事,一旦完成了也是一件不遜於胤祥大天大功勞。從這方面說胤褆覺得這個皇帝四弟也算個極厚道的人,不貪功,將這些必然史冊留名的功勞都分給他們這些兄弟了。
胤祥點頭答應下來,胤稹才看向胤礽道:「二哥管著戶部,乃是國家重中之重。這些東西原本打算交給九弟來辦,他對這些也熟悉
些。不過現在九弟不在,只能偏勞二哥多費心了。橫豎這些也是急不來的,二哥不妨慢慢摸索,朕讓七弟和十二弟協助你。」說完,從一邊的桌上去過厚厚的卷宗交給蘇培盛。胤礽原本聽說原是要交給胤禟的心裡還有些不悅,從蘇培盛手裡接過東西瞄了幾眼卻是神色微變。心裡的不悅倒是消散了很多,這裡面的東西的確並非他擅長的,不過胤禛說的也沒錯,這些確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辦得起來的,也不用著急。胤礽不自得有些興奮起來,就連之前和胤禩較勁的心思也淡了不少,爺要是將這些事兒都辦成了,還不比當個無過無過的皇帝要痛快得多?抬頭看著胤禛,胤礽皺了一下眉道:「皇上高瞻遠矚,臣不如。」
這一刻,驕傲的太子殿下才真正的對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四弟心悅誠服。
胤禛道:「都是自家兄弟,二哥不必如此。還有一份東西,勞煩二哥帶去給三哥吧。」自從胤禛登基,胤祉雖然沒表示什麼不快也沒有和胤禩走得近,但是同樣也沒有對胤禛表示出親近和臣服。即使不說也明自,胤祉心裡還是有些不痛快的。只是他本身非嫡非長,也沒有什麼驚人的功績也就沒什麼好說了。如今出了上朝也只是躲在家裡修書,並不理會朝中的庶務。胤礽點頭,從蘇培盛手中接過進過來的卷宗,也不看是什麼直接和自己的那份放在一起就是了。
胤誐看著眼前兄弟和睦的一幕皺了皺眉,有些擔憂的開口道:「四哥,八哥---」
胤禛淡然道:「八弟才華出眾,朕和各位兄弟都是知道的。十弟若是有空不妨多勸勸他。」
胤誐苦笑,若是勸得住他們靛不勸麼?八哥看著性格溫文爾雅,但是身份皇子有哪一個是真的溫雅無爭的?如今九哥遠赴海外,自己也早早的和八哥疏遠了,只怕在八哥心裡他們這兩個弟弟都形同背叛了一半,心裡只會更恨。胤禛看著胤誐,淡聲道:「只要他不叛國不觸朕逆鱗,朕不會傷他性命。」胤誐心中鬆了口氣,也知道這樣的承諾已經是身為皇帝的極限了,真心笑道:「多謝皇上。」無論如何八哥是絕不會對大清不利的,這一點自信胤誐還是有的。
等到胤礽等人告退,黛玉才從後殿出來。胤禛起身拉著她一起坐下柔聲問道:「弘旻睡了?」
黛玉點頭,無奈的道:「他若是不睡我哪裡出得來?」也不知怎麼回事,弘曜弘晏幾個出生後一直格外乖巧,幾乎從來不讓黛玉費什 麼心思,即使康熙天天將三個小的留在自己身邊,三個才不過五六歲的娃娃依然每天樂呵呵的,見到黛玉胤禛依然親得讓康熙嫉妒。而這個最小的弘旻一生下來似乎就特別愛哭,除了睡著了平時幾乎都是黛玉親手照顧,只要一眼看不到黛玉便哭得昏天暗地。黛玉一邊照顧著弘旻,心裡更覺得對其他幾個還子照顧得極少,不過兩個大的跑的遠遠地,三個小的也都精靈古怪孝順的很,並不讓黛玉怎麼操心,因此黛玉對弘旻也就越發的上心起來,每每讓胤禛看了忍不住皺眉,「你如此寵著他,以後長大了還得了?」在胤禛眼裡,兒子就是用來磨礪的,女兒才是拿來疼寵的。
黛玉淺淺微笑,輕嘆道:「旻兒還小,能懂得什麼?現在想想我竟沒怎麼照顧過曜兒他們,一晃幾個孩子都已經長大了。」胤禛心知黛玉雖然面上不顯,心裡還是在為兩個離家的孩子掛心不己,摟著她低聲道:「弘曜自有人照顧著,最多兩三年也該回來了。弘晏我已經吩咐弘哲看著她,過段日子跟弘哲一道回來,不用擔心。」黛玉點了點頭,將心中的擔憂壓下。四哥平日裡處理政務已經很忙了,她並不希望還要讓他抽出經時間精力來安慰自己,「出征西藏的事情皇阿瑪可是有什麼話說?」
胤禛拉著黛玉的手靠著軟榻漫不經心的道:「也沒什麼,不過就是想要給老十四一個機會罷了。皇阿瑪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我讓十弟掛帥皇阿瑪也沒有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