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並且,在話本最後還印了一句「話本非史實,虛構之處勿要當真」,可算是將要罵傾城捏造史實故事之人的嘴也給堵住了。

  戴名世知自己的弟子尤雲鶚將自己寫的戴氏古文百餘篇全都抄錄印成了《南山集》後到處宣揚,《南山集》的出名有利於他在文人之中的名聲與地位,於是默認了弟子的行為。他卻不知,在他鄉試期間,弟子尤雲鶚去招惹了不該招惹之人,年少氣盛以他的名義行不服挑釁之事,終招惹了禍患被抓入牢中。

  胤禛辦完差事回京時,便將尤雲鶚給帶回了京城關押,也是他向康熙稟告「江南一代的書肆中《南山集》已全都回收焚毀。」

  雖已焚毀,但若有人私藏,也沒法一家一家找不是。

  康熙道:「源頭,還是在這戴名世身上。」

  於是想要將他立為典型,經過下屬走訪查證,戴名世在文人之中有學者地位,曾開館執教,入國子監,但做監生時口出妄言,很是桀驁不馴。他與徐貽孫、王源、方苞等志同道合的文人結交,所寫的文章流傳至天下人爭相抄錄傳誦的地步。

  總之,這是一批桀驁不馴的野馬!

  以戴名世這一匹野馬為首,狂放不羈,沒有韁繩。

  而現在,年過半百的戴名世自投羅網了。

  康熙:讓朕看看這匹馬有多厲害,又有多烈性。

  朕就要讓不聽話的野馬向朕低頭!

  胤禛也知道那本《南山集》觸動了太多禁忌詞彙,汗阿瑪若是不高興便是要了戴名世等人的命也屬正常。

  但若是從大局出發,如今正需要更多文人效忠的朝廷,不適合在這個時機再興文字獄,鄉試的第二年春天便是會試。如今民間趨向於太平和平的溫吞氛圍,是盛世來臨的前兆,可能汗阿瑪也是考慮到這些,對待似有反詞的書籍並未勃然大度,而是很理性地下令「禁流通」、「監視筆者。」

  從戴名世來科舉可看出文人已經軟化態度,將汗阿瑪不打算將戴名世立刻捉拿歸案,前提是戴名世真如傳聞中那麼厲害。

  消息傳來:戴名世因《大秦傳奇》而接觸近些年流行起來的話本,對傾城不假辭色,卻對端正先生驚為天人!稱讚端正先生為「譏諷之行家」。

  尤其是端正先生的新作《芸娘》,這是在寫女德女戒之下的女子芸娘嗎?這分明就是借用比喻,以女子比喻文人,譏諷文人媚世、迎合,在困於囚籠不得而出啊!

  這話本竟無人解讀其中隱含之意,實在令他痛心。

  於是戴名世寫了一篇《析芸娘隱意注》,分析了一番端正先生所寫是為了諷刺、揭露世道對文人的束縛,如同女德女戒對女子約束與壓迫。

  這篇文章一出,豈不是從他主觀上認準了女德女戒是不好的東西?經過他有理有據的分析,原先端正先生與傾城的看客們爭執吵起來的風波又一次掀了起來。

  所以,端正先生到底是不是與傾城一夥的呢?

  戴名世曾經寫過許多隱含譏諷意味的作品,比喻、擬人等手法用得嫻熟極了,他曾寫過《鄰女語》,講的是容顏醜陋卻善於取悅他人的女子不愁嫁,而清冷孤高的女子卻嫁不出去,以此來帶入文人環境,帶入自比。

  以他的名氣,加上曾上傾城的熱度,可想而知如今的順天府有多麼熱鬧。

  端正先生這名號胤禩都好久沒用了,沒想到隔了那麼久還讓人拎出來溜達一圈,成了文人心目中的「譏諷大家」,這其中的陰差陽錯,樂得康熙笑顫了。

  胤禩因與胤禔打架禁足在家的一個月,從鑾儀衛線索中捕捉到與胤禟所給的前世信息相符合的地方,特意跑了江蘇、浙江兩地,果真發現有以「朱三太子」為旗醞釀著招募人手的反賊,將禍首一位名叫張念的和尚給抓了,將這場會造成重大傷亡的大事掐死在萌芽之中。

  待他跑了一趟回來,京城裡有關於「傾城被直郡王打斷了手」的流言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

  回到家中,已經會到處淘氣的弘旺跑起來就像只搖搖擺擺的雞仔,他會認人了,看到胤禩就嚷嚷著喊「思思!」

  胤禩嚴肅臉,強調:「牛肉麵,要叫阿瑪!」

  剛開始的時候弘旺那嘴就是開光的,「阿巴,阿巴,阿巴……」,胤禩和郭絡羅氏不知道喊了孩子多少次阿瑪和額娘,才教會他喊自己。

  「思思,要叫弘旺!」

  胤禩臉色頓時就變得很微妙,他瞅福晉:「他什麼時候起這麼精了?」

  福晉愁啊!

  爺啊,得怪你給兒子遺傳了一個什麼樣的腦子!

  又精又皮,在屁股開花與無限折騰間反覆橫跳。

  只要胤禩不下手揍孩子,牛肉麵就能使勁地造。在他還小的時候鑽入耳朵一句「思穎」,穎這個字當初他還念不出,現在倒好,印在腦子裡就成了阿瑪叫思思。

  胤禩威脅他:「再喊我思思,馬上就讓你屁股開花。」

  牛肉麵就捂住小屁股顛顛地躲到了郭絡羅氏身後。

  郭絡羅氏拎起了他,將他交到了胤禩手裡。

  弘旺在空中蹬腿兒,發現自己穩穩得給胤禩揪在手心裡,立刻便蔫巴不敢動了。

  小小年紀,已經體驗到了什麼叫做「出來混的,遲早要還。」

  他們常常因為孩子過於淘氣而頭疼,於是夫妻混合雙打就成了日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