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這話的意思,是想說那姜家少爺可能念著今日夏淺薇會出現在明王府,所以也跟著太傅一起來了。

  太后當即挑了挑眉,姜家乃是書香世家,這姜太傅作為太子的啟蒙先師,學識淵博又開明大度,與朝中那些結黨營私的文臣不一樣,實實在在的一股清流。

  倘若他孫兒真有這個心思,想必姜家也不會在意那些流言蜚語,就算在意,有自己這個做太后的保媒,他們也定不敢委屈了夏淺薇。

  而這種事情,永樂縣主定不能自己開口,但想想,她如此年輕貌美難道真要孤獨終老?

  太后以為,就憑她在自己身邊盡心盡力的伺候,都應該為她做了這個主兒。

  很快,前方那迎面而來的少女讓太后回過神,陽光落在她那身素菊長裙上,在夏日裡增添了幾分薄涼淒冷之意。

  絕美的小臉帶著些許淡白的病色,不由得讓人想起美人薄福,天妒紅顏。

  夏淺薇緩緩來到太后面前,乖巧的行了一禮,「淺薇給太后娘娘請安……」

  「都病了,還行什麼禮。」太后當即疼惜的將那少女拉到了自己身邊,沒有人注意到,人群中有兩名嬤嬤別有深意的對視了一眼。

  「淺薇有愧,這幾日沒能入宮陪伴太后……」

  夏淺薇低眉順目,看起來與平日裡並無兩樣,可太后卻能察覺到她的情緒不似從前那般明媚,這滿腹的憂心應該都是因為那些非議吧?

  「永樂縣主真是有孝心,太后娘娘其實更希望縣主留在府內休息,不必理會那些糟心的事情。」方才跟著夏淺薇同行的嬤嬤當即開了口,這話在眾人耳中聽來並無不妥,可因為先前被撞見的那番話,這意思著實容易讓夏淺薇誤會。

  莫非在太后心裡,身為幽王未過門的妻子,前來見最後一面只是令人糟心的事情罷了,還不如留在府里休息?

  若真是如此,那麼這皇家親情未免也太過薄涼了些。

  可太后卻不知其中內情,見夏淺薇沉默的樣子,越發覺得她受了太多的苦,「張嬤嬤說得對,哀家知你重情重義,但今後,還是應該多為自己考慮。」

  話音剛落,不遠處的姜太傅正與其他的大臣攀談,他身邊果真跟著一名文質彬彬的年輕男子。

  對方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如霧如墨的雙眸正四下張望著,隨後終於發現了這邊涼亭里的太后眾人。

  他立刻在姜太傅耳邊提醒著什麼,很快,這祖孫二人便一路而來。

  「微臣見過太后!」

  「姜太傅不必多禮,說來,也有多年未見了。這邊的孩子想必就是姜太傅的愛孫吧?」

  太后深居宮中,平日裡文武百官皆不敢打攪,而這姜太傅如她所說是個清風傲骨之人,專注於學問,更不可能常常出入後宮。

  此時她面上帶著笑,好似不經意的打量著這溫潤的男子。

  「微臣姜謙朗,見過太后娘娘!」

  對方往前跨了一步,聲音如和風細雨,眉目清秀神態怡然,舉手投足不卑不吭,給人一種十分舒適的感覺。

  而太后方才知曉這姜朗對永樂縣主的心意,此時人就在眼前,他卻沒有半分失禮之態,頗有君子坦蕩之風。

  「不愧是姜家的孩子。」

  第六百三十五章 襄王有意

  太后別有深意的誇讚了一句,姜太傅雖是連連謙虛的謝道,但那慈善的眉眼中已經盡顯驕傲之色。

  「這名字也起得好,君子謙謙,郎朗如玉,你如今在何處當職?」

  太后的語氣也親切了不少,姜謙朗分明感受到一旁的夏淺薇目光已然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他眸光微動,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平靜,「微臣如今在翰林院當職,不久前去應天書院講學了一陣子。」

  「好好好,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才學,將來必定前途不可限量。」太后越看越滿意,只覺得這姜謙朗和夏淺薇十分般配,所謂的郎才女貌不正是如此?

  一旁的姜太傅越聽越自豪,要知道他對這個孫兒寄予了厚望,並且也從未有過失望,相信將來,孫兒也定會讓姜家增添榮光。

  卻不料,太后突然拉過夏淺薇,「永樂縣主覺得姜大人如何?」

  什麼?

  姜太傅面上的笑容當即一僵,太后怎麼突然徵詢起永樂縣主的意見了?

  眼前的畫面讓他想起早已把自家門檻踏破的那些媒人們,不妙,大大的不妙!

  而姜謙朗也沒有料到太后居然如此直接,他心情當即忐忑起來,耳根早已浮上了兩片紅色,眼角的餘光情不自禁的飄向那一身素衣的絕美少女。

  從前他專注於學識,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應天書院講學時結實了夏家的大少爺夏故新,二人一見如故,並從對方的口中聽說了夏淺薇的名字。

  隨後,他才留意起那些流言蜚語,可如夏故新這樣才華橫溢又正直豁達之人,其妹怎麼可能是傳聞中的樣子?

  直到四國盛宴之上,他有幸目睹了那於馬背上綻放耀眼光芒的少女,那一刻他只覺得自己的靈魂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真是人言可畏,如此美玉,怎麼在那些人的口中就變得十分不堪?

  倒不是因為她的皮囊,而是她與眾不同的韌性。

  這世間俗人太多,嫉妒心更甚,他們抨擊得越是猛烈,姜謙朗就越是對夏淺薇這樣的女子充滿了好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