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共有三件事。第一件就是顧晴的親事,說她的及笄禮過後沒有幾天,安國公夫人就替定遠侯府來求親了,說的是大世子王致遠;祖母覺得門第很合適人也相配,是同意的;但祖父卻有些反對,具體什麼原因也不知道,不過並沒有直接的拒絕,只是說顧家的大房裡顧曙是長子、要先緊著他,等他定親後再給顧晴定。定遠侯府也表示理解,凌夫人還親自來了府里一趟,給祖母拿了許多補品,求親的誠意十足。第二件是顧昭,她最近常出入學軒閣,行跡怪怪的,人比以前更陰沉了。第三件是顧晞自己的親事,她的倒是定了下來,昌平羅家,是同胡同工部郎中的夫人做的媒,世代都是做瓷器的,家境富有。

  顧晗本來正在吃早膳,看完了這封信就不吃了,擺手讓丫頭撤了。低頭想事情,顧晞不會憑白地給她寫信,她一定是想說些什麼。關於顧晞的親事,倒沒有什麼意外的,和前世的一模一樣,她嫁的還是昌平羅家。歷史總會是驚人的相似,就比如她重生後一樣,原意是不想嫁給張居齡的,但還是嫁了,無論中間改變了多少波折,歷史最終的走向還是不會變的。就連顧晴的親事,她也不往別處想,畢竟前世的顧晴就是嫁給了王致遠。只是顧昭的行為令人費解……學軒閣是哥哥顧暖住的地方,雖然是堂兄妹,但常去也不方便吧。再者,她記得顧昭一向是看不上二房的,和哥哥的來往更是少……怎麼會突然親近起來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顧晗起身在西次間來回踱步,猛然“哦”了一聲,想明白了……學軒閣住著的不僅有哥哥,還有周浩波。如果顧昭是借著去看哥哥,實際去接近周浩波呢?

  顧晞就是在暗示她這一點吧,不然也不會說顧昭的行跡怪異了。

  “……去拿筆墨紙硯過來。”顧晗吩咐一旁的桃紅。

  “是,少夫人。”

  桃花屈了屈身,去了東次間。

  顧晗又想起前世,是顧晴給她傳的周浩波被張居齡殺死的消息……她一直懷疑的顧晴是不是懷疑錯了?而真正和周浩波有聯繫的是顧昭?還是說她們倆姐妹都參與其中,如果是的,她們為什麼這樣做?前世的大伯母並沒有被禁足在寧苑啊……除了這一件能直接利害到大房的事情,其他的她就想不明白了。到底是顧晴為了顧昭……還是顧昭為了別的什麼。思來想去的,好像也沒有必要這麼做吧。

  事情好像越來越複雜了。

  顧晗想了又想,還是決定在給顧晞寫回信的時候,讓她暗中查一下顧昭,看看她去學軒閣究竟是做了什麼。

  晴朗的天空到了中午又開始下起雨了,淋淋漓漓,連綿不斷。

  顧晗去了廡廊下看雨。五月已經過去了。步入農曆六月後,天氣更是熱的厲害。還好是多雨的季節,一下雨就會涼爽些,不然更難熬了。

  顧晗不自覺地感嘆,日子過的可真快啊,一轉眼她都嫁進張家兩個月了。

  “……少夫人,去屋裡坐著吧?”巧玲端了盞熱茶遞給顧晗,“您身子弱,淋了雨就不好了。”

  顧晗擺擺手,抿了一口熱茶,又遞給了巧玲。笑道:“那裡就嬌慣成那樣了……何況這雨絲細微,只是清涼涼的,不礙事。”她說著話,還上了南邊的抄手遊廊。

  巧玲見勸說不動顧晗,只得緊緊地跟隨著。

  抄手遊廊走到底,往左手邊一拐,就是月亮門了,穿過去月亮門,是中院,也就是第二進院落——張居齡的書房。

  顧晗到月亮門後,就不再往前走了。她沒有拿傘,雨絲雖然細小。但夏天的衣衫也薄,淋濕了就不好了。

  她剛要往回走,抬頭卻看見一個身材高大的男人背對著她也在看雨。他身穿天青色直綴,頭髮梳到頭頂,形成抓髻,用玉質的小冠固定。瞧著背影倒是個極年輕的,卻不是張居齡。

  顧晗一想到可能是張居齡的朋友或者其他人,就不打量了,誰知她還沒有轉過身,那人已經發現了她,笑著開口:“怎麼?顧六小姐嫁給了夙之就不認識在下了。”語氣裡帶著熟知的調侃,“咱們也算是舊相識了。”

  入眼的是十分俊朗的臉,帶著笑意的桃花眸。不是楊若還會有誰。

  顧晗倒不怪罪楊若說話的語調,他一直都是這個樣子的,跳脫不羈。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似乎聰明的人都是這樣,張居齡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她屈身行了禮:“楊公子,是來找夙之?他這會兒應該在昭文齋,要妾身去喊他回來嗎?”

  楊若聽見她的自稱,先是怔了一下,再看顧晗,才注意到她梳起了婦人的髮髻。是啊,她嫁給了張居齡,再見外男,合該是自稱妾身了。

  他搖搖頭,說道:“不必。我下午也沒有事情,等等他就好。”他是收到了張居齡的回信後過來的,和他說一下定遠侯府和永康侯府如今的關聯。

  顧晗點點頭,話說到這裡,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就準備告辭離去。她剛一轉身又被楊若叫住了,只聽他說道:“……徐沛的事情,謝謝你提醒我。”要不是顧晗,他現在怕是還和徐沛稱兄道弟呢,更不會知道徐沛狼子野心地收買了離枉……於情於理,顧晗都當起他的一句謝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