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頁
只是不合規矩的事多了去,那個書生不就輾轉送了皇帝一幅畫, 然後就在宮裡謀了個官職嗎?
於是來給皇帝送東西的人是絡繹不絕,行宮的庫房都快塞不下去了。
高貴妃見蘇葉看向窗外, 隱約有些聲響, 該是外頭有人抬著箱子去庫房的聲音。
哪怕他們再放輕手腳, 人太多,一點聲響沒有是不可能的。
「該是當地官員送給皇上的禮物,倒是挺多的。」
蘇葉的目光帶著憐憫道:「他們送得越多,以後就越要倒霉了。」
如今皇帝高興收下,回頭不高興了,可不就要拿他們來開刀了嗎?
高貴妃眨眨眼道:「管他們要不要倒霉,我們難得來這裡又不能出去,還要呆在這個行宮多久?」
行宮不算特別大, 她住過的園子哪個都比這個大多了,又不能出去,實在無聊透頂。
「快了,看皇上的意思也不會在此處多留。」
皇帝會突然來無錫,也是要見一個姓顧的國子監祭酒,聽聞是相當有名的學者,精於《春秋》。
原本已經告老還鄉,還是被皇帝重新返聘回來,以示龍恩。
這位老人家也是夠慘的,原來就是想退休回去安享晚年了,因為頗有名氣就被皇帝拉出來繼續上班當社畜。
皇帝都開口了,他還不能拒絕。
見一見,問一問,拉攏一下這個當地有名的文臣,皇帝就該走了。
果然皇帝很快就準備繼續南巡,官員們依舊呼啦啦一群人送皇帝等人到港口處上船。
領頭的官員還一個勁告罪,沒能盡地主之誼。
蘇葉想到裝了半個船艙的禮物,這還不夠地主之誼了嗎?
他們上了船,遠遠見官員們站在原地變成一個黑點,誰都沒敢散開,直到徹底看不見為止。
秋夕提醒道:「娘娘,甲板上風大,還是下去船艙歇著吧。」
「不急,下一處該是蘇州了。」
高貴妃被宮女扶著,倒是比之前適應多了,不會那麼暈船:「那敢情好,總算要去蘇杭了。」
去往蘇州的路上,皇帝在船艙里還得批改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摺子。
蘇葉就納悶了,他們就在船上,摺子是怎麼從岸邊送上來的?
後來她就發現,沿路他們的大船沒停,但是岸邊還是有小船停靠。
有摺子的時候就會用小船送過來後艙,徹底檢查過後才會送到皇帝跟前。
連遊玩的時候還要工作,皇帝最大的優點估計就是敬業了。
只是皇帝忽然說想要喝蘇葉親手泡的茶水時候,蘇葉就明白皇帝這會兒的心情估計不太美好。
李玉守在門外給蘇葉開門,看了她一眼就低下頭去。
蘇葉就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對的,果然進去後皇帝的臉色有些沉。
她裝作沒看見,去旁邊的架子熟門熟路挑了茶葉開始泡茶。
動作比平日要慢一些,等茶水好了,蘇葉才慢吞吞送到皇帝手邊:「皇上,小心燙。」
皇帝喝了一口茶水後才嘆道:「朕才剛出來沒多久,朝堂就有人狀告同僚賄賂,鬧得不可開交的。」
他在的時候不說,出來後才說,說沒有一點貓膩,皇帝是一點都不信的。
大阿哥和二阿哥也是如此,於是只讓人把兩邊的辯駁都記錄下來後,快馬加鞭讓人送到皇帝跟前。
皇帝咋一看感覺是誣告,心情自然不太美了。
蘇葉便笑道:「皇上在的時候,自然能鎮得住他們。」
如今皇帝不在京城,只有兩個年輕的阿哥在,自然鎮不住這些老狐狸一樣的大臣了。
這話叫皇帝的眉頭舒展開了一些,其實他覺得這個一看就是誣告的案子,兩個阿哥就能做主了,然後寫上成條來給他過目一下就行了。
誰知道兩人十分慎重,兩邊的都記錄下來,又私下讓人查探了一些,通通都送過來,一副不知道怎麼定奪的樣子,叫皇帝的心情更加不美好了。
蘇葉當然看出皇帝心情不好的緣故,要是兩個阿哥真的擅自做主,估計他心情更不好了。
還不如這樣把證據都呈上來,究竟怎麼定奪還是讓皇帝來拍板。
「兩個阿哥還年輕,需要皇上來指點迷津。他們年少,也沒經歷過這些,想必也容易被大臣們的話迷惑住,分不清究竟是狡辯還是真的辯駁了。」
蘇葉這話叫皇帝輕輕點頭:「葉兒說得不錯,他們到底太嫩,還得好好歷練才行。」
皇帝看完後勾勒了幾筆,寫了幾句就合上了。
蘇葉也沒多看,只專心給空著的茶杯斟滿。
皇帝卻突然把李玉叫進來:「讓船隻改道去海塘。」
李玉應了,很快船隻就拐彎去了海塘。
岸邊接到消息來迎駕的大臣一個用帕子擦汗,顯然是突然接到消息,一路趕過來的,後背都被汗水打濕了。
皇帝倒也不介意,還讓太監去把當地官員一一扶了起來:「行了,不必多禮,帶朕去海塘附近看看。」
他背著手慢悠悠去海塘邊細細查看,發現被潮汐沖刷多年,段底樁已經開始腐朽,微微有些裂開,不由皺眉。
皇帝不悅道:「年久失修,你們難道都沒讓人仔細檢查過嗎?」
要不是他心血來潮改道了,這樁子一斷,修的海塘豈不是要崩塌了?
於是來給皇帝送東西的人是絡繹不絕,行宮的庫房都快塞不下去了。
高貴妃見蘇葉看向窗外, 隱約有些聲響, 該是外頭有人抬著箱子去庫房的聲音。
哪怕他們再放輕手腳, 人太多,一點聲響沒有是不可能的。
「該是當地官員送給皇上的禮物,倒是挺多的。」
蘇葉的目光帶著憐憫道:「他們送得越多,以後就越要倒霉了。」
如今皇帝高興收下,回頭不高興了,可不就要拿他們來開刀了嗎?
高貴妃眨眨眼道:「管他們要不要倒霉,我們難得來這裡又不能出去,還要呆在這個行宮多久?」
行宮不算特別大, 她住過的園子哪個都比這個大多了,又不能出去,實在無聊透頂。
「快了,看皇上的意思也不會在此處多留。」
皇帝會突然來無錫,也是要見一個姓顧的國子監祭酒,聽聞是相當有名的學者,精於《春秋》。
原本已經告老還鄉,還是被皇帝重新返聘回來,以示龍恩。
這位老人家也是夠慘的,原來就是想退休回去安享晚年了,因為頗有名氣就被皇帝拉出來繼續上班當社畜。
皇帝都開口了,他還不能拒絕。
見一見,問一問,拉攏一下這個當地有名的文臣,皇帝就該走了。
果然皇帝很快就準備繼續南巡,官員們依舊呼啦啦一群人送皇帝等人到港口處上船。
領頭的官員還一個勁告罪,沒能盡地主之誼。
蘇葉想到裝了半個船艙的禮物,這還不夠地主之誼了嗎?
他們上了船,遠遠見官員們站在原地變成一個黑點,誰都沒敢散開,直到徹底看不見為止。
秋夕提醒道:「娘娘,甲板上風大,還是下去船艙歇著吧。」
「不急,下一處該是蘇州了。」
高貴妃被宮女扶著,倒是比之前適應多了,不會那麼暈船:「那敢情好,總算要去蘇杭了。」
去往蘇州的路上,皇帝在船艙里還得批改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摺子。
蘇葉就納悶了,他們就在船上,摺子是怎麼從岸邊送上來的?
後來她就發現,沿路他們的大船沒停,但是岸邊還是有小船停靠。
有摺子的時候就會用小船送過來後艙,徹底檢查過後才會送到皇帝跟前。
連遊玩的時候還要工作,皇帝最大的優點估計就是敬業了。
只是皇帝忽然說想要喝蘇葉親手泡的茶水時候,蘇葉就明白皇帝這會兒的心情估計不太美好。
李玉守在門外給蘇葉開門,看了她一眼就低下頭去。
蘇葉就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對的,果然進去後皇帝的臉色有些沉。
她裝作沒看見,去旁邊的架子熟門熟路挑了茶葉開始泡茶。
動作比平日要慢一些,等茶水好了,蘇葉才慢吞吞送到皇帝手邊:「皇上,小心燙。」
皇帝喝了一口茶水後才嘆道:「朕才剛出來沒多久,朝堂就有人狀告同僚賄賂,鬧得不可開交的。」
他在的時候不說,出來後才說,說沒有一點貓膩,皇帝是一點都不信的。
大阿哥和二阿哥也是如此,於是只讓人把兩邊的辯駁都記錄下來後,快馬加鞭讓人送到皇帝跟前。
皇帝咋一看感覺是誣告,心情自然不太美了。
蘇葉便笑道:「皇上在的時候,自然能鎮得住他們。」
如今皇帝不在京城,只有兩個年輕的阿哥在,自然鎮不住這些老狐狸一樣的大臣了。
這話叫皇帝的眉頭舒展開了一些,其實他覺得這個一看就是誣告的案子,兩個阿哥就能做主了,然後寫上成條來給他過目一下就行了。
誰知道兩人十分慎重,兩邊的都記錄下來,又私下讓人查探了一些,通通都送過來,一副不知道怎麼定奪的樣子,叫皇帝的心情更加不美好了。
蘇葉當然看出皇帝心情不好的緣故,要是兩個阿哥真的擅自做主,估計他心情更不好了。
還不如這樣把證據都呈上來,究竟怎麼定奪還是讓皇帝來拍板。
「兩個阿哥還年輕,需要皇上來指點迷津。他們年少,也沒經歷過這些,想必也容易被大臣們的話迷惑住,分不清究竟是狡辯還是真的辯駁了。」
蘇葉這話叫皇帝輕輕點頭:「葉兒說得不錯,他們到底太嫩,還得好好歷練才行。」
皇帝看完後勾勒了幾筆,寫了幾句就合上了。
蘇葉也沒多看,只專心給空著的茶杯斟滿。
皇帝卻突然把李玉叫進來:「讓船隻改道去海塘。」
李玉應了,很快船隻就拐彎去了海塘。
岸邊接到消息來迎駕的大臣一個用帕子擦汗,顯然是突然接到消息,一路趕過來的,後背都被汗水打濕了。
皇帝倒也不介意,還讓太監去把當地官員一一扶了起來:「行了,不必多禮,帶朕去海塘附近看看。」
他背著手慢悠悠去海塘邊細細查看,發現被潮汐沖刷多年,段底樁已經開始腐朽,微微有些裂開,不由皺眉。
皇帝不悅道:「年久失修,你們難道都沒讓人仔細檢查過嗎?」
要不是他心血來潮改道了,這樁子一斷,修的海塘豈不是要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