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潭山祭祖在即,沈南蘇因謝羽風之死來平江府,只是表面緣由,他如今執掌潛衛府,是皇上跟前的心腹,甚至比謝承文更得帝心。
他在離開平江府的前夜又一次去南城拜訪了束穿雲,並且交給她一樣東西。
第124章 最後一案11
「元泊讓你帶給我的?」
束穿雲看著桌上的布娃娃,並未去拿,而是張著一雙大眼不可思議的望著沈南蘇。
她前幾日讓李全捎信去京城,央元泊去往將軍府尋一個娃娃,不料娃娃尋到了,送來的人卻是沈南蘇,元泊去京城這些日子,到底發生了什麼?
沈南蘇生了疤痕的臉龐在燭火的映襯下忽閃著幾不可見的柔色,他薄唇輕啟,說出一個事實,「我是他的大哥。」
「啊…」向來處變不驚的束穿雲被驚到了,出口的話便有些傻,「你還活著?」
原來他一直留在京城,還成了謝承文與皇上的心腹,這事說出來不說束穿雲不信,恐怕謝承文與皇上也萬萬沒想到。
沈南蘇看著束穿雲,像看一個小妹妹,他嘴角輕提,不知是不是在笑,「我當年見過你,你才這麼一點大。」
沈南蘇兩手伸開,中間的空擋像一隻貓兒的大小。
「十七年前?」束穿雲想了想,也只有太子府還未出事時候,沈南蘇才可能見過她。
沈南蘇知她猜測錯了,也不糾正她,只道:「你娘抱著你,十分的乖巧,睡著時很乖,醒了也不鬧。」
尤其是那雙黑葡萄般的眼睛,最終讓他下定決心離開束家,他不想連累那個善良的女人還有她懷中的稚嫩小臉。
束穿雲算了算她出生的日子與太子府出事的時間,霎時沉默了下來。
原來沈南蘇曾說,楊氏救過他,這話是真的。
恐怕束山前腳拿了聖旨去太子府捉拿先太子,後腳沈南蘇不知怎麼就到了束家,遇到了楊氏。
想想楊氏的性子,又恰逢剛生了女兒,為母則剛為母則見不得別的孩子受苦受難,所以,楊氏救下了沈南蘇,讓他躲過了那場災難。
她不信當年吳王沒派人私下搜尋過太子府餘孽,但他們定然不會想到人會藏在束山束統領的府中。
只能說時也命也,該當沈南蘇被楊氏救,也該當十年後,束家遭遇滅頂之災時,沈南蘇又救下了楊氏的一雙兒女。
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她從桌上拿過布娃娃,兩隻細長的腿上嵌著一顆碩大的頭顱,頭上鑲著幾粒飽滿的珍珠,看著好不滑稽。
娃娃是楊氏為小小的束穿雲親手縫製的,想想楊氏的女工,也是拿得出手的,只是不知她出於什麼心思,縫的這個娃娃丑到人神共憤,就算扔到路邊,恐怕也會被人摳掉上面的珍珠再棄之不要。
然,自她從妝奩中得到那枚白闐和玉之後,才倏忽憶起,楊氏除了囑咐小小的束穿雲一定要帶著妝奩外,還三番五次的提及那隻親手縫製的娃娃,只不過當時她回平江府實在匆忙,娃娃又不知被丟在了哪裡,便忘記了這個娃娃。
她覺得這個娃娃之所以如此難看,一定是因為藏了秘密。
上面的珍珠是為了保護這個秘密,娃娃即便丟了棄了,裡頭的秘密也不會被發現。
她小心摩挲著娃娃,從腿到頭上上下下捏了一遍,直到摸到娃娃短細的胳膊時,一個稍稍與裡面的棉芯手感不太一致的東西,讓她揚了揚眉。
「借沈大哥匕首一用,」束穿雲就近求助。
沈南蘇未發一語,從懷中摸出匕首遞了過來。
束穿雲接過,一下挑開線頭,放下匕首,就著剛剛摸到的地方伸過去手指,隨後一張被摺疊成拇指粗細的紙條出現在眼前。
紙條外面卷著一層油紙,她迫不及待的剝掉油紙,一張手掌大小的紙條徐徐展開。
紙上的字跡清秀工整,一看便是出自女子之手。
「雲兒吾女,你看到此信時,爹娘許是已不在人世…道不盡千番惦念萬般不舍,娘惟願吾女安好…信紙有限,娘只囑咐你一句,若要解了心中的謎題,萬佛寺,那裡會有你要的答案…」
傷痛難過想念湧進束穿雲胸口,靈魂換了一個人,但身體終究沒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她的身體很誠實。
「萬佛寺…」她喃喃自語,一時並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
「長垣府。」
沈南蘇突然說道。
「長垣府?」束穿雲吃驚,但一想卻又對得上,若是束山有什麼讓人垂涎的東西,必然要交託給十分看重的人,可觀束山生平,惟有長垣府,那裡才是他的地盤。
「我近日便會啟程前往長垣府,」束穿雲也不是拖泥帶水之人,更何況她本就打算去長垣府了。
楊氏留給她的信,更是督促了她早些啟程的步伐。
「好,」沈南蘇點點頭,忽然又道:「皇上就將去潭山祭祖,他無暇顧你,不過在途中還是要萬般小心。」
束穿雲不知皇上早已派人監視她,但人是沈南蘇安排的,所以這般久以來,皇上耳邊聽聞的都是一些在平江府眾人皆知的事情。
束穿雲躊躇了片刻,終於未忍住問道:「元泊,他還好嗎?」
沈南蘇依舊惜字如金,只不過眼中忽閃過一絲笑意,回了個「好」字。
三日後,束穿雲喬裝打扮離開了平江府,待謝家的人發現南城人去院空之時,束穿雲早已行駛在了陽江之上。
他在離開平江府的前夜又一次去南城拜訪了束穿雲,並且交給她一樣東西。
第124章 最後一案11
「元泊讓你帶給我的?」
束穿雲看著桌上的布娃娃,並未去拿,而是張著一雙大眼不可思議的望著沈南蘇。
她前幾日讓李全捎信去京城,央元泊去往將軍府尋一個娃娃,不料娃娃尋到了,送來的人卻是沈南蘇,元泊去京城這些日子,到底發生了什麼?
沈南蘇生了疤痕的臉龐在燭火的映襯下忽閃著幾不可見的柔色,他薄唇輕啟,說出一個事實,「我是他的大哥。」
「啊…」向來處變不驚的束穿雲被驚到了,出口的話便有些傻,「你還活著?」
原來他一直留在京城,還成了謝承文與皇上的心腹,這事說出來不說束穿雲不信,恐怕謝承文與皇上也萬萬沒想到。
沈南蘇看著束穿雲,像看一個小妹妹,他嘴角輕提,不知是不是在笑,「我當年見過你,你才這麼一點大。」
沈南蘇兩手伸開,中間的空擋像一隻貓兒的大小。
「十七年前?」束穿雲想了想,也只有太子府還未出事時候,沈南蘇才可能見過她。
沈南蘇知她猜測錯了,也不糾正她,只道:「你娘抱著你,十分的乖巧,睡著時很乖,醒了也不鬧。」
尤其是那雙黑葡萄般的眼睛,最終讓他下定決心離開束家,他不想連累那個善良的女人還有她懷中的稚嫩小臉。
束穿雲算了算她出生的日子與太子府出事的時間,霎時沉默了下來。
原來沈南蘇曾說,楊氏救過他,這話是真的。
恐怕束山前腳拿了聖旨去太子府捉拿先太子,後腳沈南蘇不知怎麼就到了束家,遇到了楊氏。
想想楊氏的性子,又恰逢剛生了女兒,為母則剛為母則見不得別的孩子受苦受難,所以,楊氏救下了沈南蘇,讓他躲過了那場災難。
她不信當年吳王沒派人私下搜尋過太子府餘孽,但他們定然不會想到人會藏在束山束統領的府中。
只能說時也命也,該當沈南蘇被楊氏救,也該當十年後,束家遭遇滅頂之災時,沈南蘇又救下了楊氏的一雙兒女。
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她從桌上拿過布娃娃,兩隻細長的腿上嵌著一顆碩大的頭顱,頭上鑲著幾粒飽滿的珍珠,看著好不滑稽。
娃娃是楊氏為小小的束穿雲親手縫製的,想想楊氏的女工,也是拿得出手的,只是不知她出於什麼心思,縫的這個娃娃丑到人神共憤,就算扔到路邊,恐怕也會被人摳掉上面的珍珠再棄之不要。
然,自她從妝奩中得到那枚白闐和玉之後,才倏忽憶起,楊氏除了囑咐小小的束穿雲一定要帶著妝奩外,還三番五次的提及那隻親手縫製的娃娃,只不過當時她回平江府實在匆忙,娃娃又不知被丟在了哪裡,便忘記了這個娃娃。
她覺得這個娃娃之所以如此難看,一定是因為藏了秘密。
上面的珍珠是為了保護這個秘密,娃娃即便丟了棄了,裡頭的秘密也不會被發現。
她小心摩挲著娃娃,從腿到頭上上下下捏了一遍,直到摸到娃娃短細的胳膊時,一個稍稍與裡面的棉芯手感不太一致的東西,讓她揚了揚眉。
「借沈大哥匕首一用,」束穿雲就近求助。
沈南蘇未發一語,從懷中摸出匕首遞了過來。
束穿雲接過,一下挑開線頭,放下匕首,就著剛剛摸到的地方伸過去手指,隨後一張被摺疊成拇指粗細的紙條出現在眼前。
紙條外面卷著一層油紙,她迫不及待的剝掉油紙,一張手掌大小的紙條徐徐展開。
紙上的字跡清秀工整,一看便是出自女子之手。
「雲兒吾女,你看到此信時,爹娘許是已不在人世…道不盡千番惦念萬般不舍,娘惟願吾女安好…信紙有限,娘只囑咐你一句,若要解了心中的謎題,萬佛寺,那裡會有你要的答案…」
傷痛難過想念湧進束穿雲胸口,靈魂換了一個人,但身體終究沒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她的身體很誠實。
「萬佛寺…」她喃喃自語,一時並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
「長垣府。」
沈南蘇突然說道。
「長垣府?」束穿雲吃驚,但一想卻又對得上,若是束山有什麼讓人垂涎的東西,必然要交託給十分看重的人,可觀束山生平,惟有長垣府,那裡才是他的地盤。
「我近日便會啟程前往長垣府,」束穿雲也不是拖泥帶水之人,更何況她本就打算去長垣府了。
楊氏留給她的信,更是督促了她早些啟程的步伐。
「好,」沈南蘇點點頭,忽然又道:「皇上就將去潭山祭祖,他無暇顧你,不過在途中還是要萬般小心。」
束穿雲不知皇上早已派人監視她,但人是沈南蘇安排的,所以這般久以來,皇上耳邊聽聞的都是一些在平江府眾人皆知的事情。
束穿雲躊躇了片刻,終於未忍住問道:「元泊,他還好嗎?」
沈南蘇依舊惜字如金,只不過眼中忽閃過一絲笑意,回了個「好」字。
三日後,束穿雲喬裝打扮離開了平江府,待謝家的人發現南城人去院空之時,束穿雲早已行駛在了陽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