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看那年輕姑娘以兩指充作劍,比劃著名劍招來為人們說書,頓覺有趣,也跟著坐下來聽了一場。

  也是這一場,讓他對八貝勒在民間有多麼大的影響有了更多的認識。

  這位姑娘能成茶樓的招牌說書人,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她懂得一些劍舞舞姿,說出來時頭頭是道。

  「劍器之舞,究竟有多麼令人驚艷?」

  「劍舞之中的風華,隱藏殺機,柔美的舞姿可不僅僅是用來觀賞,在靈動中藏著鋒利的劍光,危險又絕美。」

  在那個大唐,有一位絕美的佳人名公孫大娘,那一手驚艷了杜甫少年時光的劍器之舞,舞出了大唐盛世的恢宏與絕艷。

  杜甫寫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多年後,安史之亂爆發,使得大唐盛世不再,如垂垂老人走向暮年,杜公再見公孫大娘傳人李十二娘的劍器舞,感慨萬千。

  時光飛逝,盛世不再,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如同這由盛轉衰的國家,淹沒在時間長河中的大唐風流,在傾城的筆下活了!

  直到說到公孫大娘後人傳承斷絕,昔日驚艷世人的劍器舞終究抵不上世事無常朝代更迭,但悲涼之中又有傳承的希望之光在閃爍,公孫大娘所創的《西河劍器》與《劍器渾脫》對民間的劍器舞者影響甚大,流傳至今,等待著後人學習鑽研,超越創新。

  或許終有一日,劍器舞將重現人間,也或許劍器舞不再,將由劍器舞的傳承中脫胎換骨出新的驚艷世人的劍舞。當年那大唐盛世安居樂業的景象不在了,但在未來,新的盛世終將再臨。

  張廷玉:「……」

  他聽出來了,最後一段是在拍皇上馬屁,所以這就是皇上放縱八貝勒寫《大唐傳奇》,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所在?

  張廷玉暗暗腹誹八貝勒拍馬屁,說書散場後,聽客們走了一部分,留下了一些人坐著喝茶、聊天。

  「傾城,他沒有良心!」

  張廷玉突然之間聽見這話,想要起身的動作一停,留在原地豎起了耳朵。

  他聽見了那幾位聽客們嚷嚷著抱怨八貝勒的良心是大大的黑,一邊哀嘆著什麼時候能看到續作。

  總之就是四個字「意猶未盡」啊!

  張廷玉:原來是吹噓八貝勒的人。

  喜愛傾城話本的人有許多,來聽說書的人之中有吹噓八貝勒的再正常不過了。

  哪只,他們哀嘆過後,換上了義憤填膺的面容,大聲道:「他就是仗著自己是皇子阿哥,沒有人膽敢上門去討債才為所欲為!」

  「我們豈能忍,若我將來科舉上榜,得以入朝圍觀,定要找八貝勒好好說道說道!」

  張廷玉看了那人一眼,奇怪於此人說話猖狂,其友人竟也不嘲笑他。

  那人的友人們紛紛點頭,附和他的話,一副「等我考上科舉我就找上門去」的模樣。

  張廷玉站起身來,搖了搖頭離開了此處。

  「罷了,幾個對話本還較真之人,還能在科舉之上考出好成績嗎?」

  他喃喃道,自是不信會有人當真考上了科舉就當面去尋「沒有良心的八貝勒」。

  誰料,由於受眾太廣,影響太大,傾城的看客們之中,或許還真有可能在龐大的人數群體中誕生高中科舉之人。

  親眼見識過民間情況以後,張廷玉對胤禩的作勁兒有了深刻印象。

  在那麼多人翹首以盼時,可以心大得寫起新話本,將過去寫的到極致的話本拋棄而不給結局,這是多麼強大的心啊!

  一部打磨好的作品只差最後一步卻沒有結局,如同文章末尾沒有句號,尋常文人恨不得一鼓作氣將結局寫完,以成傳世佳作,令它畫上圓滿的符號。

  而八貝勒,在眾人的哀嘆中,愣是心冷如鐵,轉寵新歡。

  多麼無情,多麼冷漠,他的良心還一點都不痛!

  而張廷玉自己,卻也成了推動《大唐傳奇》形成的推手。

  就是不知道怎麼的,人們見張廷玉與八貝勒走得近,傳出了張廷玉或許投入八貝勒麾下做其幕僚的消息。

  自八貝勒與直郡王衝突以來,又不被太子的人所拉攏,人們便懷疑他有另起爐灶之心。

  如今見他拉攏了那麼多年輕的士人,還在天下人之間名聲顯赫,便有人道「難道八貝勒要做下一個直郡王?」

  「難道八貝勒亦有爭奪之心?!」

  康熙將張廷玉召至跟前,神色莫測問他:「御史上奏說胤禩在民間名聲太盛,皇子之中百姓唯知曉八貝勒胤禩的名字。」

  張廷玉心裡一咯噔,只當是皇上在試探自己,正色道:「八貝勒在民間的罵名也很盛。」

  對於皇子們來說,在民間風頭太盛,甚至超越了皇上那是會引人忌憚的。

  但到了胤禩這邊,張廷玉卻道:「風頭太盛,恐怕會有危險。」

  康熙:「哦,什麼危險?」

  帝王眼神涼涼地撇過了伺候在他身邊的馬公公,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怒意。

  張廷玉於是道:因為風頭太盛,以至於所做的事被評為「沒有良心」,「萬人討伐」,眾人「怨念叢生」,若是八貝勒走在街上,恐怕不是被人套麻袋,就是被人攔住去路找麻煩,再倒霉一些,會被喜愛他的人淹沒。

  康熙面無表情聽著,神色淡漠,令人難以猜測他此時的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