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太后一聽,隱約猜出皇帝的意思。

  果然皇帝接下來就道:「葉兒所做的不止於此,不僅令朕有了改進減水閘的思路,又引進了新式武器,還讓國庫有了源源不斷的進項,就是最近在海塘重建也提出了修繕的好辦法,更不說之前朕得了疥瘡的時候也是她積極提出新藥,才叫朕好起來,這次皇后能救過來也有葉兒的功勞。」

  這一出接一出的,皇帝一直沒表態,原來是等在這裡嗎?

  皇太后的指尖捏著佛珠,明白皇帝忽然提出此事來,該是深思熟慮,而不是一拍腦袋就想到的。

  他估計早就想如此,卻礙於皇后不好提出。

  這次好了,蘇葉連皇后都救下,皇后能反對嗎?

  蘇葉救了皇后的性命,於情於理皇后都不能反對,不然就叫皇帝不快了。

  皇帝又道:「剛才朕已經問過皇后,皇后也是同意了的。」

  皇太后挑眉,皇后比她意料中還要聰明,這是把皮球踢到自己這裡來了?

  「皇上,按照舊例,皇后還在,也有嫡子。若是冊立皇貴妃,這哲貴妃膝下還有大阿哥,想必朝堂就要亂了。」

  她的意思很簡單,要讓朝堂跟如今這樣平靜,就不能冊立皇貴妃。

  若是要冊封皇貴妃,就得先立太子。

  有太子在,嫡子的身份穩固了,皇貴妃膝下的大阿哥才不會威脅到二阿哥,朝堂勉強能維持平靜。

  當然,在皇太后看來,不冊立皇貴妃是最好的,就看皇帝怎麼選擇了。

  皇帝之前遲遲不肯立太子,不也是擔心朝堂以後只知道太子不知道他了嗎?

  也怕以後太子的勢力漸漸起來了,會威脅到他這個皇帝?

  再就是康熙帝的時候因為早早立太子鬧出的風波,皇帝也不希望兒子們會互相殘殺。

  皇太后都這麼提醒了,想著皇帝該是會放棄。

  誰知道皇帝沉吟一會後道:「皇額娘說得也對,那就先立太子,再冊封皇貴妃。」

  皇太后詫異,皇帝居然寧願立太子也不放棄冊封蘇葉為皇貴妃嗎?

  她很清楚自己的兒子,多情得更似無情,喜歡的時候百般好,不喜歡的時候就猶如草籽一樣直接拋諸腦後。

  看來皇帝對蘇葉的情誼不一般,想著是從王府一直到如今,幾十年來這位哲貴妃確實一直安分守己,家族也不大,更沒壯大的意思。

  哪怕翁果圖如今身居內務府總管,這些年也是兢兢業業辦差,並沒有給家族謀福利。

  最緊要的是,小富察氏如今除了出了蘇葉一個貴妃,還有翁果圖這個內務府總管,家族裡竟然就沒哪個身居高位。

  翁果圖這個族長擺明是不想給家族添什麼裙帶關係,要上去就得自己努力。

  聽聞家族裡的小輩在努力讀書考秀才考舉人,翁果圖除了提供先生、筆墨紙硯和書籍之外,其他就一概不出手了。

  想要當官,那就得自個來,想蹭他女兒的關係,別說門,窗戶都沒有!

  再想想大阿哥也是個安分的,如今有了兩個兒子,聽說在家裡抱著兩個孩子都不放手,是個疼愛妻妾的,也從不跟朝臣結交,與二阿哥一起長大,從來沒生出過什麼事,反倒是個關心弟弟的好兄長。

  皇太后這些思緒不過一瞬,心裡輕輕嘆氣。

  皇帝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估計連她都是攔不住的。

  兒孫有兒孫的福氣,若是這太子一立,兩兄弟的關係轉眼變得不一樣,又或者太子威脅到皇帝等等,那都是皇帝該考慮的事。

  皇太后只盼著兩個孫兒能好好的,但是太長遠的事,她這老婆子也活不了那麼長去管了。

  「既皇上都考慮清楚了,我也不好再說什麼。只一點,阿哥還小,要是這太子一立,朝臣們揣著自個的心思去接近兩位阿哥,還要皇上多看著點兒了。」

  皇帝一見皇太后點頭了,便笑著道:「皇額娘放心,朕不會讓這那些小人靠近朕的阿哥的。」

  既做了決定,皇帝就立刻下令欽天監選好日子,內務府和禮部都要開始忙起來準備太子冊立儀式。

  皇帝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公布此事,叫群臣詫異不已。

  畢竟前些年不少大臣鬧哄哄上摺子請皇帝冊立太子,當時皇帝多憤怒,如今就叫人多驚詫。

  皇帝怎麼突然想冊立太子了,是出什麼大事了嗎?

  不過皇后嫡子已經成婚,又到了弱冠之年,確實作為太子是夠格的。

  更別提監國的時候二阿哥謹言慎行,做事又有條不紊,兢兢業業的,很叫朝臣有好感,對他的能力也認可。

  加上二阿哥的態度算得上溫和,比起皇帝的喜怒無常是要好太多了,大臣自然喜歡這樣的太子。

  二阿哥收到消息的時候都愣住了,齊佳氏滿臉笑容,看見二阿哥怔忪的面色上沒有笑容,頓時也是一怔:「爺這是不高興嗎?」

  「不是,就是有點驚訝。」二阿哥搖搖頭,一時很想見一見大阿哥,看看他得知消息後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大阿哥會是替他覺得高興,會覺得驚訝,還是有些失望了?

  在定王府里的大阿哥接到消息的時候沒多少詫異的神色,依舊低頭逗弄著綿德:「來,看這裡。」

  撥浪鼓咚咚響,綿德就忍不住扭頭看過去。

  大阿哥就把撥浪鼓一會放左邊,一會兒放右邊,綿德的小腦袋就一會轉左一會轉右,呆呆的看著就特別想讓人捏一捏臉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