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終於,謝妤茼還是翻出了那盒藥片,掰下來一顆放入口中,不讓噩夢侵襲糾纏。

  *

  再次醒來,不知今夕是何夕。

  耳邊是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呼吸間是熟悉的山野氣息,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山村里總是這樣,清晨叫醒人的是雞鳴鳥叫,還有家中灶火木質燃燒的氣味。

  謝妤茼睜開眼,目光所及是陌生又熟悉的房間——她的房間。從有記憶開始一直到被母親韓宜接到南州城生活前,謝妤茼一直是住在這個房間。房間不大,只一張床,一個書桌,還有一個衣櫃。

  自從外公外婆去世之後,謝妤茼幾乎沒有再回過這裡。怕觸景傷情,也不敢回來。

  身下是堅硬的木頭床板,上面有一層厚厚的灰。

  多年沒有被打掃過,這裡散發著一股木質腐壞的氣息,算不上難聞。

  謝妤茼頭昏腦漲,手機早已經因為沒電而關機。她坐起來,也懶得顧及自己身上那層厚厚的灰塵,打開窗戶望了出去。

  這裡是大嶼山,謝妤茼從小生活的地方。一個曾經的貧困村,剛剛於幾年前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摘掉了貧困村的頭銜。

  謝妤茼包了一輛計程車,車程整整三十八個小時。從南州城一路疾馳,來到了這裡。

  有錢能使鬼推磨,司機若不是看在那一萬塊錢的面子上,絕對不可能來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這趟到來,謝妤茼感到最明顯的變化是山路平穩不再顛簸。並且手機導航高度靈敏,根本不需要她憑記憶去指路。

  到的時候是大晚上,她手上除了一隻手機之外再無其他東西。掃碼付款之後她便來到熟悉的家門前,打開連鑰匙都已經腐壞的大門,直接躺在了這張木板床上。

  留在這個村子裡的人其實也已經不多了。大部分的人被轉移到縣城去生活,亦或者跟著家人去到更發達的城市生活。

  謝妤茼家隔壁幾戶人家都已經人去樓空,包括韓僮家。作為曾經的鄰居大哥,韓僮在南州城穩定下來之後便將家人都接到了那邊去生活,偶爾陪著家人回來一趟祭祖,但也是少之又少。

  這一趟仿佛像是一場夢境般,謝妤茼雙手撐在窗戶上眺望著家門前那顆芭蕉樹,忽然有些迷茫。她明明記得自己離開這裡的時候,這顆芭蕉樹早已經死去了的,難道現在又起死回生?

  不再多想,謝妤茼轉身出了房間。她身上太髒了,並且家中沒有一樣可以用的東西。這幾日若是想有個人樣,必須到鎮上去買點東西。

  可到鎮上有將近三公里的路程,徒步至少要半個多小時。

  謝妤茼這會兒感到飢餓難耐,睡了整整一夜的木板床讓她渾身上下酸疼不已。運氣好的是,剛一出門就碰上了一位騎著摩托車的大爺。

  大爺年紀莫約七十,一頭花白的發,身形消瘦。謝妤茼幾乎是一眼認出了眼前人,心下泛起酸楚。這人名叫韓君,一直是孤家寡人,小時候謝妤茼經常到他家的菜地里摘西紅柿吃。他家的西紅柿出奇的甜,跟水果似的好吃。

  大概是瞧著謝妤茼這張生面孔感到疑惑,大爺側著腦袋深深凝望了她好一會兒。

  謝妤茼喊了一聲:「韓伯伯。」

  韓伯伯聞言停下摩托車,雙腳撐在地上看著謝妤茼:「你是……韓孟的外孫女?」

  謝妤茼點點頭:「是的,韓伯伯,好久不見。」

  韓伯伯神色轉為意外和驚喜,連忙從車上下來,對謝妤茼說:「孩子,你怎麼回來了?你外公外婆,這都走了有十幾年了吧……」

  「是啊,好多年了。」謝妤茼輕聲嘆息。

  兩人寒暄一會兒,謝妤茼被邀請乘坐上了韓伯伯的摩托車,出發前去鎮上。

  這裡還保留著趕集的傳統,每逢單日鄰村的村民回到鎮上趕集。而鎮上這個時候也是最熱鬧的,一條長長的街道上可以說賣什麼東西的都有。

  一路上,韓伯伯的話就沒有停過,從村民脫貧到奔小康,從東家有人今年金榜題名本省文科狀元,到西家出了一個瘋瘋癲癲的老師,謝妤茼坐在摩托車后座膽戰心驚也聽得心不在焉。年紀七旬的老爺子老當益壯,把摩托車開出了飛車的架勢。

  忽而,謝妤茼聽到「瘋子」兩個字,下意識問:「誰瘋了?」

  韓伯伯扯著嗓子說:「以前鎮子上的老師,韓秀美。」

  說話間,剛好也到了熱鬧的鎮上。摩托車不好再繼續穿行,韓伯伯將車停在路邊。

  謝妤茼一把拉住韓伯伯,打破砂鍋問到底:「韓秀美老師為什麼瘋了?她怎麼了?」

  韓伯伯反而問謝妤茼:「她是不是也當過你的老師?」

  何止當過。

  曾經謝妤茼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的時候,是韓老師幫著她解圍。

  韓秀美知道謝妤茼的父母不在身邊,對她的關照一直不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裡,謝妤茼將韓秀美當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是謝妤茼的老師、是謝妤茼的朋友、更是謝妤茼的家人……

  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似乎總是這樣,過客匆匆。當年謝妤茼被母親接到南州城之後,她一開始還會和韓秀美聯繫,但隨著時間推移。一個月數次的聯繫變成了一個月一次,再來是好幾個月一次、半年一次、一年一次、好幾年都不曾有一次,到最後失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