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兒臣不想要側福晉與庶妃,既然汗阿瑪說兒臣會是親王,那作為總是迫害王爺的傾城本人,兒臣可不想要鶯鶯燕燕來擴充後院。」

  康熙竟無言以對。

  你在寫話本的時候,怎麼就沒有想到自己的那些計策會變成貴女們的宅斗寶典?

  還真是,一個勁地迫害王爺!

  康熙倒沒想郭絡羅氏善嫉或胤禩是個痴情種子之類,在他看來,感情之事遠不如公事重要,他向來公私分明,只是多囑咐一句:「但是你得有個後嗣。」

  有王府爵位要繼承,當然要有個繼承人,哪怕那個繼承人不學無術沒有功績,按照大清不養閒人的規定,他會降到郡王也很了不得了!

  而且胤禩沒有後嗣,世人不會非議他,卻會指責他福晉。

  胤禩好笑道:「那兒臣也得有時間來生後嗣啊!」

  「朕看你是要朕將那些企圖聯姻的人都替你擋下來吧!」康熙輕哼道。

  胤禩強烈暗示回京後休整,討要增加休沐時間。

  就算是皇叔祖在任的時候,也沒有他這樣兢兢業業一年從頭幹活干到尾的,朝臣們有休沐,皇子阿哥們也有,唯獨他,東奔西跑,各個身份輪流換,話本輪番寫,將自己分成好多分,做時間管理大師!

  太醫說,過度操勞會長皺紋顯得老,還會影響後代的!

  宗室、朝中文武官、京城與地方上盤根錯節的關係,送人美妾這事在大清還挺常見,胤禩可以拒絕別人給他送小妾,但是拒絕了不了汗阿瑪與額娘們給他塞人。

  所以索性先提出來,在君父這兒堵上這個口子,日後額娘們也就不會給他塞人了。

  康熙道:「想要休沐可以。」

  胤禩眼眸一亮。

  康熙接著道:「休沐在家學一學怎麼寫文章吧!」

  胤禩呆了呆:難道汗阿瑪是要他再磨礪文筆,鼓勵他寫出更好的作品?!

  康熙輕笑一聲:「正巧,朕南巡來招攬文人、訪覓逸賢,李光地給朕舉薦了個人,可以當你寫文章的先生。」

  胤禩好奇問他:「是誰啊?」

  帝王也不瞞著,畢竟這幾天胤禩一直陪在他身邊,從不離左右:「何焯。」

  何焯?

  胤禩對此人還真有些印象,因為戲文里的八阿哥們身邊有名號的謀士,其中就提到過「何焯」這個名字!

  而現實中的何焯,他秉性耿直,遇上事情了說話特別直以至於得罪了許多人,他本可以有晉升機會的,正是因為這秉性使得他一直止步不前,即使有才華,也沒有得到機遇。

  李光地與何焯是一類人,而李光地如今已經擔任大學士,位同宰相了。

  有了他的舉薦,也難怪何焯會入汗阿瑪的眼。

  據九弟回憶所說,上一世的八哥一直都在經營自己的人脈,到達江南以後拉攏江南文人,與許多人交往甚篤,何焯便是其中之一,而自他侍讀於八貝勒府後,他便成為了八哥與江南文人聯繫的橋樑,為八哥日後獲得文人支持打下了基礎。

  這些事,胤禩全都沒去做。

  江南文人可不知道有八阿哥,卻知道傾城,還有人會罵兩句傾城的話本寫得太驚世駭俗。

  怎麼繞了一圈,何焯又一次進了胤禩的口袋?

  聽汗阿瑪的意思,是他回到京城以後,就讓何焯去他的府上做侍讀,教他練字寫文章。

  而何焯擅長的文章,是八股文!

  胤禩一想到八股文就感覺到頭大。

  他倒不是不會寫八股,相反,由於他記憶好,對儒學經義信手拈來,若是要他寫八股文他也是寫得出來。

  可是八股文的限制太多了,它沒有靈魂!

  誰寫話本會用八股文來寫啊?

  八股文寫多了,滿口都是聖人之言的調調了。

  胤禩還企圖掙扎:「汗阿瑪,兒臣府上養個文人,這樣以後做事不方便啊!」

  「你連個侍讀都安置不好?」康熙淡淡道:「那看來需要皇叔重新教導你了。」

  胤禩一聽要去嘮叨皇叔祖,蔫巴了。

  要皇叔祖重新教導他,那他多沒面子啊?

  皇叔祖一定會嘲笑他的!

  胤禩不願意在皇叔祖面前表現出來自己很弱,他這個出師的弟子應該是皇叔祖的驕傲。

  康熙笑了起來,拍拍胤禩的肩:「江南一事告一段落,你確實辛苦了,待朕啟程回京,暫時也沒什麼其他大事,你可以歇息,這禁足令朕暫且將它延長,你記得好好學。」

  卻說何焯,隨著南巡隊伍回到京城以後,便前往八貝勒府報導了。

  他接到消息要他去給八貝勒做侍讀,如今京城又沸沸揚揚說著八貝勒就是傾城一事。

  他對八貝勒一無所知,唯有從其著作之中了解一二,為此還特意去將傾城的話本都看了一遍。

  何焯手中捧著《師尊》,緊緊皺起眉頭,腦海中描繪出一個頑劣、桀驁不馴的阿哥形象。

  他感到有些苦手,畢竟他自己善於讀書,卻不一定善於教人,若是八貝勒不配合學習,那他可能要令皇上失望了。

  第87章 二更怪我沒有開馬甲

  與南巡的隊伍匯合以後,胤禩就一直陪伴在康熙身邊化作馬公公隨他出入各種場合。

  無論是再次巡查黃河,還是去江寧府曹家去見君父過去的乳母,曹家的老太太,或者是君父考校文人招攬才子的時候,他都形影不離。




章節目錄