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劉吉昌不由惱羞成怒。
「現在離前朝已經將近二十年,有何證據證明你是隋宮舊宮人?」
柳婆婆鎮定地抬起頭。
「當年隋帝……」柳婆婆的聲音顫抖了一下,吸了一口氣繼續道,「當年老婦是隋帝駕前受寵侍兒之一,舊日眾多宮人都識得老婦。若大人不信,亦可請楊娘娘來認一認便知真偽。」
柳婆婆指的是太宗的妃子,隋煬帝的女兒,楊妃娘娘。
呂大人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道:「這些年你一直跟藍氏婦人在一起?」
「正是。」
「那玉佩呢?」
「一直在甘泉舊宮中,當年老婦藏匿的地方。」
「這麼說,凌大人不知此事?」
「是。」柳婆婆望著凌雄健,目光中閃著難解的含義。「當年隋帝讓我收藏此玉時,並沒有告訴我此玉有什麼用途。我以為,這玉既然是先帝心愛之物,肯定是值錢的。所以才鼓勵我家姑娘嫁給凌大人,目的就是想著能有機會將它們取出賣掉,好換錢度日。」
「你的話可屬實?」
「老婦人句句實言。」
呂大人冷笑一聲。
「我看你是沒有說實話。你是前朝逆黨,偷偷藏匿這玉佩,就是想要謀反的!」
柳婆婆挺直腰杆,冷笑道:「大人,我已是近五旬之人,且是一介女流,如何謀反?若說是想要勾結凌大人謀反,凌大人自已也跟個廢人一樣,且手中又無兵權,憑著那幾塊殘缺的玉佩,如何能謀得了反?再說,我如果想要謀反,又怎麼會獻出剩下的玉佩?一切都只是因為老婦人不知玉佩的意義才惹出禍端,還望大人明查。」
呂大人看了看劉吉昌,又看看凌雄健,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劉吉昌則呆呆地坐在一邊,心中隱隱感到大事已去。
李大人道:「事到如今,已經證明了藍氏的清白。我看,可以先放了她。」
呂大人看看柳婆婆,又看看可兒,無奈地一揮手。堂下的衙役立刻上前替可兒開了鎖。
呂大人不甘心地又道:「藍氏雖然是清白了,柳氏卻要鎖起來。她所言是否屬實還需核查。」
可兒忙拉住柳婆婆的手。柳婆婆輕輕推開她,微微一笑。
「好,老婦願意隨大人回京,聽侯發落。」
此時,一直沉默著的凌雄健站了起來。
「我看,你們不用再帶其他人進京了,我隨你們進京就是。」
可兒大吃一驚,忙向前跨出一步。凌雄健的眼眸如利箭一般向她射來。他從來沒有用這麼凌厲的目光看過她,可兒不由呆立在原地。
「看到現在,我總算是明白了。原來,你們的目標是我。呂大人可能是真心以為我犯了什麼我沒有犯過的罪;而劉大人,」他輕蔑地一笑,「則是很明顯的想要加害於我。如果是這樣,我們也不必在這裡拿這些平民百姓的清白作文章,直接到天子面前辯個是非就好。正好,昨日我已經接到皇上的旨意,宣我即刻進京。咱們就搭個伴,一同進京,也省得你們在這裡擾得鄉民不安。」
說著,他看了可兒一眼。
「也怪我,一時失察,沒有及時出手反擊,這才使得歹人有了可乘之機。我出了什麼事倒在其次,帶累著無辜的人受苦,就是該死了。」
說到最後一句時,他的聲音突然放低。這幾乎低不可聞的聲音不禁使劉吉昌和可兒同時打了一個寒顫。
柳婆婆道:「多謝大人好意。如果老婦不隨大人一同進京,只怕沒個人給大人做證。還請大人允許老婦跟著一同進京才是。」
凌雄健轉頭看看柳婆婆,冷笑道:「有主必有僕。看來,你跟你家姑娘一樣,信不過我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可兒一怔,不由呆呆地望著凌雄健。
「對我有點信心。」凌雄健的視線掠過她的臉,一拂衣袖,走出大堂。
楚子良也連忙站起來跟了出去。
見凌雄健走了,劉吉昌立刻又活躍了起來。他想,如果帶著這老婦人進京,到時候反而是替凌雄健說話了,便向呂大人道:「我看這老婦年紀這麼大了,去京城路又遠,恐怕她會受不了。要不,就讓她留在揚州?」
呂大人一直以為是抓住了一件可以有一番作為的驚天大案,誰知卻只是一樁平淡無奇的偷盜案——聽了凌雄健的那番話後,他更加明白自己是受了劉吉昌的愚弄,心下便十分記恨著劉吉昌。他冷笑道:「現在已經很清楚了,這只是一樁普通的偷盜案。這種案子應當歸地方府衙處置,不需我們刑部越級處理。」說著,也拂袖而去。
李大人微微一笑,道:「柳婆婆偷盜的雖是國家重器,但念她是無心之過,且已及時上繳朝廷,本府法外開恩,只予以申斥告誡。退堂。」說著,他也轉身回到後堂。
劉吉昌看看堂下的兩個女人,又看看向大門和後堂走去的兩位大人,不由也悻悻地走了。
可兒愣愣地看著各位大人依次離開,直到柳婆婆站起來拉拉她的衣袖,這才緩過神來。她扶著柳婆婆站起來,望著已經空蕩蕩的大堂,心中一片茫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她回望著柳婆婆。
平生以來第一次,柳婆婆的眼中也是一片茫然。
「走唦!老爺都說放你們走了,怎麼還不走的唦?」
幾個衙役抬著水桶、拿著掃帚正準備打掃大堂。見兩人仍然愣在當地,便上前催促她們離開。
「現在離前朝已經將近二十年,有何證據證明你是隋宮舊宮人?」
柳婆婆鎮定地抬起頭。
「當年隋帝……」柳婆婆的聲音顫抖了一下,吸了一口氣繼續道,「當年老婦是隋帝駕前受寵侍兒之一,舊日眾多宮人都識得老婦。若大人不信,亦可請楊娘娘來認一認便知真偽。」
柳婆婆指的是太宗的妃子,隋煬帝的女兒,楊妃娘娘。
呂大人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道:「這些年你一直跟藍氏婦人在一起?」
「正是。」
「那玉佩呢?」
「一直在甘泉舊宮中,當年老婦藏匿的地方。」
「這麼說,凌大人不知此事?」
「是。」柳婆婆望著凌雄健,目光中閃著難解的含義。「當年隋帝讓我收藏此玉時,並沒有告訴我此玉有什麼用途。我以為,這玉既然是先帝心愛之物,肯定是值錢的。所以才鼓勵我家姑娘嫁給凌大人,目的就是想著能有機會將它們取出賣掉,好換錢度日。」
「你的話可屬實?」
「老婦人句句實言。」
呂大人冷笑一聲。
「我看你是沒有說實話。你是前朝逆黨,偷偷藏匿這玉佩,就是想要謀反的!」
柳婆婆挺直腰杆,冷笑道:「大人,我已是近五旬之人,且是一介女流,如何謀反?若說是想要勾結凌大人謀反,凌大人自已也跟個廢人一樣,且手中又無兵權,憑著那幾塊殘缺的玉佩,如何能謀得了反?再說,我如果想要謀反,又怎麼會獻出剩下的玉佩?一切都只是因為老婦人不知玉佩的意義才惹出禍端,還望大人明查。」
呂大人看了看劉吉昌,又看看凌雄健,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劉吉昌則呆呆地坐在一邊,心中隱隱感到大事已去。
李大人道:「事到如今,已經證明了藍氏的清白。我看,可以先放了她。」
呂大人看看柳婆婆,又看看可兒,無奈地一揮手。堂下的衙役立刻上前替可兒開了鎖。
呂大人不甘心地又道:「藍氏雖然是清白了,柳氏卻要鎖起來。她所言是否屬實還需核查。」
可兒忙拉住柳婆婆的手。柳婆婆輕輕推開她,微微一笑。
「好,老婦願意隨大人回京,聽侯發落。」
此時,一直沉默著的凌雄健站了起來。
「我看,你們不用再帶其他人進京了,我隨你們進京就是。」
可兒大吃一驚,忙向前跨出一步。凌雄健的眼眸如利箭一般向她射來。他從來沒有用這麼凌厲的目光看過她,可兒不由呆立在原地。
「看到現在,我總算是明白了。原來,你們的目標是我。呂大人可能是真心以為我犯了什麼我沒有犯過的罪;而劉大人,」他輕蔑地一笑,「則是很明顯的想要加害於我。如果是這樣,我們也不必在這裡拿這些平民百姓的清白作文章,直接到天子面前辯個是非就好。正好,昨日我已經接到皇上的旨意,宣我即刻進京。咱們就搭個伴,一同進京,也省得你們在這裡擾得鄉民不安。」
說著,他看了可兒一眼。
「也怪我,一時失察,沒有及時出手反擊,這才使得歹人有了可乘之機。我出了什麼事倒在其次,帶累著無辜的人受苦,就是該死了。」
說到最後一句時,他的聲音突然放低。這幾乎低不可聞的聲音不禁使劉吉昌和可兒同時打了一個寒顫。
柳婆婆道:「多謝大人好意。如果老婦不隨大人一同進京,只怕沒個人給大人做證。還請大人允許老婦跟著一同進京才是。」
凌雄健轉頭看看柳婆婆,冷笑道:「有主必有僕。看來,你跟你家姑娘一樣,信不過我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可兒一怔,不由呆呆地望著凌雄健。
「對我有點信心。」凌雄健的視線掠過她的臉,一拂衣袖,走出大堂。
楚子良也連忙站起來跟了出去。
見凌雄健走了,劉吉昌立刻又活躍了起來。他想,如果帶著這老婦人進京,到時候反而是替凌雄健說話了,便向呂大人道:「我看這老婦年紀這麼大了,去京城路又遠,恐怕她會受不了。要不,就讓她留在揚州?」
呂大人一直以為是抓住了一件可以有一番作為的驚天大案,誰知卻只是一樁平淡無奇的偷盜案——聽了凌雄健的那番話後,他更加明白自己是受了劉吉昌的愚弄,心下便十分記恨著劉吉昌。他冷笑道:「現在已經很清楚了,這只是一樁普通的偷盜案。這種案子應當歸地方府衙處置,不需我們刑部越級處理。」說著,也拂袖而去。
李大人微微一笑,道:「柳婆婆偷盜的雖是國家重器,但念她是無心之過,且已及時上繳朝廷,本府法外開恩,只予以申斥告誡。退堂。」說著,他也轉身回到後堂。
劉吉昌看看堂下的兩個女人,又看看向大門和後堂走去的兩位大人,不由也悻悻地走了。
可兒愣愣地看著各位大人依次離開,直到柳婆婆站起來拉拉她的衣袖,這才緩過神來。她扶著柳婆婆站起來,望著已經空蕩蕩的大堂,心中一片茫然——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她回望著柳婆婆。
平生以來第一次,柳婆婆的眼中也是一片茫然。
「走唦!老爺都說放你們走了,怎麼還不走的唦?」
幾個衙役抬著水桶、拿著掃帚正準備打掃大堂。見兩人仍然愣在當地,便上前催促她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