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頁
如果在公司或者基金會幹到退休,所住的房子可以分給員工。
這些都是沈魚的設想,目前建起來的只有員工宿舍,因為方便,環境好,裝修漂亮,申請的人特別多。
總之,三年後的今天,園區規劃已經十分完善。
單只兩個基金會以及江渚集團,當然用不了三棟幾十層的高樓,沈魚蓋的也不止這三棟樓,多餘的樓層陸續租出去給別的公司辦公。
別的公司當然不能像沈魚那麼闊綽,一般的公司,租一層基本上就夠用了,小公司也有隻租一兩間辦公室的,曾經荒僻的地方成了一個新的商務區。
陰差陽錯,他原本只是給自己的公司和基金會弄個合適的落腳點,最後租辦公樓賺的錢,把蓋園區花出去的錢賺回來大半。
這還是時間短,而且京市房價還沒漲到後世那麼恐怖的地步,反正往後就只剩下賺。
話說回來,現在畢業了,沈魚得回自己的公司坐鎮。
這三年,他除了寒假過年期間會回老家陪陪家人,尤其是二老,年紀大了,其他時間也同樣泡在公司里。
學校學,公司應用,沈魚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知識,並試著運用在實踐中。
也跌過跟頭,好在跌得不狠,回頭的也及時,影響不大。
但他吃到了教訓,也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其他幾個室友,金杉去江渚集團,早就簽好了入職協議。
馬成才……選擇入職薪火基金會,他在江渚集團實習過,也拿到了一些實習工資,聽得多見得多,從一開始只想實踐學習一些經驗,到考慮要不要留下,畢竟江渚集團的待遇是真的好。
後來無意間了解到那兩個離得極近的基金會,馬成才想了很多。
他的家鄉也是很偏僻窮困的地方,他之所以能考出來,因為他足夠聰明,他的心算能力,數學成績,一直是整個寢室乃至班裡系裡最好的。
村里唯一識字的老人發現了他的天賦,勸他父母送他去上學。
於是他從八歲起,每天翻兩座山去最近的村小讀書。
後來考上鄉里的中學,家離學校太遠,他每個月背著乾糧去學校,一布袋高粱米或者玉米面,一瓶鹹菜,就是他一個月的飯菜。
他想起自己的兄弟姐妹,其實他二姐也很聰明,他背書,二姐餵雞剁豬草的時候聽著,聽幾遍自己也能照著背個大概。
但他二姐沒有機會上學,家裡窮,供他一個已經很吃力了,兄弟姐妹們,只能跟著他學認幾個字,姐妹們早早出嫁,兄弟們早早娶妻生子。
他來讀大學的時候,只比他大兩歲的二姐,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不知道他想了多久,可能一直到拒絕學校分配的工作那一刻,他都在猶豫。
家裡把他供出來,指望他畢業後能分配一個穩定的工作,吃國家飯,鐵飯碗,但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全靠個人財力支持的基金會。
一旦有天這個基金會的老闆撐不住了,他就會失業。
這種可怕的後果,是他難以接受的,但他最終,最終還是遵從了內心的選擇。
拒絕學校的分配後,馬成才躲在一個空教室里,大哭了一場。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麼,或許是在哭自己未知的未來,又或許是在哭他一天學都沒上過的兄弟姐妹們,還有村里一起長大的夥伴,乃至千千萬萬,連踏進學校的機會都沒有的同齡人們。
哭過之後,他渾身輕鬆,心裡像是卸掉了一塊大石頭。
他告訴室友們,他要去基金會工作了,以後可能會下鄉,也可能會留在京市做文職工作。
他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笑,可以看出,他心情很不錯。
室友們紛紛送上祝福,沈魚雖然掉了江渚集團總裁的馬甲,但基金會的馬甲還沒掉,至今為止學校也只有陳美麗知道。
他也不打算讓其他人知道,沒有必要,兩個基金會都不需要宣傳,只要能踏踏實實的運行下去,把工作做好,就再好不過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馬成才剛說完,梁岳龍就笑起來:「巧了,我也去基金會面試通過了,不過,我去的是曙光。」
沈魚詫異地看過去,馬成才的猶豫糾結,他猜到了一點兒,但梁岳龍他是真不知道。
梁岳龍笑著說:「我這人,性格就這樣,讓我老老實實坐辦公室賺錢,我覺得我坐不住,那基金會我看挺好的,特別好,我就想加入進去,也做點兒什麼。」
他捏了捏拳頭,拍著自己臂膀上的肌肉:「看看,我這身板,長這麼壯,就該保護弱小,打擊那些該死的人販子!」
第221章
一個寢室三個室友,看似不在同一個單位,實際上擁有同一個老闆。
沈魚對此保持沉默,金杉就算了,兩個基金會都是非盈利組織,室友們過去,他這個所謂的老闆,除了掏錢,基本上不管別的事,也沒必要特意提起。
至於盛宇和應彬兩人,應彬最終選擇服從學校分配,去了商務部某下屬部門。
他家境不錯,壓力小,對未來的選擇比較自由。
他同樣在江渚集團實習過,過得愉快,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但他感覺自己還是更想去體制內,從事經濟政策研究或者改革方面的工作。
人各有志,公司和基金會能留下人是好事,但室友有別的選擇,沈魚也不會有什麼想法,祝福室友前程似錦。
這些都是沈魚的設想,目前建起來的只有員工宿舍,因為方便,環境好,裝修漂亮,申請的人特別多。
總之,三年後的今天,園區規劃已經十分完善。
單只兩個基金會以及江渚集團,當然用不了三棟幾十層的高樓,沈魚蓋的也不止這三棟樓,多餘的樓層陸續租出去給別的公司辦公。
別的公司當然不能像沈魚那麼闊綽,一般的公司,租一層基本上就夠用了,小公司也有隻租一兩間辦公室的,曾經荒僻的地方成了一個新的商務區。
陰差陽錯,他原本只是給自己的公司和基金會弄個合適的落腳點,最後租辦公樓賺的錢,把蓋園區花出去的錢賺回來大半。
這還是時間短,而且京市房價還沒漲到後世那麼恐怖的地步,反正往後就只剩下賺。
話說回來,現在畢業了,沈魚得回自己的公司坐鎮。
這三年,他除了寒假過年期間會回老家陪陪家人,尤其是二老,年紀大了,其他時間也同樣泡在公司里。
學校學,公司應用,沈魚如饑似渴地吸收著知識,並試著運用在實踐中。
也跌過跟頭,好在跌得不狠,回頭的也及時,影響不大。
但他吃到了教訓,也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其他幾個室友,金杉去江渚集團,早就簽好了入職協議。
馬成才……選擇入職薪火基金會,他在江渚集團實習過,也拿到了一些實習工資,聽得多見得多,從一開始只想實踐學習一些經驗,到考慮要不要留下,畢竟江渚集團的待遇是真的好。
後來無意間了解到那兩個離得極近的基金會,馬成才想了很多。
他的家鄉也是很偏僻窮困的地方,他之所以能考出來,因為他足夠聰明,他的心算能力,數學成績,一直是整個寢室乃至班裡系裡最好的。
村里唯一識字的老人發現了他的天賦,勸他父母送他去上學。
於是他從八歲起,每天翻兩座山去最近的村小讀書。
後來考上鄉里的中學,家離學校太遠,他每個月背著乾糧去學校,一布袋高粱米或者玉米面,一瓶鹹菜,就是他一個月的飯菜。
他想起自己的兄弟姐妹,其實他二姐也很聰明,他背書,二姐餵雞剁豬草的時候聽著,聽幾遍自己也能照著背個大概。
但他二姐沒有機會上學,家裡窮,供他一個已經很吃力了,兄弟姐妹們,只能跟著他學認幾個字,姐妹們早早出嫁,兄弟們早早娶妻生子。
他來讀大學的時候,只比他大兩歲的二姐,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不知道他想了多久,可能一直到拒絕學校分配的工作那一刻,他都在猶豫。
家裡把他供出來,指望他畢業後能分配一個穩定的工作,吃國家飯,鐵飯碗,但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全靠個人財力支持的基金會。
一旦有天這個基金會的老闆撐不住了,他就會失業。
這種可怕的後果,是他難以接受的,但他最終,最終還是遵從了內心的選擇。
拒絕學校的分配後,馬成才躲在一個空教室里,大哭了一場。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麼,或許是在哭自己未知的未來,又或許是在哭他一天學都沒上過的兄弟姐妹們,還有村里一起長大的夥伴,乃至千千萬萬,連踏進學校的機會都沒有的同齡人們。
哭過之後,他渾身輕鬆,心裡像是卸掉了一塊大石頭。
他告訴室友們,他要去基金會工作了,以後可能會下鄉,也可能會留在京市做文職工作。
他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笑,可以看出,他心情很不錯。
室友們紛紛送上祝福,沈魚雖然掉了江渚集團總裁的馬甲,但基金會的馬甲還沒掉,至今為止學校也只有陳美麗知道。
他也不打算讓其他人知道,沒有必要,兩個基金會都不需要宣傳,只要能踏踏實實的運行下去,把工作做好,就再好不過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馬成才剛說完,梁岳龍就笑起來:「巧了,我也去基金會面試通過了,不過,我去的是曙光。」
沈魚詫異地看過去,馬成才的猶豫糾結,他猜到了一點兒,但梁岳龍他是真不知道。
梁岳龍笑著說:「我這人,性格就這樣,讓我老老實實坐辦公室賺錢,我覺得我坐不住,那基金會我看挺好的,特別好,我就想加入進去,也做點兒什麼。」
他捏了捏拳頭,拍著自己臂膀上的肌肉:「看看,我這身板,長這麼壯,就該保護弱小,打擊那些該死的人販子!」
第221章
一個寢室三個室友,看似不在同一個單位,實際上擁有同一個老闆。
沈魚對此保持沉默,金杉就算了,兩個基金會都是非盈利組織,室友們過去,他這個所謂的老闆,除了掏錢,基本上不管別的事,也沒必要特意提起。
至於盛宇和應彬兩人,應彬最終選擇服從學校分配,去了商務部某下屬部門。
他家境不錯,壓力小,對未來的選擇比較自由。
他同樣在江渚集團實習過,過得愉快,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但他感覺自己還是更想去體制內,從事經濟政策研究或者改革方面的工作。
人各有志,公司和基金會能留下人是好事,但室友有別的選擇,沈魚也不會有什麼想法,祝福室友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