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是初見,再是美味不用等,最後曝出連端正先生都是八貝勒!

  胤禟聽見眾人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八貝勒就是端正先生!他還是初見與美味不用等,他一個人分飾四角,騙的我們好苦!」

  「那初見,至今還在刑部的通緝令名單上呢!刑部官員會上奏去抓人嗎?」

  「端正先生與傾城,好一個端正先生與傾城,貝勒爺將我們當做玩物來愚弄,他耍人玩的時候可有想過也有今天?」

  民間討伐的胤禩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其中少不了有人在推波助瀾。皇上雖不至於處理八貝勒,但這一回少不了要禁足,若是刑部再來官員堅定啟奏初見有罪,希望皇上秉公處置,說不定還要將他關入宗人府。

  「不好了,八貝勒被皇上下令關進牢里了,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馬公公親自去宣的聖旨!」

  消息一傳出去,群情激奮的民間猶如被一盆涼水,當頭澆滅了火焰。

  散布流言的人還在叫囂「關入宗人府,足夠他喝一壺的,讓他知道戲耍人的代價,不關個十年八年如何能平息民憤?」

  之前附和他的秀才愣愣道:「關十年八年?」

  他反應過來,痛哭流涕:「蒼天啊,我已經三十歲了,有生之年還有機會看到《大秦傳奇》的大結局嗎?!」

  憤怒的看客們經過他提醒,冷靜下來後不由冷汗嘩嘩地流,直覺「大事不妙」!

  印鑄局前來催胤禩要稿的官員聽聞這驚天巨變,眼前一黑,感覺天都要塌了!

  他們竊竊私語,張大有暴言:「你們說有沒有可能,讓八貝勒在宗人府中閉關?」

  印鑄局官員面面相視,其中一人向張大有比了個大拇指:「妙啊,不如就由張大人寫一封奏疏給皇上。」

  張大有一時騎虎難下。

  這一封奏疏上奏後他就被貶,這回他倒是不敢上奏了,生怕惹到盛怒中的皇上。

  另一頭,康熙皺眉盯著鋪墊蓋地的奏摺,額頭青筋不斷地跳動。

  「你說他們把你給搞成這樣,是因為你幫了太子惹人忌憚,所以想求朕來幫你收拾爛攤子?」

  馬公公一臉無辜地眨眨眼:「兒臣也是為了您才幫二哥的。」

  只要一想到胤禩那四個筆名,還有端正先生與傾城之戰,康熙感到頭大。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分明是胤禩自己惹出來的事,還要朕來收拾爛攤子,豈有此理!

  康熙將那些彈劾胤禩的奏章一推,怒道:「那就如他們所願,朕看你還是待在宗人府別出來了。」

  剛說了這一句,有意想要撈胤禩一把的太子便前來求見了康熙。

  太子說道:「八弟那只是寫話本,話本而已不是多大的事,朝臣們彈劾那是大驚小怪,莫說是四個名字了,便是八個十個又怎麼了,皇子阿哥寫話本換別的名兒,不也是為了維護名譽?他喜愛寫話本,汗阿瑪之前縱容了他,如今可不能見死不救啊!」

  這一通歪理,說得康熙臉色複雜。

  太子來幫他說話,胤禩還挺感動。

  這女裝易容的交情,沒白教啊!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為禮部印鑄局的職能

  注釋(2)語文課本背過的《阿房宮賦》!

  第122章 汗阿瑪不打自招

  太子想得很明白:「八弟是因為孤而受到了無妄之災,如果這一回不保他,那麼下一回那把懸掛在頭頂的刀子可就直接刺在孤自己身上了。」

  現在做事終於與太子妃商議的太子,將自己的打算與她說清。

  內務府總管凌普屬於他的右臂,如今凌普自身難保,太子可謂是兩頭為難。

  太子妃便與他商議,瓜爾佳氏能給他提供幫助。

  瓜爾佳氏枝繁葉茂,她與另外姐妹四人全都嫁進了愛新覺羅家,大姐嫁給了輔國將軍,而她做了太子妃,三妹是未來的十五阿哥福晉,四妹與裕親王之子保泰定了親。

  娘家還有三位兄長,各自都在朝中、軍中有所建樹,他們家這一枝枝繁葉茂,還有旁支親戚,上了太子這條船的也不少。

  太子妃身後的瓜爾佳氏,繼索額圖倒台後成了太子倚重的新左右手。

  胤禩之前幫過太子,之後也算是與他處於友好的關係,如果他不想徹底孤立無援,在有關於幾個筆名被暴露一事上他得表明態度。

  於是太子一邊好言好語勸康熙:寫話本還真夠不上什麼國家大事,頂多引起了眾怒與文人們的抨擊。筆頭上造成的問題,還是「玩樂」性質的,直接將人關去宗人府,那懲罰是否太嚴重了一些?

  另一邊,他也令朝中屬於自己的勢力提胤禩上奏說情。

  他倒是挺會和稀泥,輕描淡寫之間模糊了胤禩話本所造成的影響,強調了「話本」的業餘與玩樂性。

  與正事徹底撇開來,將如今的輿論環境歸咎於玩樂性質,那胤禩所犯的錯就不算什麼大事了,最多稱呼一句「貪玩」、「不務正業」。

  與朝中參奏胤禩之人所說的話完全相反,那些人強調了胤禩如今在民間的影響,擴大了他用四個筆名寫話本造成的惡劣輿論結果,將其與安民、治民、拉攏文人、文化治理掛鉤在一起,並且將胤禩所做的後果,與民間反書、叛逆之書誕生強行撮合在了一起。

  不是什麼要命的大事,但足夠令八貝勒焦頭爛額,閉門在府的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