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氏領著顧暖、顧晗、顧晞給武氏行禮,也笑:“母親念著晗姐兒,殊不知晗姐兒也日日念著您呢。”

  武氏爽氣的笑起來。

  “還不去,祖母想你呢。”顧晴眨眨眼睛,笑著推了顧晗一把,讓她往武氏的方向去。

  顧晗在原地定了一會,喉嚨發緊。前世的時候祖母最疼愛她,偏生白髮人還送了黑髮人。

  她走去武氏的跟前時,快速向四周看了一眼。母親和大伯母趙氏打完招呼後,坐在了她的對立面。哥哥和顧曙不知道在說什麼,笑的十分開心。

  “我的乖乖,風寒可好了?”武氏心疼地拉著孫女兒的手,她可憐晗姐兒出生便沒了父親,憐惜的緊。

  顧晗鼻音濃濃的:“好了,祖母不用擔心。”

  “好孩子,你受的委屈祖母都知道,也教訓了那嚼舌根的……若下次再犯,無論是誰,一併趕出府去。”武氏的臉陰沉如水。一個庶女,說難聽點奴婢罷了,還敢欺負到正經嫡女的頭上,真是作死。

  這話說的響亮,廳堂的人都聽到了,一時沒人吭聲。

  顧昭瞪了一眼大氣都不敢出的顧昣,暗罵一句:廢物。

  趙氏知道顧昭的小動靜,臉上很不好看。論起容貌,她生的顧昭是顧家女孩里最出眾的,美目流盼、傾城絕俗,奈何性子焦躁又蠢笨……做什麼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這時候,一位年輕少婦挑帘子走進來,牽著兩孩子,先告罪:“……暇姐兒貪睡,我來晚了。”她穿了件秋香色小鳳尾褙子,白色月花裙,梳回心髻,用赤金蓮頭簪固定了。人長得清秀美麗。

  “小娃兒覺多,不妨事。” 武氏抬眼看向三兒媳楊氏,笑著說了一句。

  楊氏原名楊真,庶女出身,嫁給顧景文後,生下一子顧暉、一女顧暇。她的父親是閣老楊思遠,水漲船高,她在府里也沒人敢小覷。

  “給祖母請安。”兩孩子鬆開楊氏的手,跪下行大禮。

  “好孩子。”武氏喜歡孫子,讓丫頭把虎頭虎腦的顧暉領過來,好一陣親熱。

  顧暇眼巴巴地看著哥哥,她也想和祖母說話。

  楊氏似乎沒瞧見女孩兒的舉止,拉著她坐去了孫氏旁邊。

  “暇姐兒又長高了。”趙氏笑著開口,對楊氏的態度比對孫氏好多了。

  孫氏點頭,“能吃能睡的,貪長個不長心眼。”

  正說話間,顧臨從書房處走來,身後跟著顧景然和顧景文,暢快地:“昨夜下了場透雨,老農上半年的莊稼不愁豐收了。”

  “你心操的挺寬。”武氏揶揄丈夫。

  顧臨哈哈大笑,坐在了武氏身旁。他鬢角有些許白髮了,精神卻好的很,雙目囧囧,威嚴十足。

  眾人依次上前行禮。

  顧臨擺手,讓起來說話。

  顧景然兄弟倆上前和武氏說話。兩人長的很像,都是瘦長的身材,前者偏儒雅些,後者則俊朗如玉。

  顧臨叫過幾個孫子,仔細考了他們制藝,著重交待顧曙:“……鄉試近在咫尺,你在學堂上有什麼不懂的就及時問。”

  顧曙應是。

  顧家的幾個孩子都在族裡的學堂就讀,請的先生是翰林院的大儒。

  “對了,過幾天我有一位小友要從荊州趕來家裡做客,他也參加今年的鄉試,你好生招待著。”顧臨端起盞碗,抿一口茶,和長子說話。

  “父親放心。”顧景然問道:“是那位十歲便中秀才的荊州神童張居齡嗎?”

  顧臨自豪一笑:“是。當年我任湖廣巡撫時見過他的考卷……小小年紀便見識深遠,是將相之才。”

  顧晗一愣,張居齡要來了?

  第5章

  顧晗一愣,張居齡要來了?

  心“砰砰砰”地跳起來,有如鹿撞。

  對這位曾經的丈夫,顧晗即難過又愧疚。難過自己錯失良人。愧疚自己還在世的時候,沒有好好對他。

  武氏見顧晗一直低著頭,以為大人們說的話無聊,就讓她下去找晴姐兒玩。

  “……府里下人的春衣已經做好了,眀日我讓人送過來。”顧景文在回稟武氏前兩天交待的事情。顧家在北直隸的布樁、商鋪、以及收租的田地,都是他在負責。

  “你一貫是最穩妥的,我放心。”武氏和藹的笑著,又說了幾句閒話。

  顧景文一一地應承著,態度很是恭敬。

  午時左右,武氏留眾人在凌波苑吃了午膳。滿滿兩大桌的菜餚,菜式都是一樣的,清蒸鯉魚、紅燒肉、糖醋排骨、香菇青菜等應有盡有,非常豐盛。

  雨過天晴的空氣特別清新,瀰漫著泥土的芬芳。

  陽光從開著的東隔窗照進來,折射出溫暖的七彩光線。

  酒足飯飽後,眾人略坐了會,便各自告辭散了。

  顧晗回到春在堂的時候,幾個剛留頭的小丫頭正坐在廡廊下繡手帕,見她回來忙起身行禮。

  “針腳使得不錯,很均勻。”顧晗探身看了看。約是初學,她們繡的大都是簡單的花草。其中一人繡的是一對蝴蝶,翅膀用了藍線。

  “謝小姐誇獎。”

  聲音很齊,規矩教的倒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