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頁
但小堂妹夾雜著拼音的信里,一字一句寫著:「我很想你,爺爺奶奶們都很想你,天天念叨著,說你在外面沒人照顧,肯定又瘦了……」
被他當靠椅靠著的沈橋,低頭掃了一眼,捏了捏沈魚養了一冬,軟乎乎的臉頰:「瘦了?」
「去你的,我爺奶關心我呢!」
這次回老家,就不是他一個人了,沈橋跟著一起,不然就只能獨自留在京市過年。
他們早早收拾好了行李,先回興城,見一見以前的老朋友們,然後再轉車回鄉。
興城已經修好了飛機場,這次回去就比以往方便多了。
返程的時候,他們後面的座位上,坐了兩個一臉嚴肅的警衛員。
這已經是沈橋拒絕後的結果,本來是一隊人,現在只剩下這兩個。
吃住倒是沒問題,沈魚就是覺著,大過年的,兩位戰士回不了自己家,挺遺憾的。
回興城住了幾天,給幾家相熟的人家送了伴手禮,也吃了人家幾頓飯,最後熱熱鬧鬧告別,踏上返鄉的旅程。
第219章
老沈家的鳳凰兒要回來過年,前腳剛收到信,後腳沈家二老就滿臉喜氣得忙活開了。
沈貓兒的房間,雖然一直有人打掃,但還得再收拾一遍。
床上的被褥也是新做的,褥子用的是今年上市的新棉花,趁著日頭好的時候曬過,裡頭棉花曬得蓬鬆柔軟,暖烘烘的。
被子就了不得了,家裡大伯母二伯母聽了沈魚的建議,開始養鴨子,這半年下來,卓有成效,鴨群已經擴展到上百隻了。
這還是現有的,之前賣出去過兩批成鴨,還賣了很多鹹鴨蛋,比在地里刨食賺得多多了。
大伯母和二伯母嘗到甜頭,整天臉上都帶著笑,走路帶風,別提多精神了。
聽沈魚說那個什麼鴨絨可以用來填充衣服被褥,雖然覺得離奇,但沈魚說的話她們都信。
費了老大力氣,收集鴨子的細絨,清洗曬乾,攢了兩床鴨絨被出來。
一床給沈家老兩口用,一床就好好收著,留著給沈魚用。
沈家這兩年年景好,年也過得滋潤,雞鴨魚肉都備得足足的,再多來幾個沈魚也吃不完。
但沈奶奶還是覺得不隆重,沈魚繼母張桂芝在養豬,雖然養豬周期比養鴨子長,但半大的豬仔長到過年,也差不多該出圈了。
現在大家生活好了,過年多多少少要割點兒肉回家,所以張桂芝生意也好,一頭豬不少賺。
婆媳倆圍著豬圈轉悠了小半天,選了一頭長得渾圓結實的胖豬,等沈魚一回來,請殺豬匠把豬宰了,給她寶貝孫兒做殺豬菜吃。
從豬頭到豬腳,想吃什麼有什麼。
這還不算,家裡養的雞也被盯上了,沈奶奶精挑細選了一隻適合燉湯的老母雞,再來一隻嫩生一點兒的小公雞,準備到時候給沈魚燒著吃。
村里人聽說沈家的鳳凰兒要回來了,好多人家都往沈家送東西,也不是多貴重的,這家一包炒南瓜籽,那家兩斤紅薯干,拿來說給沈魚嘗嘗味道。
村人不曉得鎮上重建的學校是沈魚出的錢,但路是沈魚捐的,大傢伙兒都曉得。
就這一條路,他們出去說自己是上坎子村的人,胸脯都挺得高一些,光榮!
盼了又盼,沈魚終於回來了。
他是坐著車回來的,在市火車站下車,立刻就有人開車過來,車子給他們留下,人走了。
跟來的兩個警衛員都會開車,車技還很好,路上兩人換著開,直接把沈魚和沈橋送到家門口。
也虧得沈魚出錢捐了條路,這條從鎮上通往上坎子村的水泥路,早已經開始使用,大大方便了周邊村鎮老百姓們的出行。
只說沈家,沈魚兩個伯母賣鹹鴨蛋,自行車後面掛兩個籮筐,鴨蛋周圍再用稻草之類的東西仔細包裹一下,損耗特別小,很少會有碰破的。
要是換以前那種坑坑窪窪的泥巴路,怎麼敢騎著自行車去賣蛋,非得自己挑籮筐去,累死個人。
走的時候給錢修路,現在回來,就方便多了。
汽車不怎麼顛簸,直接開到上坎子村。
村口照舊有些老人在閒聊,小娃娃在玩耍,看見開進來的大汽車,頓時叫著鬧著迎上來。
司機放慢了車速,老人們也吆喝著小娃娃不要靠太近,別擋著人家的路。
「哥!是我哥,肯定是我哥!」小丫頭帽子都歪了,追著車子跑得飛快。
沈魚讓司機先停車,車窗降下來,看見他帶笑的臉,虎妞笑得眼睛都見不著了,得意極了:「看,我就說是我哥,哥,這是你的車不?」
「不是呢。」沈魚故意逗她:「是我跟別人借的,你要上來坐一下嗎?」
「要要要。」虎妞一臉興奮。
沈魚拉開車門,自己往沈橋那邊擠了擠,讓她上車。
小姑娘身手利索地爬上來,坐在車座上,得意洋洋地沖小夥伴們做鬼臉,引得一群小孩兒眼饞到不行。
「走了,回家了。」
「他是誰呀。」興奮完了,虎妞才看見她哥身邊還坐了個有點兒眼熟但是好像不認識的男的,跟她哥貼的還挺近。
她以為是自己擠到沈魚了,往旁邊蹭了蹭,招呼沈魚:「哥你坐過來一點兒,我這兒還有地兒。」
「坐好,不擠。」沈魚摁住她,讓她別亂動,笑眯眯道:「他是我喜歡的人啊。」
被他當靠椅靠著的沈橋,低頭掃了一眼,捏了捏沈魚養了一冬,軟乎乎的臉頰:「瘦了?」
「去你的,我爺奶關心我呢!」
這次回老家,就不是他一個人了,沈橋跟著一起,不然就只能獨自留在京市過年。
他們早早收拾好了行李,先回興城,見一見以前的老朋友們,然後再轉車回鄉。
興城已經修好了飛機場,這次回去就比以往方便多了。
返程的時候,他們後面的座位上,坐了兩個一臉嚴肅的警衛員。
這已經是沈橋拒絕後的結果,本來是一隊人,現在只剩下這兩個。
吃住倒是沒問題,沈魚就是覺著,大過年的,兩位戰士回不了自己家,挺遺憾的。
回興城住了幾天,給幾家相熟的人家送了伴手禮,也吃了人家幾頓飯,最後熱熱鬧鬧告別,踏上返鄉的旅程。
第219章
老沈家的鳳凰兒要回來過年,前腳剛收到信,後腳沈家二老就滿臉喜氣得忙活開了。
沈貓兒的房間,雖然一直有人打掃,但還得再收拾一遍。
床上的被褥也是新做的,褥子用的是今年上市的新棉花,趁著日頭好的時候曬過,裡頭棉花曬得蓬鬆柔軟,暖烘烘的。
被子就了不得了,家裡大伯母二伯母聽了沈魚的建議,開始養鴨子,這半年下來,卓有成效,鴨群已經擴展到上百隻了。
這還是現有的,之前賣出去過兩批成鴨,還賣了很多鹹鴨蛋,比在地里刨食賺得多多了。
大伯母和二伯母嘗到甜頭,整天臉上都帶著笑,走路帶風,別提多精神了。
聽沈魚說那個什麼鴨絨可以用來填充衣服被褥,雖然覺得離奇,但沈魚說的話她們都信。
費了老大力氣,收集鴨子的細絨,清洗曬乾,攢了兩床鴨絨被出來。
一床給沈家老兩口用,一床就好好收著,留著給沈魚用。
沈家這兩年年景好,年也過得滋潤,雞鴨魚肉都備得足足的,再多來幾個沈魚也吃不完。
但沈奶奶還是覺得不隆重,沈魚繼母張桂芝在養豬,雖然養豬周期比養鴨子長,但半大的豬仔長到過年,也差不多該出圈了。
現在大家生活好了,過年多多少少要割點兒肉回家,所以張桂芝生意也好,一頭豬不少賺。
婆媳倆圍著豬圈轉悠了小半天,選了一頭長得渾圓結實的胖豬,等沈魚一回來,請殺豬匠把豬宰了,給她寶貝孫兒做殺豬菜吃。
從豬頭到豬腳,想吃什麼有什麼。
這還不算,家裡養的雞也被盯上了,沈奶奶精挑細選了一隻適合燉湯的老母雞,再來一隻嫩生一點兒的小公雞,準備到時候給沈魚燒著吃。
村里人聽說沈家的鳳凰兒要回來了,好多人家都往沈家送東西,也不是多貴重的,這家一包炒南瓜籽,那家兩斤紅薯干,拿來說給沈魚嘗嘗味道。
村人不曉得鎮上重建的學校是沈魚出的錢,但路是沈魚捐的,大傢伙兒都曉得。
就這一條路,他們出去說自己是上坎子村的人,胸脯都挺得高一些,光榮!
盼了又盼,沈魚終於回來了。
他是坐著車回來的,在市火車站下車,立刻就有人開車過來,車子給他們留下,人走了。
跟來的兩個警衛員都會開車,車技還很好,路上兩人換著開,直接把沈魚和沈橋送到家門口。
也虧得沈魚出錢捐了條路,這條從鎮上通往上坎子村的水泥路,早已經開始使用,大大方便了周邊村鎮老百姓們的出行。
只說沈家,沈魚兩個伯母賣鹹鴨蛋,自行車後面掛兩個籮筐,鴨蛋周圍再用稻草之類的東西仔細包裹一下,損耗特別小,很少會有碰破的。
要是換以前那種坑坑窪窪的泥巴路,怎麼敢騎著自行車去賣蛋,非得自己挑籮筐去,累死個人。
走的時候給錢修路,現在回來,就方便多了。
汽車不怎麼顛簸,直接開到上坎子村。
村口照舊有些老人在閒聊,小娃娃在玩耍,看見開進來的大汽車,頓時叫著鬧著迎上來。
司機放慢了車速,老人們也吆喝著小娃娃不要靠太近,別擋著人家的路。
「哥!是我哥,肯定是我哥!」小丫頭帽子都歪了,追著車子跑得飛快。
沈魚讓司機先停車,車窗降下來,看見他帶笑的臉,虎妞笑得眼睛都見不著了,得意極了:「看,我就說是我哥,哥,這是你的車不?」
「不是呢。」沈魚故意逗她:「是我跟別人借的,你要上來坐一下嗎?」
「要要要。」虎妞一臉興奮。
沈魚拉開車門,自己往沈橋那邊擠了擠,讓她上車。
小姑娘身手利索地爬上來,坐在車座上,得意洋洋地沖小夥伴們做鬼臉,引得一群小孩兒眼饞到不行。
「走了,回家了。」
「他是誰呀。」興奮完了,虎妞才看見她哥身邊還坐了個有點兒眼熟但是好像不認識的男的,跟她哥貼的還挺近。
她以為是自己擠到沈魚了,往旁邊蹭了蹭,招呼沈魚:「哥你坐過來一點兒,我這兒還有地兒。」
「坐好,不擠。」沈魚摁住她,讓她別亂動,笑眯眯道:「他是我喜歡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